站在著名企业总裁们的肩膀上看未来
详细内容
为什么企业领导人享受优厚的待遇,为什么董事会对企业领导人千挑万选?因为企业生命如此脆弱,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40年,世界1000强企业平均寿命30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年。而就是这脆弱的生命,很大程度上掌控在企业领导人手里。
企业领导人即便在领导岗位上做了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保证企业的未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企业领导人可以保证企业的基业长青呢?面对全球不稳定的局势,《财富》杂志日前集合了总营业额5000亿美元的全球300位大企业企业总裁,来商讨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谈到未来企业变革,这些国际著名企业总裁的观点大致如下:
1、企业总裁应实际评估经济形势。索尼公司企业总裁出井伸之就认为,过去几年,一般预估网络带来的经济繁荣都太乐观,预期太高,因此跌得更重。而且这次经济衰退和以前不一样,各行业间彼此依赖度大幅提高,例如电讯业大萧条,影响所有科技产业,是水平式的衰退,和以前垂直式衰退,只有影响一个行业里的上中下游厂商很不同。不管在哪个行业,企业风险都在大幅增加。
2、企业总裁在变革历程中,建立团队最重要。GE前企业总裁韦尔奇说,“当时我在任企业总裁的时候,75%的时间都花在挑选、评估、鼓励他的团队”,“我不会设计,也不会制造,我全要靠他们。”
3、企业总裁要加强沟通,其实员工并不畏惧改变。EDS企业总裁布朗说,大部分人喜欢改变,和管理专家所讲人性不喜改变相反,因为当他们回头看自己过去的改变,都认为是有益的。但是人最怕的是未知,因此领导人要变革时,要让员工知道,将把他们带往何处,不但要告诉他们可能的损失,也要告诉他们将来可能有的利益。不但要讲危机,也要讲成长及对个人的益处。而这一切的方法就是--“沟通,沟通,还是沟通。”
4、企业总裁要给部属诚实公正的评估,并大量投资开发部属潜能。韦尔奇认为,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地位应该比财务主管高很多,可惜现在太多公司反其道而行。主管更应该给部属诚实公正的评估,淘汰不适应的员工,留下来的就得好好培植,让部属知道他所长、所短。公司提供训练,改进他的短处,加强其专业技能。好部属离职,主管应该负责。
5、企业总裁应该定心自省。索尼公司企业总裁出井伸之认为,CEO太过自信,尤其是美国企业企业总裁,80年代忙着企业改造,流程重整,但90年代后开始只享受成果。在这波泡沫经济破灭后,企业领导人应该想想从中学到的教训,以及贪婪的后果,作为今后企业改革的起点。
6、企业总裁要了解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不管企业有无危机,都应该不断变革。韦尔奇认为,此时企业领导人更有无数工作待做:开发新市场、买公司、买技术,以加强公司实力,“你要走出舒适的大办公室,和员工接触,和市场接触。”韦尔奇说。戴尔电脑的创办人戴尔(MichaelDell)的答案更简单,就是“持续做公司比其他人都做得更好的那件事”。
关于企业总裁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努力而成的”这个问题,回答是:两者都有。有些特质,如智商和精力,看上去是结伴而行。在另一方面,有些领导技巧是你在学校、读书、做学问时学会的,如自信。你在工作时候学到的另一些东西――勇于尝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从成功中获得信心而再次尝试。只有这样,你才会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