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本创业>专做小项目创业的富二代(一)

专做小项目创业的富二代(一)

详细内容

创业故事一 选中中医推拿前琢磨了三年

仲居军:43岁,高中毕业后在南京某区粮食部门工作6年,1992年粮食局改制,下岗。在近20年时间里,他经历了两次开店的创业实践。

凭借对粮食上下游市场的了解和掌握的资源,1992年起,仲居军与别人合伙在下关区永宁街开了间20多平米的粮油店。半年后,见生意还很不错,他就自己脱单干了。当时国内粮油等副食品正在逐步放开,垄断并没有立刻结束。他到安徽、苏北等地农村进货,常常起早贪黑乘坐长途汽车,年轻的他并没觉得十分辛苦。在当时各类生活超市全面在南京铺开以前,仲居军辛辛苦苦共赚了20万元。他用它娶妻生子置办了自己的小家。2003年,眼见粮油店没有出路时,他果断关掉了小店。

“我还是想自己干,可没有手艺又能干什么?”那时不少年轻人选择创业自己当老板,而仲居军冷静地看到了自己没有核心竞争力。之后他潜入各种不同的行业,一边打工一边考虑今后的市场生机。“人到中年了,我为什么不选一个相对持久技术性又比较强的行业呢?”仲居军在3年的摸索琢磨后看中了中医推拿,他立即报名到南京中医学院的针推系学习,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他又拜该院的客座教授、知名老中医奚中奋为师。

学习结束后,他跟着师傅在南京一些大医院的中医推拿科实习实践,因为悟性好肯钻研,几个月后就结交了一批铁杆客户。去年初,他参加了热情创业中心第37期创业培训班学习,系统了解了创业的基础理论。去年底,在经过5个月的寻觅之后,仲居军的“仲景艾灸推拿馆”终于落户南京杨公井八一医院旁。开业的那天是2009年12月19日,“我不求发财,只希望事业做得久。”他说,毕竟自己是中年人,又是二次创业,中医这个事业不能急于求财,而应为客户带来平安健康,所以自己一定要稳扎稳打。现在,仲居军原先的不少主顾都主动投到他的门下,他每天早出晚归,眼看就忙不过来了。“通过扬子创业讲堂,帮我招募一位有技术的徒弟或帮手吧。”他笑着告诉记者,就是因为自己过于求稳,眼下开业告捷的状况,着实让他喜出望外。不过他说,创业本就是一波三折的过程,不会始终顺利。

创业故事二 身为“富二代”却要自己创业

张桐瑞:30岁,浙江乐清人,上海体育学院本科毕业,从家乡某中学体育教师岗位上辞职。上辈在南京从事房地产业,不想成为富二代,他参加了创业课程学习,准备自己创业做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