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
详细内容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2)血糖平衡的调节。2.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
化学性质
中文名
缩写
主要来源
主要作用
含
氮
激
素
肽
类
及
蛋
白
质
激
素
释放激素(多种)
下丘脑
促进或抑制相应激素的释放
抗利尿激素
ADH
下丘脑、神经垂体
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
催产素
OXT
下丘脑、神经垂体
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促进乳腺排乳
催乳素
PRL
腺垂体、胎盘
发动和维持泌乳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调节代谢,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调节代谢,使血糖升高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腺垂体、脑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从而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与释放
促胰液素
消化管
促进胆汁和胰液中HCO3-的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TSH
腺垂体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氨基酸衍生物
肾上腺素
E
肾上腺髓质
提高多种组织的兴奋性,加速代谢
甲状腺素
T4
甲状腺
调节机体代谢与生长发育
类固醇(甾体)激素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
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排泄,是盐皮质激素的代表
睾酮
T
睾丸间质细胞
维持和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雌二醇
E2
卵泡、黄体、胎盘
维持和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孕酮
P
黄体、胎盘
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的变化,为受精卵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所必需
〖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
2.血糖的调节 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来源:胰岛B细胞
(1)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来源:胰岛A细胞
(2)神经调节
① 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 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3.激素间的作用
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提示:这是因为这些被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了,部分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还有一些被氧化分解了,所以血糖含量很快恢复正常。〖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先陈述血糖调节过程再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分析与讨论)基础题
1.C 、D。
2.
抗利尿激
素分泌量
集合管对水
的通透性
重吸收
水量
排尿量
饮水多
少
降低
减少
增加
缺水
多
提高
增加
减少
提示:激素的分泌主要是由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机体通过分泌相应激素来调节生理活动,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3.提示:正负反馈调节对于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正反馈过程启动,就逐步增强,不可逆地进行,直至反应完成,如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过程、分娩过程等。相比起来,负反馈的重要性似乎远大于正反馈,一是因为它在生理活动中的数量大、涉及面广;二是它不断“纠正”控制信息,从而在维持稳态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以体温为例,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通过负反馈来改变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趋向正常。一旦这种反馈失常,体温的急剧波动就会首先殃及大脑及各类器官的代谢,使全身的各项机能出现故障。
拓展题
提示: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类激素,蛋白质的多肽链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内质网对多肽链进行加工,并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有关,所以,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需要这些细胞器参与。大致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基因完成转录,形成mRNA,mRNA被转送到细胞质,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指导合成多肽链(先形成的长链大分子称为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能穿越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内加工,成为胰岛素原;然后胰岛素原被运到高尔基体,继续加工成为成熟的胰岛素,由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