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第十九讲(第十九周)
第四节 文化空间的扩散
一 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本讲讲述第三单元第四节――文化空间的扩散
1.理解文化扩散的含义、类型及后果,能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说明文化扩散及其意义。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某种文化扩散的类型。
(二)学习指导
1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
一、文化扩散类型
(一)概念: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空间)
(二)类型:
1.扩展扩散(距离短)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距离长)
(三)文化扩散实例分析:
7世纪中期,日本贵族和学者向从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传染扩散
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在中央设立大学,在地方设立国学――等级扩散
南方温暖地带的轮滑旱冰运动――刺激扩散
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迁移扩散
(四)文化扩散的意义
是文化发展的反映;扩大或产生了文化区;有利于文化繁荣和发展
二、身边的文化扩散
现代社会文化扩散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和快速化:广播、电视、通信卫星、光纤、网络等
3.教材分析
文化的传播是指文化现象和事物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或从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的过程。文化从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播过程称为“文化扩散”;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文化传播过程称为“文化传承”。文化的扩散与文化的传承彼此不是截然分开的。例如,一种民间技艺产生于某个地区,该项技艺由发明者一代一代传给其后代。实现了这种文化事物的文化传承;在这项民间技艺发明者的后代中有一些人移居他乡,将这种民间技艺带到了新的地区,又实现这种文化事物的空间扩散。由于地理学关注的焦点是空间的过程,所以教材中重点介绍了文化扩散。为了突出“空间性”,在本课题目上加上了“空间”两字。
首先明确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反映。就是说,没有文化传播就没有文化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在此前提下认识文化扩散的类型,一是理解扩散的含义、二是不同类型的扩散表现形式,特别是要和实例结合。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还应注意的是文化扩散的类型对于某种文化现象或事物的扩散来说往往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如有的扩散从总体上是迁移扩散,但在具体扩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来说可能是扩展扩散;就扩展扩散来说,其中有的属传染扩散,而有的则属等级扩散。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它传入中国主要是迁移扩散:印度僧与西域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来了印度文化区的宗教信仰,法显、玄奘、义净等中国僧也不辞劳苦去天竺取经。属于迁移扩散。佛教进入中国之初,先为上层社会接受(如皇帝等),而后才逐渐扩散到民间,这种扩散过程则是等级扩散。所以我们不能绝对地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只是迁移扩散。事物是复杂的,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规律是对―般情况而言的,特殊情况反映在个体上总是有差异的,将复杂的文化事物简单化后才易于确定它的扩散形式。例如,武断地说中国文化向世界的扩散是迁移扩散就是错误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同的文化要素在向外扩散时的扩散形式并不是一样的。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将中原的农耕技术传给西南少数民族,后少数民族又将农耕技术传给了缅甸人,这个扩散过程就是扩展扩散。而造纸、活字印刷向西方的传播,则属于迁移扩散。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某种复杂的文化综合体或文化体系的传播属于何种扩散形式。
4.重点
文化扩散类型
5.例题精讲
[例]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其中电脑目前已开始在我国向家庭普及,这种扩散属于什么类型的扩散? │ [分析] 电脑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文化事物。它源于美国,传到我国一方面是我国向外派遣的留学人员从国外带回,另一方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新技术传进的。从这些形式看属迁移扩散;在我国,首先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先行掌握,继而不少高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培养了有关硬件、软件的专门人才;后来中小学也陆续开设电脑课,到现在会用电脑的人已大大增加,电脑的数量也极大地发展。 [答案] 迁移扩散。在国内属扩展扩散,高校开设计算机课、举办各种电脑培训班属传染扩散;从高校科研人员掌握到普及至家庭属等级扩散。而电脑的汉字化处理则属刺激扩散。 [例]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要经过沙漠地区;唐玄奘赴天竺要越过青藏高原;日本“遣唐使”到中国学习要乘舟渡海的扩散类型。
[分析]古代长距离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是迁移扩散。这是因为各个文化区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距离,通常是海洋、高山、荒漠等人烟稀少的地区,处于文化扩散源地与被扩散地区之间。
[答案] 迁移扩散。 [例3] 有关文化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的反映
B.没有文化扩散,文化就很难发展
C.文化扩散的主体是文化内容
D.文化扩散就是继承和发扬
[分析] 发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壮大和延续,包括空间范围的扩大和时间的持续延伸。文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自身的繁衍要发展,因此文化本身要发展,就要求空间上的扩大和时间上的持续;相反没有文化扩散,人类创造的文化经过一段时间仍在原地就失去了意义。发展的主体是人,文化扩散的主体当然也是人,是掌握了某种文化的人,文化内容是人们掌握的文化事物或文化体系。对文化扩散来说,主要是指空间范围位置的变化;继承和发扬主要指时间即文化的传承。
[答案] A、B
二、网上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文化扩散方式中,有可能创造新文化区的是
A.传染扩散 B。刺激扩散 C.等级扩散 D.迁移扩散
2.新发型从大城市向小城镇的扩散类型是
A.等级扩散 B.刺激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
3.90年代初期,某城市妇女绝大部分都争相购买蹬脚健美裤,这种服饰文化扩散属于
A.迁移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4。中国饮食文化向美洲和欧洲的传播居于
A.迁移扩散 B.扩展扩散 C.文化传承 D.等级扩散
5.某钢铁企业通过向“邯钢”学习,制定了自己的改革措施,这种管理经验的传播属于
A.等级扩散 B.刺激扩散 C.传染扩散 D.迁移扩散 6.在新大陆的美洲、大洋洲常见到基督教的教堂及其风俗,这种文化扩散主要属于 A.扩展扩散 B.迁移扩散 C.传染扩散 D.等级扩散 7.下列关于刺激扩散的正确叙述是 A.该文化易为大家所接受,一旦接受就能帮助传播 B.由于人的长途迁移带到某地,被当地人接受 C.该文化现象只能被部分人群所接受 D.该文化被吸收者作了某些改变后继续传播 8.中国餐馆几乎遍及世界各大城市,这种文化扩散现象主要是: A.迁移扩散 B.扩散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9.8世纪时,一批欧洲青年学者,跋涉干里到阿拉伯帝国学习天文、数学、化学和医学,学成之后回国。这种文化交流属于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迁移扩散 D.刺激扩散
10.我国目前购买家用汽车的传播属于
A.等级扩散 B.传染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二)、是非题. 1.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的反映。没有文化扩散,文化就很难得到发展。 2.现代信息社会里的广播电视、通讯卫星、光纤、网络等先进技术设备,大大丰富了文化的空间扩展形式。 3.任何文化区都是文化以其源地为中心,向外逐渐扩展而形成的。 (三)、综合题 1.简答题:在辽宁省沙锅屯及河南省仰韶村发现的彩色土器和土耳其的玉那(Anan);西亚(Gidic5a)等地发现的彩色土器非常相似,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地理。 2.将正确的文化扩散类型填到每小题的括号中: A.迁移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传染扩散 (1)许多现代的时装设计师设计的时装灵感来自于满族人传统的“旗袍”。( ) (2)“麦当劳”、“肯德基”登陆中国。 ( ) (3)电脑从科研转到民用,直至在家庭中普及的过程。 ( ) (4)新航路的开辟,将欧洲的文化传播到亚洲、非洲和北美。 ( ) (5)20世纪30年代“义勇军进行曲”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 (6)我国水稻种植技术被传到南亚和东南亚。 ( ) (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B 4 A 5 B 6 B 7 D 8 A 9 C 10 A
(二)、是非题. 1 √ 2 √ 3 ×
(三)、综合题 1.在原始社会,人们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在生产力水平、自然环境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可能会产生形似的文化现象。 2. 1 C 2 A 3 B 4 A 5 D 6 A 7 C 第三单元练习 (一)基础知识测试题(下列各题中有1―4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文化是地球上所有事物的总称 B.文化是人类社会范畴的所有物质,但不包括自然物质 C.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现象,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 财富之和 D.文化是世界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2.下列事物、现象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 A.陕北民歌 B.我国制造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 C.山东蓬莱仙阁附近海面出现的海市蜃搂 D.三北防护林 3.下列属于物质文化事物的是( ) A.多媒体教室 B.环境保护法 C.奔驰在公路上的轿车 D.厄尔尼诺现象 4.有关精神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B.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 C.大连服装节属精神文化 D.歌剧《白毛女》属精神文化 5.反映当地自然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的是( ) A.西双版纳傣家竹楼 B.因纽特人的雪屋 C.纽约的摩天大楼 D.黄土高原的窑洞 6.下列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 A.网吧 B.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C.组合音响 D.泰山日出 7.有关文化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文化景观必然带有创造和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B.文化景观要占据一定空间 C.文化景观都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 D.文化景观可以不同程度地反映其所属的文化体系的特征 8.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太湖平原的农田的不同景观反映了( ) A.文化景现与自然环境无关 B两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C.自然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影响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