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语文教学反思>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详细内容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抓好课堂阅读,积累语言。
  课堂45分钟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抓好阅读积累。
  对于教材中的每一篇优秀范文,教师都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初步感知、精读感悟和背诵积累的时间,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得以倾吐,进而形成一个积累运用的体系,提高语文能力。
    翻开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许多有利于语言积累的内容。以教材为例,其中大都是一些充满音乐类的韵文、晓畅的古体诗词、短小清新的现代诗等。课后练习对词语的积累、对句子的积累、对段落的积累无不涉及。但积累的方式又各不相同:说中积累、读中积累、写中积累,这些方式都在无形中起到了积累语言的作用。
  另外,每一篇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再抄写”的练习题,都是在所学课文中精选出来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记住这些词,将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后作业大都还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也是对全文精彩语言的直接积累。
  二、拓宽课外渠道,积累语言。
  教师可根据课文向学生推荐读物,如学过《黄鹤楼送别》一课后,教师可适时推出《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等一系列送别诗,并引导背诵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使学生对离别愁绪有更多的感受。又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就可推荐他的其他作品,如《春》、《荷塘月色》等。学习《赤壁之战》后,教师可推荐阅读自读课文中的《游赤壁》,有条件的还可阅读《三国演义》;读了《景阳岗》,可推荐阅读《水浒传》。当然在推荐好书的同时,还应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1)浏览;(2)跳读;(3)摘记;(4)旁注。
  三、观察生活,积累语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学生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越多,了解才越见深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生活素材。语言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会观察与思维,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