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学案

详细内容

第六章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与实验探究,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
2.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通过探究影响物质溶解的可能因素等实验,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溶液溶解的现象。
【学习难点】溶液的特征的微观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纯净物是由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是由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2、高锰酸钾溶液呈______色,硫酸铜溶液呈______色,硫酸亚铁溶液呈现______色
氯化铁溶液呈 色,氯化钠溶液呈 色,碘酒溶液呈 色
【新知导学】
1、在日常生 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请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到下表中
实 例应 用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洗涤衣服


2、物质以______或______的形式______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3、在溶解过程中,除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外,还伴随着______的变化
3、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其阳离子为Cu2+ 阴离子为SO4 2- ,下列物质也是由离子构成的,试写出其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物质名称氯化钠硝酸银氯化铁硫酸亚铁氢氧化钙
阳离子
阴离子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物质在水中分散
实验1:取少量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泥土和食用油,分别放入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并放到试管架上静置,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①味精加入水中,振荡
②食盐加入水中,振荡
③蔗糖加入水中,振荡
④食用油(2-3滴)加入水中,振荡
⑤粉笔灰加入水中,振荡
小组合作:
1、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消失的原因吗?
2、食用油和粉笔灰能溶解在水中吗?为什么?
3、你认为以上物质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体系可以怎样分类?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完成下表明白其中的道理。
实验序号分散微粒特征共同点



4、你看到或用到过哪些溶液?联系生活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活动二、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
学生先独立思考,写出自己方案,小组交流并发言
实验一实验二
1
2
3


知道设计对比实验对探究相似问题的重要性。
总结: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

活动三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实验:现有试管、玻璃棒、温度计,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t的变化(与水相比) 注意
水 /固体用量:约一药匙,
水的体积:约15ml。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如何将一大块冰糖,平均分给全班的每位同学?你有哪些方法?
设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设想?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某溶液的上层的密度为a g/cm3,下层的密度为b g/cm3,则a 和b的关系(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NaCl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 NaCl将(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 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物质可能是 (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硝酸铵
4、向右图U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 硝酸铵 D.食盐
5、以下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洗涤剂清理油污 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使啤酒冰镇
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 D、自制冰激凌时使用稳定剂使各种成分均匀分散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无色、均匀、稳定、透明的液体 B、物质只有分散于水中才能形成溶液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多种物质不能分散到一种物质中形成溶液
【课后训练】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牛奶 B.白醋 C.啤酒 D.汽水
2、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
A.石灰乳 B.生理盐水 C.泥水 D.墙 体涂料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4、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碘I2
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
溶解性微溶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5、把下列物质:①面粉 ②面碱 ③植物油 ④蔗糖 ⑤高锰酸钾 ⑥酒精 ⑦细沙 ⑧汽油
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
乳浊液的有         。
6、下列操作能将 物 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加热高锰酸钾
7、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②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8、用下列化学用语填空:
溶解 乳化 过滤 煮沸 缓慢氧化 结晶 吸附
(1)降低水硬度的方法 ;(2)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 ;
(3)用活性炭除去毒气 ;(4)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9、今年世界各国地震频发.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
(1)采取的净水措施有:①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2)一般在过滤前还可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3)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若要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应该进行 操作。
(4)再将得到的水蒸馏就可得到蒸馏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
(5)现在用于自来水消毒的物质有很多,ClO2就是其中一种,Cl的化合价是 ,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