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机电故障诊断>接触器故障诊断及维修(一)

接触器故障诊断及维修(一)

详细内容

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切断负载的主电路和大容量的控制电路,便于实现远距离控制的自动切换电器。它优越于手动开关类电器,因为它具有手动电器所不能实现的远距离操纵功能及失压保护功能;虽然在某些方面比不上自动开关,因为它不能切断短
路电流和不具备过载保护功能,但在频繁通断电路方面,它又胜于自动开关。由于它生产方便、成本较低、用途广泛,所以在各类低压电器当中,它是生产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产品。
    1.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接触器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电磁机构和触头。电磁机构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使动铁心吸合,从而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接通主电路;若线圈断电后,线圈电磁吸力消失,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动铁心释放,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切断主电路。
    接触器按其线圈使用的工作电压类型分作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两类。
    交、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有两点区别:
    第一,交流接触器线圈所通入的交流电过零瞬间,电磁力消失,衔铁瞬时释放,造成电磁铁产生噪声与振动。为此,其铁心上嵌有一矩形铜环,工作时,铜环包围的那部分铁心的磁通便会在时间上滞后于未被包围的那部分铁心的磁通,因而使电磁铁在任何瞬间都有一定磁通保持电磁铁吸合。这个铜环称短路环。而且,为了减少交变电流在铁心上产生的涡流,交流接触器的铁心是使用涂绝缘油的硅钢片迭成的。而对于直流接触器,由于没有涡流损耗、磁滞损耗以及交流噪声的问题,所以它的铁心由整块软钢制成,端面上也无需安装短路环。
    第二,直流接触器的线圈多采用双绕组串联型式,即启动时仅起动绕组工作,保持绕组被接触器常闭触头短接.吸合后,短接的触头断开,起动绕组与保持绕组串联通电,一齐维持铁心的吸合,这样有利于保持状态下的线圈减少损耗。
    2.接触琴常见故降及维修方法
    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有:
    (1)吸不上或吸不足(即触头已闭合但铁心仍未完全吸甘)且有振动和噪音。
    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①电源电压过低。处理方法:设法提高电压。
    ②线圈工作电压与电源电压不相符。修理方法是更换与电源电压相符的线圈.
    ③铁心因机械原因卡死。修理方法是调整互相卡住的零件的位置,去除障碍物。
    ④触头弹簧压力与释放弹簧压力过大。修理方法是调整弹簧压力或更换弹簧。
    ⑤触头超行程过大。维修方法是调整触头,使触头的超行程少一些。
    (2)吸不上而又无振动和噪声。
    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可能是线圈断线,可用万用表确认。修理方法是能找到断点及可以接驳断口者则修复。否则换新线圈。
    (3)衔铁不释放或释放缓慢.
    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反作用力过小。维修方法是调大触头弹赞的压力或反力弹簧的拉力。
    ②铁心极面有油污粘着。维修办法是用干净软布将油污抹去.
    ③机械活动部分被卡住或转轴生锈、歪斜。维修方法是排除卡住现象、清除及润滑生锈部位。
    ④触头已熔焊在一起。维修方法是撬开已熔焊的触头,酌情更新触头。
    ⑤剩磁过大.对于交流接触器,其E形铁心在使用过久后,因去磁气隙的消失,会令铁心不释放,此时的维修方法可以在剩磁间隙处的极面锉去一部分,若不能奏效则更换铁心;而对于直流接触器则应更换或加厚非磁性垫片,好让线圈失电后容易释放衔铁。
    (4)线圈过热或烧损。
    产生故障的原因有:
    ①线圈电压比电像电压要低。处理办法是更换相符的线圈。
    ②因安装环境空气潮湿或含腐蚀性气体以致线圈损坏、漏电。处理办法是更换特种绝缘线圈及采取防潮、防蚀的措施。
    ③线圈匝间短路。处理办法是更换线圈
    ④操作频率过高。处理办法是延长操作间隔时间或更换适应高操作频率的线圈或接触器
    ⑤衔铁吸合不完全,导致线圈电流增大(此故障伴随着振动和噪声)。处理办法要视引起衔铁吸合不完全的原因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参阅第1种故障的修理方法)。
    ⑥交流铁心极面不平或剩磁气隙过大,造成线圈发热。修理方法是清理极面或调换铁心。
    ⑦直流操作电磁铁的双绕组线圈因常闭辅助触头粘焊住,以致起动绕组长期通电而发热。修理方法是更换自锁触头并排除导致该触头焊住的原因。
    (5)电触头熔焊。
    产生故障的原因有:
    ①操作频率过高或产品过载使用。采取的处理方法是更换额定电流大一些的接触器。
    ②闭合过程中振动过于剧烈,而且发生多次的振动。处理方法是查明振动原因(如线圈所供电压过低,使吸合振动而引起触头振动),再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