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导学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导学案

详细内容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并加深理解。
2.通过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培养学生对于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3.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及实验中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难点:双线桥的表示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1.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的的价态来分
(1)含低价元素的物质一般是还原剂。
(2)含高价元素的物质一般是氧化剂。
(3)含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既可以是氧化剂又可以是还原剂。
2.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分
(1)金属单质是还原剂。
(1)非金属单质一般是氧化剂。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1)标价态
  明确标出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化合价。 
(2)连双线
  连一条线由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指向还原产物中的相应元素,另一条线由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产物中的相应元素。一律在线上标出升降变化,如“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不可标为“升价”或“降价”。
(3)注得失
  一律标出“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格式为“得或失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和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注意事项
(1)箭头,箭尾一律指向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
(2)一律注明"得"或"失"字样
(3)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和氧化剂得到电子数总数相等
1.单线桥法的基本步骤
(1)标价态
 明确标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连单线
 连接方程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一律指向氧化剂
(3)注得失
 标出转移的电子的总数,这里不用像双线桥那样,仅需直接标出电子总数
2.注意事项
(1)不得标明"得"或"失",否则是错的  
(2)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指向氧化剂
(三)、练习
分析判断下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反应,是氧化还反应的,分别用单线桥和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及得失电子情况,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2.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MnO2+4HCl(浓) = MnCl2+2H2O+Cl2↑


4.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5.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6.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7.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8.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