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招教你识破"黑职介"
详细内容
7日,由省教育厅、南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东北林业大学承办的高校大学生就业维权服务首场报告会举行。据该局监察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急于求职、勤工俭学的心理,采取欺诈手段骗取大学生钱财,甚至引诱逼迫大学生从事传销等违法行为,仅2008年-2010年,此类维权投诉就高达500多起。在处理中发现,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预防欺诈的警惕性过低,是导致不法分子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无德公司专骗勤工俭学大学生
在报告会上,南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科工作人员汪治滨讲了一个案例:小马是南岗区某高校的学生,老家在陕西韩城,家境贫困。前段时间,他想赚点钱补贴家用,看到学校附近的“DDS电脑公司”在招聘维修人员,日薪70元,另有车补和午餐费,便按该公司经理要求交了120元押金和20元办工作证的费用,结果被骗。当小马带着监察人员找到该公司时,工商部门已根据举报将其取缔,因为该公司不仅没有工商执照,而且企业名称中含英文字母是被禁止的。
大学生求职须提高警惕性
“暑假是大学生就业、勤工俭学的高峰期,也是监察部门受理维权投诉最多的时候,其中50%是大学生。”汪治滨在报告会上说,他们在处理投诉时发现,大学生平时生活在校园里,社会经验不足,对于“黑招工”、“黑职介”更是缺少防范意识,因此,面对高薪等诱惑时,屡屡受骗上当。
汪治滨表示,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农民工群体的维权意识显著提高,而多数大学生在投诉时缺少维权常识,防欺诈警惕性亟待提高。
大学生求职受骗后,可根据情况选择最有效的维权方式:若被投诉方为合法机构,求职者可以找劳动部门;若被投诉方为无证无照经营的职介公司,求职者可以同时到工商和劳动部门投诉;若求职受骗情况特别严重,诈骗金额超过3500元,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
七招识破“黑职介”
据汪治滨介绍,监察人员总结出了识破“黑职介”的七种方法:
1、便宜事不要沾
对于不费力、钱来得快的工作要特别注意,这样的工作几乎没有。
2、不轻信小广告
3、民居房不靠前
欺诈大学生的“黑招工点”大多设在居民楼内,一间民宅、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部电话,这种地方一定要远离。
4、没执照就危险
5、看经营不超限
看营业执照上的经营项目与招工人员说的工作内容是否一致,骗子公司往往私自更改营业项目。
6、签合同要谨慎
劳动合同是表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的重要凭据,也是大学生维权的重要条件。
7、不掏钱好维权
正规的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是不收应聘人员任何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