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数学教案>2015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北师大版)

2015年秋七年级数学上册2.7有理数的乘法导学案(北师大版)

详细内容


科 目数 学课 题2. 7.1 有理数的乘法
主备人审核人学案类型新授学案编号
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培养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重难点重 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 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知识链接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自 学 指

预学教材:阅读课本P49页(边阅读边思考)
1.由符号分类有理数的乘法可分为 种情形,分别如何相乘?你有什么疑难问题?

2.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正数相乘结果是正数,现在你能不能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下三组题,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3) ×3= ;(-3) ×2= ; (-3) ×1=
第二组:(-3) ×(- 1)= ;(-3) ×(-2)= ;(-3) ×(- 3)=
第三组: (-3) × 0 =
你得出的有理数乘法法则是怎样的?
两数相乘, 得正, 得负,并把 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 。
3.阅读教材P50例1(1)(2),并观察上面三组题,思考问题:非0两数相乘,关键(步骤)是什么?

4. 阅读教材P50例1(3)(4),计算下面三题并总结规律。
(- )×(-2)= ; 3× = ; (-3)×(- )= 。
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
正数的倒数仍是 ,负数的倒数仍是 ,0 倒数.
总结:若a+b=0,则a、b互为_____数,若ab=1,则a、b互为_____数。
5.阅读教材P50页例2,小组讨论议一议得出结论: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是
自我测评1. 判断题:
(1)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 );
(2)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为正数。 ( );
(4)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则这两个因数异号。 ( ); (5)两数相乘,如果积为0,则这两个数全为0。 ( ); (6)两个数相乘,积比每一个因数都大。 ( )。
2. 0.3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3. 7.8×(-8.1)×0× (-19.6)=_______
4. P51页随堂练习
拓展提高(选做)1、填空(用“>”,“<”或“=”号连接):
(1)如果a<0,b<0,那么ab 0;
(2)如果a<0,b > 0,那么ab 0;
(3)如果 a > 0,b > 0,那么ab 0;
(4)如果ab<0,那么a 0,b 0或a 0,b 0;
(5)如果ab>0,那么a 0,b 0或a 0,b 0 ;
(6)如果 ab = 0,那么___________
2、自编习题
第1、2题:正整数相乘、正分数相乘; 第3、4题:负整数相乘、负分数相乘

第5、6题:与1、-1相乘; 第7、8题:正数、负数分别于0相乘


第9题:正整数与正分数相乘; 第10题:负整数与负分数相乘

课 堂 小 结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