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教案
详细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课型新授时间
备课组成员于再红主备吕坤林课时2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能够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土地资源,积累丰富的土地资源表象;增强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土地资源的兴趣,以及对我国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土地资源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重 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存在问题。
难 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
〖导入新课〗
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
2.土地资源有哪些用途?
〖讲解新课〗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阅读书P67―P6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发展林业、畜牧业、种植业对应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农业用地,____________非农业用地。
2、阅读书P68图3.7、图3.8、图3.9,思考下列问题:
(1)在土地方面,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我国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_________少,而__________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________不足。
阅读书P69阅读材料: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思考下列问题:
(1)耕地后备资源是指__________土地。它是次于______的优质土地资源。
(2)为什么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3)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归纳小结。
二、地区分布不均
1、我国耕地的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2、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西部内陆的土地利用程度较低。
〖活动〗P64活动2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水田湿润区平原、丘陵
旱地半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平原、高原、丘陵
草地半干旱地区高原、丘陵
林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难以利用土地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高原、山地、丘陵
〖课堂小结〗
土地资源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类型齐全,绝对量大,相对量小;二是地区分布不均,环境条件差异很大。
〖连接会考〗读图,其反映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林地面积减少
B.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乱占耕地现象
〖布置作业〗
填充图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1.什么是土地? 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
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
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2.教师归纳:什么是土地?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衣食之源。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自然资源、衣食之源是土地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你我同行.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
〖讲解新课〗
一、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法
1、阅读书P71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书P71图3.11,思考下列问题:
(1)造成“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水土的怒吼”、“土地的辛酸”的原因各是什么?
(2)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________,其后果有______。
(4)我国乱占耕地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
(5)引起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
3、阅读书P7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4)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5)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
(7)全国土地日为每年的________。(6月25日)
4、教师归纳小结。
二、阅读材料:我国的耕地危机与良田建设
〖活动〗P73―74活动
1、土地法专家门诊
2、“土地专家规划”
〖课堂小结〗
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珍惜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 。
〖连接会考〗
1、漫画中小鸟哭泣的原因是哪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
C.动物资源D.森林资源
2、如果在山区,该资源遭到破坏将会导致 ( )
A.耕地面积增加B.水土流失加剧
C.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D.动物资源增多
小组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阅读讨论交流。
1、(1)能够供人们永续使用。(2)土地资源退化,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3)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遭到破坏。
2、(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3)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流失。(4)加剧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5)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牧场、良田、村庄被毁坏、埋没。
节约集约用地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尽量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土地集中交付给少数人来统筹管理、统筹生产、利用,以发挥土地的更大的使用功能;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我们的发展,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课型新授时间
备课组成员 课时2
教学目标
和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及空间分布特征,并能说出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知道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尤其是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求学生能从生活、生产出发,了解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 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存在问题。
难 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
〖导入新课〗
1、读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该漫画反映了______问题.(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看到漫画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还会出现严重的短缺问题?
〖讲解新课〗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1、阅读书P75―P76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______和_______。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大致以____________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___,北方___。
(3)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
(4)从时间分配看,______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______季降水少。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活动〗阅读书P76活动题材料,说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怵的影响。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阅读书P77―7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可以有效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______。
(2)水资源如何调节资源的季节变化大?
(3)水库还有哪些综合效益?
(4)列举跨流域调水工程。
(5)“南水北调”中的南水是指______,“北调”是指____地区,该项工程分___条调水线路。
(6)“南水北调”现实意义:即缓解北方地区严重抽水状况。
〖课堂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个贫水国,人均占有的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仅有的这些淡水资源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这给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极大困难,无论是兴修水库还是跨流域调水,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资源呢?我们下一节再讲。
〖连接会考〗
1、如图是一幅漫画,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
2、有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其主要原因有: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③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布置作业〗
填充图册(1)全球淡水危机;(2)在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是自然因素形成的.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资源危机.故选B.
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
华北、西北。三。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水是宝贵的资源。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讲解新课〗
1、阅读书P79有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在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此外,_____________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2)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_____________。
从某种意义上讲,______比_____更重要。
2、阅读书P80图3.20,思考下列问题:
(1)农业节水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节水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庭节水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书P80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节水标志的含义。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演变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手接着水珠,寓意接水,与节水音似.
(2)在生活中,谈谈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
(3)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和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资源污染。)
淡水资源还不到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已迫在眉睫,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时刻节约用水.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4)根据中国的水资源的现状,说说节水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成用水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淡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比较少,只有节约用水才能缓解人类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
〖课堂小结〗
节水标志,节水比调水更为重要。
〖连接会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漫画甲
材料二:2001年3月22日“国家节水标志”在水利部举办的以“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上揭牌,这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宣传节水和对节水型产品进行标识的专用标志.2011年7月1-7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材料三: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低于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属于用水紧张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出了我国的什么问题?.
(2)图乙中的节水标志,圆形(原为绿色)代表地球,象征______________;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讲到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而我国的华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4)保护水资源,你能做到的是.小组讨论交流。
回答问题。
阅读讨论交流。
(1)改变灌溉方式,改变作物品种,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2)重复使用、循环使用有,降低生产耗水,污水达标排放。(3)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1)水资源匮乏
(2)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3)D(4)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做好节水的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