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生物教案>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

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探讨酶在食品制造方面的应用

【知识梳理】

背景知识

1、未成熟果实较硬的原因:果胶含量 ,果肉细胞结合得很 。

2、果胶酶的作用:(1)它能把果胶质分解成 ,使果肉细胞 ,因而果实由硬变软。

(2)它能使果汁中的不溶性果胶 ,可溶性果胶的 下降,使果汁易于澄清和过滤,可以提高出汁率。

3、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因素:最适温度 摄氏度,最适PH范围 ,金属离子Fe3+、Ca2+、Zn2+等金属离子对酶有 作用。

4、果胶酶制取方法:

实践案例:不同浓度果胶酶对澄清苹果汁得率的影响

1、制备苹果汁


2、配制不同浓度的酶液: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在实验中起 作用,这种对照称为 。

3、降解苹果汁:此实验中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为45摄氏度,最适PH为3.5。 培养24小时。


4


5、记录结果

6、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果胶酶的用量外,影响果胶酶得率的因素还有: 、 、 、 。

7、结果分析:计算澄清苹果汁的得率:R=

探究活动:

1、制作天然调味剂

小鱼、虾、鸡、鸭的下脚料含有多种 ,经加热变性后在酸性蛋白酶的作用下,可分解成多种 ,作为天然调味剂。

2、果胶酶对澄清果汁得率影响的进一步探究

在实验中,要遵循 原则,分清 和 ,温度变化

的 应该一致,PH变化的 也应该一致。

【复习指要】 1、学法指导:本节课应初步学会酶的应用。学会酶解反应的具体操作,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使酶促反应应用于食品加工。本节课的酶的使用方法和酶促反应技术的知识应引起重视,在高考选择题和实验题中都有可能体现。 2、疑难解析:

进行实验程序设计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3)设置对照原则,即实验中设立对照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典题解析】

1. 能够促使果胶酶水解的酶是 ( )B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及催化的专一性,属理解层次。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果胶酶是蛋白质,因而只能受到蛋白酶的催化而水解。

[答案]B

2. 将肠液和果胶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果汁,结果是果汁

[解析]由于果胶酶是蛋白质,肠液中有胰蛋白酶和肠肽酶,所以二者混合后果胶酶被分解,加入果汁后果汁中的果胶也不会被分解,所以果汁仍然浑浊。

[答案]仍然浑浊

【聚焦高考】下图所示的罐类食品、真空包装的加工食品或市售酸奶的外观,哪个最有可能是变质的

  【解析】罐类食品、真空包装的加工食品或市售酸奶,出厂前必须作杀菌处理,消除各种微生物的存在,以免食物腐烂变质。酸奶利用的是乳酸菌发酵的原理,产物是乳酸,上图C的包装已鼓了起来,显然里面另有其他微生物的活动而产生了气体,故是变质食品。

  【答案】C

【说明】在食品制造和微生物培养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菌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杀菌以消灭菌体细胞、孢子和芽孢为标准,特别是芽孢,必须在高温下才能杀死,否则芽孢在适宜条件下苏醒而进行繁殖,会对生产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第二节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较多、紧密、小分子有机酸、相互分离、溶解、黏度、45-50、3.0-6.0、抑制、微生物发酵法、对照、相互对照、沉淀、温度、PH、反应时间、苹果泥的用量、(V1)/(V2 ) ×100%、蛋白质、氨基酸、单一变量、实验组、对照组、梯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