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历史教案>第六单元第3课李四光学案

第六单元第3课李四光学案

详细内容

第六单元 第3课 李四光
【学习目标】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重点难点】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
李四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界一面旗帜的主观与客观原因。
【自主学习】
一、留学归来 报效祖国
1、李四光原名 ,清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 家庭,13岁他考入 高等小学,改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被选送到 留学。经过三年普通科学习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日本 学校。1910年回国,被清政府赐以“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2、回国几年后,他再次离开祖国,赴英国 留学。在那里,他最初学习采矿,后来改学 。几年后,他获得 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到 ,一直从事科研与培养人才。
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
1、回国后,李四光一面从事 ,一面致力于 的研究与勘探。1926年他发表《 》一文,对大陆运动 的提出假说,这是 萌芽之作;
2、抗战时期,已担任中央研究院 所长的李四光,开始过着颠簸流离的生活,但他从未中断过地质科学研究,于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 ”这个名词。
3、1948年李四光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第 届国际地质学会,并就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 》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地质力学”从此被载入史册,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 。
4、20世纪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了《 》一书,这部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5、在其他科学领域: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他创立蜓科化石的鉴定的 条标准,提高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冰川学研究领域,他确定中国 冰川的存在,推翻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1、寻找石油资源――勘测到 、大港、 、华北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2、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 事业作出了贡献。
3、探索地震预报――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 和 ,他的研究成果饮誉海内外。
4、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大工程服务。
四、评价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 、 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 和 。李四光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请回答:
(1)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2)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当堂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四光年轻时候就有“科学救国”的理想,但是在旧中国难以实现。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李四光和夫人立即回国。回国后,毛泽东问李四光:中国真是贫油国吗?李四光表示他能够为中国找到石油。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政府把一批犹太学者包括爱因斯坦赶出了德国,爱因斯坦的几个亲人还被纳粹杀害在集中营里。二战中爱因斯坦建议美国政府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战争后期美军用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城市,这促使爱因斯坦后来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导科学家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李四光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回国?结合史实说明回国后他怎样实现报国的理想?


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为什么离开德国?他对战争持有什么态度?


⑶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发现李四光和爱因斯坦有什么相似品质?


第六单元第3课 李四光
【合作探究】(1)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当堂检测】⑴回国原因:李四光怀有“科技救国”的信念和对新中国的希望。新中国邀请他担任政协委员。实现理想: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为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⑵离开原因:受到纳粹迫害。态度:既反对法西斯发动战争,也反对原子弹用于战争,主张世界和平。⑶品质:都是正义的科学家,都要用自己的理论为社会进步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