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八年级地理教案>201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201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

详细内容

八年级上 地理提纲
考点:位置优越,国土辽阔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 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 东部, 的西岸。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属于 纬度 地区,属于 带,南部少部分位于 线以南,属于
带,没有 带。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仅次于 、 。
3、我国陆上东邻 、北邻 ,东北、西北临 ,西北部邻略,西邻略,西南邻 等国 ;,南部邻 、 、 。
4、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按纬度由高到低分别是 。
我国领土四至:最东端是 与 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端是; 海 群岛的 ;最东端是以 省 以北 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是;新疆的 高原上。
5、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海, 海、 海 、 海。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面积最小的是 大部分位于热带的是 我国的内海是 和 。
6、 海西岸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盐场, 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渔场。我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与我国有着不连续国界的是 和 ,属于内陆国的有 个,其中位于东南亚是 。
7、每日清晨6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阳光,原因是 ;每年2月,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原因是 。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
8、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 、 三级。
9、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个 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是 ,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 、 、 、 。
10、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四个省级行政区,
自西向东依次是 、 、 、 ,
简称依次是 、 、 、 ,
行政中心依次是 、 、 、 。
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行政中心、简称。

11、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五个,它们依次是
① ,简称是 和 ;
② ,简称是 和 ;
③ ,简称是 和 ;
④ ,简称是 和 ;
⑤ ,简称是 和 。
12、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我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区有 个。
13、说出下列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河南 ,广东 ,河北 ,湖北 ,山西 ,以上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与本省的历史有关。
14、说出下列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湖南 ,福建 ,江西 ,安徽 ,以上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与本省境内的河流或山脉有关。
15、说出我国的五个自治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①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②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③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④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⑤ ,简称是 ,行政中心是 。
下列省份与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写出下列省份的名称及行政中心和简称:

甲 乙

丙 丁
20.上面4幅汽车牌照属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甲 8.乙 C.丙 D.丁
21.关于上面4幅汽车牌照属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甲一长沙 B.乙一济南 C.丙一贵阳 D.丁一杭州
人口
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占世界人口的 ,其平均人口密度是 ,是世界人口密度的 。
17、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主要原因是 。
18、目前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
19、众多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例如 、 、 、 。
2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 和 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
22、我国的人口线是自 省的 到 省的 ,此线以东人口比较 ,以西人口比较 。
23、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民族
24、我国共有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集中分布于 部和 部。
25、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集中分布于 (省区),另外人口较多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 族、 族、 族、
族、 族、 族、 族、 族。
26、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 、 的特点。

27、我国各民族 (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
族的集体舞和锅庄; 族的长鼓舞; 族的孔雀舞;
族的手鼓舞; 族的摔跤; 族的泼水节;
族的干栏式木楼。
28、我国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例如:我国的 族和 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族和 族多信仰喇摩教(佛教的一支)。
29、我国的 族喜欢演奏马头琴; 族喜欢弹奏冬不拉。
30、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
31、我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体活动:例如 族的跳板; 族的那达慕大会; 族的赛龙舟。
32、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的少数民族是 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的少数民族是 族, 族的分布遍布全国。我国拥有民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省,有“民族大家庭”的美誉。

我国的地势和地形
33、我国西部以 、 、 为主,东部地形以 、 为主。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 。
34、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 ― ―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 ― ― ― 。习惯上把广阔的 地区作为我国地势的第四级阶梯。
35、划分我国地势阶梯的依据是 的不同,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海拔大约是 米以上,第二阶梯的海拔大约在 米左右,第三阶梯的海拔大约在 米以下。
36、位于地势第一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有 高原和 盆地,
位于第二阶梯上的主要的地形区有 高原、 高原、 高原、 盆地、 盆地、 盆地;
位于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有 平原、 平原、 平原、
丘陵、 丘陵、 丘陵。
综上所述,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 和 为主,第三级阶梯地形以 和 为主。
37、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
对河流有什么影响? ;对东西部之间的交通往来有什么影响? 。

练习.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部地区,又产生巨大水能,这主要是由于(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38、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我国地形的骨架是 。
39、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我国的五种地形: 、 、 、 、 。
40、山地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填分数),而我们习惯上把 、 以及崎岖的 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 (填分数)。
41、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 。
42、山区因为 、 、 、 等资源丰富,因而在发展 业、 业和 业多种经营方面具有优势。
43、我国三分之二的贫困县分布在 部的山区,这是因为山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具有 、 、 等不利条件,另外人口增长过快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44、大兴安岭以东是 ,以西是 ;太行山以东是 ,以西是 ,巫山以东是 ,以西是 ,横断山以西是 ,以东是 。
45、天山以南是 ,以北是 ;昆仑山以南是 ,以北是 ;秦岭以南是 ,以北是
47、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是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是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的是 ,地面崎岖,梯田广布的是 ,位于我国边境的弧形山脉是 ,其主峰
峰是世界最高峰,位于我国与 (国家)的边境上。
30、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9分)
资料一:
资料二: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1)图中的①处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
(2)图中铁路线是铁路,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
48、冬季,我国越往北去,气温越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省的 。49、我国1月份00等温线东部大致经过 ― 一线,西部则沿着 的东南边缘。
50、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影响因素是 和 。
5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原因是 ;夏季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5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除 外, 。
53、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
54、把≥10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自北向南我国的五个温度带依次是 、 、 、 、
55、受 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56、我国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部大致经过 ― 一线,西部则沿着 的东南边缘,与 等温线的分布基本一致。
57、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 ,最少的地方在 。
58、划分我国干湿地区的依据是 和 的对比关系。
59、我国的热带主要分布在 省、 省、 省的南部以及全部的 省。
60、跨温度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塔里木盆地属于 (温度带),四川盆地属于 (温度带),东北平原属于 (温度带),学校所在地属于 (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 (温度带),内蒙古高原大部分属于 (温度带),准噶尔盆地属于 (温度带),北京属于 (温度带)。
61、暖温带和亚热带大致以 ― 为分界线,该界线同时也是干湿地区中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62、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干旱地区的是 和 ,学校所在地属于 (干湿地区),四川盆地属于 (干湿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干湿地区)。
63、受 和 的影响,我国形成了典型的 气候。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北方严寒的 和 一带,主要为 风(风向),具有 的特点,受此风影响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 。
64、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 洋的 风,又有来自 洋的 风,具有 的特点,受此风影响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 。
65、受 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66、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我国南方地区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地区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67、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的搭配特点是 ,这种搭配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 。
68、阿拉伯半岛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同纬度,但气候差别却很大,原因是 。
69、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 、 、 、 等气候灾害。
70、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和 。
71、可以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和严寒的灾害性天气是 ;对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造成原因是 。
72、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 河,所在的区域叫 区;该区域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水量超过 。
73、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叫 河,所在的区域叫 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河,其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山和 山的 水。
74、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 湖,从湖水性质看,该类湖泊多属 湖,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 湖,从湖水性质看,该类湖泊多属 湖。
75、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湖,位于 (内 外)流区,属于 (咸 淡)水湖,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 ,其次是 。
76、我国的内流河多集中分布于西北内陆,属于 (季 非季)风区,这些河流一般水量 ,多为 性河流,河流的补给水源是 ,汛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77、我国的第一大河是 ,第二长河是 。
78、我国的外流河多分布于 部的 (季 非季)风区,河流的补给水源是 ,汛期出现在 季节,原因是 。
79、黄河发源于 (地形区)上的 山脉,自 向 流经了 个省级行政区,注入 海。
80、黄河自 (省区)的 (城市)以上为上游,自 (省区)的 (城市)以下为上游,黄河上最大的支流是 河。
81、黄河之“利”主要体现在:① 游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 ,②利用黄河水修渠 ,例如上游的 平原和 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82、“一石水,六斗泥”反映的是 河 游的 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本地区 问题严重,造成的自然原因有 、 、 ,人为原因有 。
8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的是 河 游 的“ ”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8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85、黄长江发源于 (地形区)上的 山脉,自 向 流经了 个省级行政区,注入 海。
86、长江自 (省区)的 (城市)以上为上游,自 (省区)的 (城市)以下为上游,长江上最大的支流是 江。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和 。
87、从三个角度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 、 。
88、长江因为水能丰富和航运发达而有“ ”和“ ”的美誉。
89、长江的水能集中于 游河段,其中 ― 段最为集中,原因是 。长江航道自 以下四季通航。
90、近年来长江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是 ,所以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试分析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① ② 。
91、综合治理长江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① ,② ,③ ,④ 。
92、长江洪水的三大来源是① 以上的干支流,② 和 两大水系,③北面的 。
93、长江和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位于长江三峡地区的综合水利枢纽是 和 ,属于 游;位于黄河中游的重要水利枢纽是 和 。
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94、通常自然界的自然资源可分为 和 两类,其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是 ,例如 、 、 等;在人类历史时期用一些就少一些的是 ,例如 。
95、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9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 、 、
和 。
98、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我国国土辽阔总量 ,而且土地利用类型 。不利条件是人均土地占有量 , 不合理,主要是 、 少,
多, 不足,特别是 与 的矛盾尤为突出。
99、我国可利用的土地类型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占比例最小的是 。
100、完成表格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地区
季 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以 为主的耕地
以 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01、我国90%的耕地、林地分布在气候湿润的 区,是我国 业、 业和 业的主要分布区,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以及低缓的 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 (填地形)。
10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毫米的 地区,
业在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
103、说出至少五条秦岭―淮河一线的分界意义:
①是 和 (温度带)的分界线,②是 和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③是 气候和 气候的分界线 ,④ 是 和 (耕地类型)的分界线 , ⑤ 是 和 (我国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
10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 、 、 等问题。
105、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颁布制定了《 》、《 》、《 》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水资源
107、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 ,而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分布于 和 ,其余大部分为 ,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水和 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
109、受 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 和 很不均匀是导致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重要自然原因。
110、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造成的原因是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 ;造成的原因是 。
111、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112、 工程,将滦河水系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的严重缺水,
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供水紧张状况。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 、 地区。
113、全国水资源在利用工程中存在严重的 问题和 问题,因此
和 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114、说出几条切实可行的节水措施: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网
115、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通常指的是 、 、 、 、 ,其中用来运输气体或液体的是 ,运价最高的是 ,运价最低的是 ,运速最快的是 ,运速最慢的是 ,运量最高的是 ,运量最小的是 ,最为“机动灵活”的是 ,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贵重或急需而数量又不大的货物,多由 运送,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 运输方式,容易死亡、变质的货物短途运输多采用 运输 。
116、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是湖南的 ,江西的 ,安徽的 以及江苏的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原因: 。
118、说明下列铁路线的起止点城市:贵昆线: ,陇海线: ,浙赣线: ,湘黔线: ,青藏铁路: ,在我国被誉为“天路”的是 。
119、说明在下列城市交汇的铁路线的名称:郑州: ,兰州: ,徐州: ,昆明: 。
120、武汉、青岛这两个交通枢纽各有什么特点: 。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21、广义上的农业包括 业、 业、 业、 业和副业五个部门,其中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部门是 ,多集中分布于山区的部门是 ,提供肉乳皮毛产品的部门是 ,狭义上的农业是指 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产业。
123、我国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地区,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 、 、 ,这里的种植业只分布在 、 和 ,因为这里可以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124、我国的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主要分布在 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其中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的 (地形)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 、 和 (山脉名称)以及西南部的 (山脉名称)和东南部的 (地形区); 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 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125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和 ,我国面积最大的人工经济林区是 。
126、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 ,该界线以北的耕地类型是 ,作物熟制是 , ,多属 (干湿地区)。该界线以南的耕地类型是 ,作物熟制是 , ,多属 (干湿地区)。
127、我国南方的粮食作物是 ,北方的粮食作物是 ,呈现“ ”的格局,南方的油料作物是 ,北方的油料作物是 ,形成了 和 两大生产区,南方的糖料作物是 ,北方的糖料作物是 ,呈现“ ”的格局,我国的三大产棉区是 、 和 。
128、导致我国南方与北方农业差异的原因是 的差异,其中造成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原因是因为 的不同,作物熟制差异是因为 的不同。
129、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 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130、北方的主要种植业区是 和 ,南方的主要种植业区是 。
131、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一方面指农业的分布要受 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当地 的影响。
13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 、 、 、 、 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133、我国东北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 农业,中部地区建立 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坚决实行 , ,大力发展 农业、 农业。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34、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135、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叫 ,例如 、 、 (填部门)。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叫 ,例如 、 、 ( 填部门)。
136、我国的工业分布大势是:①沿 分布,例如 、 、 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②沿 分布,例如黄河流域是 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其中上游 丰富,中游 (矿产)丰富,下游 (矿产)丰富 ,长江沿线则形成了以 、 、 、 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 分布。
137、我国沿海的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是 、 、 、 ,其中 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38、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等。
139、 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 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
140、高新技术产业是以 和 为“龙头”的产业。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 、 的分布特点。
141、我国的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 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 的产业,内地依靠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 有密切联系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