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实际运用题解
详细内容
专题: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实际运用题解
考纲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储备}: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①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是在日照图上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上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方法是: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或(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③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度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度的地区夜长为15时。
④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二、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并非正午太阳高度)
B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
E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F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0-β(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其中β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G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
H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β同①)
I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的计算:L=楼高×cotH’( 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或西北-东南向。
J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是23026’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026’和460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026’)。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052’。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0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关于“立杆见影”影长变化问题的探讨:
太阳高度角越大,影长越短,当正午影长为零,太阳高度角应当为90度,即太阳直射此地,由于影长与太阳高度角存在负相关,因此根据影长的变化可推测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由于太阳高度角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导致影长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
日变化分析:一天之中,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为12点时)最大,因此影长日变化特点是:正午影长最短.
各地正午影长的年变化分析:
1、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由于该地正午太阳总是在南方,影子均应朝北,因此只有朝向北方的影子,简称“北影”.由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最大,冬至最小,因此,影长变化特点是:夏至最短,冬至最长,。
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由于该地正午太阳总是在北方,影子均应朝南,因此只有朝向南方的影子, 简称“南影”. 因此,影长变化特点是:冬至最短,夏至最长。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该地正午的太阳有一段时间会在南方,有一段时间会在北方,因此,该地正午既有朝北的影子,也有朝南的影子,即既有“北影”,也有“南影”。除南北回归线一年中只有一次直射机会外,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均有两次直射机会,因此会出现两次正午影长为零的时期(H=900)。还可细分以下两种情况:
A、介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直射点在该地南方的机会大于在北方机会,因此出现“北影”的时间长于“南影”。且大多数时间“北影”长于“南影”。由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达一年中最小值,因此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影长应最长。
B、介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直射点在该地北方的机会大于在南方机会,因此出现“南影”的时间长于“北影”。且大多数时间“南影”长于“北影”。由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达一年中最小值,因此在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影长
{经典回放}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1-3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长5∶309∶0911∶2513∶56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造成四起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例题精选¥1.(2003年江苏)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can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
⑴该小组每于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B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⑵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测量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B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190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290E)
D.夏威夷檀香山(1580W)
⑶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了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⑷该学校大约位于( A )
A.21.50N
B.21.50S C.450N D.450S
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线,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14―15题。
14.此时北京时间是( C )
A.12时 B.0时
C.12时16分 D.11时44分
15.M、N两地的经度差( A )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可能大于10°,也有可能小于10°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飞船。飞船运行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成43度的夹角,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时间大约21小时。读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位置示意图,完成4―7题。
图1 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位置示意图
4.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与“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相距约( C )
A.3800KmB.5800KmC.7800KmD.9800Km
5.位于三大洋的四艘“远望”航天测量船,与北京时间相差最大的是( B )
A.远望一号B.远望二号C.远望三号D.远望四号
6.神舟五号在太空中,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为( A )
A.1.5小时B.7小时C.14小时D.24小时
7.假如X是第Ln圈,Y是第Ln+1圈的飞行轨道,它们相距(N)的度数应为( A )
A.22.5°B.32.5°C.42.5°D.52.5°
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完成13―16题
13.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
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集
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B )
A.23°26′B.46°52′
C.66°34′D.90°
14.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 C )
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
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
15.将太阳能热水器装在玻璃箱内,主要目的是( C )
A.保护热水器,延长使用寿命
B.起装饰作用,使其外观更好看
C.减少热水器在夜间和阴天的热量损失
D.提高太阳辐射强度,从而增加热效率
1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B )
A.吐鲁番B.拉萨C.海口D.重庆
5.右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 B.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C.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2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为九点整,那么图17中A地经度为 105W 。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6°34′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160°E、46°52′N 160°E、0° 。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A)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180°
5.右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 B.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C.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此日全球昼夜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