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导学案
详细内容
《第二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导学案
【课前预习】
【预习目标】
预习:1.反射、反射弧、兴奋、突触、突触小体、神经递质、学习、记忆、运动性失语症等概念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预习内容】
1.基本概念: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2)反射:指在 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 的反应。
(3)反射弧:完成 的结构。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有: 、 、
、 、 (传出 和它所支配的 等)。
(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5)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 的部位。由 、 、
组成。
(6)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
状或 状。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在下面画出图2-2(课本P18)模式图
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导 突触小泡
兴奋 → 突触小体 →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信号→ 信号 信号→ 信号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方向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 方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方向传递的原因是:
。
4. 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 。如果S区受损,会的 ,症状是能 ,不能 ,称为 .如果一个人能讲单听不懂,可能是 区受损。
(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 不断的接受刺激,获得 、 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 进行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一个形状像 的脑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课内探究】
【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学习过程】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 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
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 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
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
⑸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⑹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
⑻怎么理解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你能举出有神经元参与但不属于反射活动的实例吗?
探究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要形成电流 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2.请根据图2-1描述电荷移动与电表指 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
3.请你描述刺激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关系(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4.兴奋区与未兴奋区的电荷发生怎样的移动?
5.局部电流对未兴奋去起什么作用?
6.请你描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7.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探究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
2.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的作用是什么?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前提是什 么?由此可见突触前膜的作用是什 么?
3.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是什么?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4.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什么结构(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突触小体、突触后膜、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各是什么?
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类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什么?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8.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探究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人的高级中枢是什么?低级中枢有哪些?
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3.脊椎动物和人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类记忆的大致过程如何?
2.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要动用各种器官,反复复习。这有什么道理?
【当堂检测】
1.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出神经传至相应的神经中枢
C.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D.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一般是双向的
2.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
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3.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如右图,在甲、乙两处进行刺激,肌肉收缩的情况是 ( )
A.刺激甲,只有I、Ⅱ收缩
B.刺激乙,只有Ⅲ、Ⅳ收缩
C.刺激甲,I―Ⅳ都不收缩
D.刺激乙,I―Ⅳ都收缩
4.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
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则该药物 (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 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5.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 Cl- )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 )
A.形成局部电流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C.抑制细胞兴奋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7.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
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b,在
图中的刺激点给 予较强的电刺激(如右图所示)。
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 )
8.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遭到破坏,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
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9.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 )
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
10.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 ③突触间隙 ④突触后膜⑤轴突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 ③①
11.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 ____________。
(2)突触小泡中的膜结构直接来自于细胞中____________(填细胞器)。
(3)在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怎样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4)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 质最可能是______。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在冬眠时,对外界刺激几乎没有反应主要是低温影响了线粒体内____________,从而影响到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