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意大利面店五年开三家(一)
详细内容
在一片经济不景气中,愈来愈多店家因生意不好而关门,但张文川在台北县中、永和创业的平价意大利面,却能五年开三家。
老板张文川原本从事营建业,五年前一脚跨进了陌生的餐饮领域,由于抱持“要当成是煮给自己吃”的态度经营,使得店内总是满座。
学生时代念会统科的张文川,退伍后就在亲戚的建设、营造公司工作,一做就是十八年,不但陆续拿到五张营造工程相关专业执照,薪水也算丰厚,但他总觉得就是“给人雇用的”;某天到台北市吃到平价意大利面,直觉有商机,因此,与妻子两人讨论后决定拿出所有积蓄,开家平价意大利面店。
但让张文川无法预料的是,他的平价意大利面店―桔磨坊,在2003年五月一开幕,才过了一星期竟爆发SARS疫情,人们根本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出门全都戴著口罩,面店的客人当然也是少之又少;他回忆说:“有天下午一点半,我趴在没半个客人的店内小憩,老婆外出回来看到那样的场景,竟难过的直流眼泪。”
店里客人不多,但张文川仔细观察客人重复上门的回流率,发现只要是来过的客人一定会再回来,比率几乎是100%;这个发现给了他很大的信心,直到开幕第三个月,业绩开始大幅往上走,也让他开店半年后就开始获利。
虽然不是餐饮科系出身,但张文川靠著当兵时学习过一年多厨艺,加上自己钻研,创业之初,就是由他自己煮面、老婆收钱,再请一位员工,开始意大利面的生意。
随著生意逐渐上轨道,两年后张文川在永和四号公园附近开第二家店;去年四月开第三家,但考量市场景气因素,及一人无法兼顾更多的店,分店拓展计画也暂时告一段落,现阶段先以顾好三家店为主。
平价意大利面通常在寒、暑假算是旺季,天冷、下雨、上班上学日都是不利于业绩的淡季,生意通常会少两成;去年以来景气下滑,业绩影响也达两成,但张文川以“时机不好才是考验”,激励自己、也激励员工。
小本创业:经营撇步烹煮用心、慎选地点
想要开一家平价意大利面店,必须注意哪些细节?张文川提醒,选用食材、料理烹煮都必须“有良心”,这是基本要求,当然还要慎选开店地点、注意敦亲睦邻。
根据张文川的观察,由于中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平价意大利面自两、三年前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但开的多、关的也多,有些店开没多久就收掉,市场竞争可说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