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三历史教案>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导学案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导学案

详细内容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26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背景
⑴《① 》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⑵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② 。
2.表现
⑴经济侵略―一以③ 为主
A.奴役性借款: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 借附有④ 条件的大借款。
B.争夺在中国⑤ 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C.开设⑥ 。
D.开设⑦ 。
⑵政治侵略――瓜分中国
A.强占租借地和划分“⑧ ”。
B.美国 提出“⑨ ”政策。
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⑩ 。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危机
⑴原因
A.从1896年起,偿还借款。
B.各地的① 。
⑵应变措施:
增加② 等旧税的征收额度;
降低官员薪俸;
裁减③ ,节省军费开支;
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④ 以及扩大纳官等。
⑶结果:
A.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
B.转嫁负担,激化矛盾 ,加剧⑤ 。
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和⑥ 更加激化。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⑴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① 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② 的发展。
⑵爱国工商人士发出 “③ ”的呼声与主张。
⑶清政府允许
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④ 。
3.存在问题
⑴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⑤ 竞争。
⑵民族工业面临国内⑥ 的压迫。
4.影响
⑴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⑦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⑵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⑧ 运动奠定了基础。
2、课堂识真
1.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他说的“大梦唤醒”的最主要表现是( )
A.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B.认识到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领导的救国运动兴起
C.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反清斗争高涨
D.认识到日本比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赴日留学
2.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用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这表明甲午战后( )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③民族资本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④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读下图“民众的痛苦”的漫画,压在人民身上的外债不是偿还给哪个国家的( )

A.俄 B.法 C.英 D.日
4.恩格斯曾预言:“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 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下列史实与恩格斯预言无关的是( )
A.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B.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有了显著发展
C.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
D.中国面临着由半殖民地论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5.下列关于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末,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加强对鸦片税的征收
C.清政府采取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挽救了其统治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到来
6.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
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
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税率
7.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政治变革的要求,其目的是( )
A. 推翻清政府统治 B.抵制洋商洋厂
C.摆脱封建势力的压迫 D.挽救民族危机,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请回答:
⑴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


⑵图中的鹰代表哪个国家?为什么没在中国领土上?其侵略方式与其他列强有何差异?


⑶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战争前商办53470422.4%
官督商办、官办191620877.6%
甲午战争后商办631246570%
官督商办、官办 18534530%
材料二 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⑶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民 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第26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2、课堂识真
1-8 B A D D C C B D
3、课后见功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首空前严重的危机。
⑵美国。美国没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 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利益均沾为借口,分享其它列强在华侵略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⑶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5、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