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先生:小本创业的营销故事(一)
详细内容
小本创业,如何节省成本和应对同类竞争是必须面对的两大难题。马中才创业与他人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一个“新概念大赛”出身的作家,他不是像郭敬明一样去做文创媒体类公司,而是跑去开了小吃店;其次,线下店开起来了,他现在却在主攻电商,在自己的淘宝店里卖真空包装螺蛳粉,脱离开实体店之后,照样13天就卖了10000碗。他给创业邦小编讲的故事,平凡,但是却能给众多这样的小本创业者们一点启示。
2010年“下海”,马中才以微博营销助推螺蛳粉生意。“螺蛳粉先生”开业后,生意迅速红火。平均一天卖出400碗,三个月内就收回了前期的10万元成本。2013年首度涉足电商,更是在半年时间里将网店做到了两皇冠,在螺蛳粉行业里排列第一。这位创业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青年作家,第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这位具有双重身份的创业者,是怎样做到创业和写作双赢的?
【口述】螺蛳粉先生马中才:
我比较喜爱美食,尤其是螺蛳粉,离开广西之后,非常怀念。
2010年在北京开了一家实体店叫螺蛳粉先生,最开始开店的时候很简陋,在海淀区蓟门里小区一个菜市场的小铺面里,当时只有五张桌子,连我一起只有四个员工,投入的资金也不到十万块,但是却占用了我大部分的精力。有时候生意忙,凌晨两点都不能休息,因为螺蛳粉这个东西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第二天早上七点又要起来去采购。总之,刚开始那段,太辛苦了。但是相对上班来说,收入还不错,一年之后算是得到了螺蛳粉的第一桶金吧。
因为谈不上什么企业,也谈不上什么创业,都是顺其自然的。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挺好。刚开始需要钱的时候跟朋友借了一些,后来就是慢慢的完善和琢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等一些问题,循序渐进。
总体来说,选择创业,一个是生活压力,一个则是我比较喜欢自由的生活状态。
线下触电上网开淘宝店的主要是因为实体店成本太大。尤其是在北京。
我在2011年的时候开了第二家螺蛳粉先生店,但因为是临时建筑,不到一年被拆迁了,所以损失了二十多万。然后再开实体店的想法就收到了很大的打击。在回广西结婚时,我突然冒出了在当地开淘宝店的想法,并开始和朋友研发怎么改装产品。
大概半年之后,也就是2013年3月,我们的淘宝店开张了。因为实体店的名气也不小,所以淘宝店一开就非常火爆,当时根本供不应求,天天加班,我记得是13天就卖了10000碗。延续实体店的做法,电商也主要做螺蛳粉这个品类,但区别于实体店的是,电商主要做的是螺蛳粉的真空包装,以及各种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