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历史教案>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

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

详细内容


一.选择题

1.为改变许多出身地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开始于(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诞生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秦朝

3.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在( )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唐玄宗时    D.武则天时

4.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5.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和废除的年代是( )

A .500多年明朝 B.700多年 清朝 C.900多年 元朝D.1300多年 清朝

6.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隋炀帝―― 分科考试 B。唐太宗――扩充国学增加学员

C.武 则天――殿试、武举 D。 唐玄 宗――诗赋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7.自隋朝确立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其意义在于( )
①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②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特性。③开始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④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 参政始于( )

A.东汉     B.明朝 C.唐朝    D.隋朝

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科举制度从思想上控制了读书人。

C.培养了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英才。

D.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科举制度与以往选 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 )

A.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B.本人要出 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C.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D.选拔官吏必须实行世袭制。

11.武则天开 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根本意图是( )

A.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鼓励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D.巩固封建统治。

12.隋文帝废除旧的选官制度的原因是( )①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加强中央集权②隋文帝重视文学。③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才能有效地进行统治。④使选官实 权控制在地方官员手中,扩大地方自主权利。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

13.下列属于完善科举制度的皇帝是( ) ①唐太宗 ②隋文帝 ③唐玄宗 ④武则天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