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商业模式>反向电子商务有戏吗?(一)

反向电子商务有戏吗?(一)

详细内容

最近,一个名叫“酒店控”的终端在APP Store上线,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应用。在这个终端上,用户可以选择星级、地区、入住时间等,并给出一个价格,30分钟内由众酒店来回应,如果同意接受该价钱,则预订成功,之后获得酒店名称和详细地址等信息,且该预订不能更改和退款。如果出价过低,则预订失败,用户每天只能出价两次。

  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同时受到用户和酒店的欢迎呢?因为用户可以用低价订到不错的酒店,而酒店则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酒店每天都有卖不掉的房间,空着也是空着,如果公开打折去卖,那些付了原价订房的用户会不高兴,也会影响酒店的品牌形象。用这种“应价”的方式,只有那个出价的用户才知道价格,不会影响品牌形象,同时盘活了闲置资源。

  这种“用户出价,酒店应价”的模式是典型的逆向定价模式。对于用户和酒店来说都是一个有些复杂但是公平的游戏。对酒店而言,略显苛刻的游戏规则是为了保护其价格体系,让酒店能够赚到该赚的钱。对于用户而言,如果你想要一个超低的折扣,则要冒一定的风险:不知道酒店名字、一天只有两次机会、不能更改和退款。

  其实这个模式并非“酒店控”原创,而是国外Priceline模式的翻版。Priceline从1998年成立,因为其独创的“用户出价模式”大受价格敏感性用户以及旅游淡季的酒店、航空公司等欢迎。2009年,Priceline的市值就超过了传统在线旅游服务巨头Expedia,2012年2月底,其股价再创新高,市值首次超过了300亿美元。

  不过,“酒店控”还是做了一些本地化的改良。比如说在出价环节上,Priceline的最后成交价是对外保密的,而“酒店控”则是公开的,希望给下一个出价人提供参考和依据,不至于过于盲目。在支付环节上,Priceline是直接从信用卡扣款,酒店控则是由用户通过线上支付或者到店支付。在盈利模式上,Priceline的收入来自酒店给出的房间底价和用户出价之间的差价,而酒店控的收入则来自于合作酒店每月免费给出的部分空房资源。

  “酒店控”是酒店领域的反向电子商务应用。所谓反向电子商务,是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而言的,如果说传统电子商务只不过是把购买行为从线下搬到线上而言,那么反向电子商务则是客户主动参与电子商务的一些环节――比如定价、定制等等。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的重心正在从商家向消费者转移,未来的电子商务应该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

  如果说传统电子商务的主流是B2C,反向电子商务就是C2B。从B2C到C2B,看上去只是一个概念游戏,但却是游戏规则的改变。如果说传统像携程那样的旅游网站是典型的B2C电子商务的话,那么“酒店控”则具有了明显的C2B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