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进入“战国时代”(一)

第三方支付进入“战国时代”(一)

详细内容

编者按

  5月26日,将是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一周年的日子,从无到有,全国101家支付企业相继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

  过去的一年,是第三方支付行业“正规化”的元年,跑马圈地、攻伐频繁。

  2012年,第三方支付迈入监管年,合规经营将成为主旋律。

  不管商业银行是否愿意,第三方支付企业正在蚕食银行的地盘。不过,切走银行传统业务蛋糕的同时,商业银行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支付企业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二者共同做大了互联网支付的蛋糕。

  行业草创,年轻的第三方支付行业诸多问题有待厘清,未来谁是赢家?可能是商业银行,可能是第三方,也可能是其他新生组织。

  业务规模翻番增长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已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1年5月、8月和12月,分三批总共给101家企业下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前两批分别下发27张和13张,第三批下发61张。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1%;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交易规模达7760亿元,同比增长112.6%。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伴随着行业的迅速扩张,监管规则亦在悄然跟进。自去年以来,央行连续下发四个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就备付金、银行卡收单、预付费卡、互联网支付领域的监管问题征求各界意见。

  战国时代

  总的来看,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牌照可分为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预付卡受理、银行卡收单七大类。

  在这101家支付企业中,仅有支付宝、快钱两家是全牌照的支付企业,其他的支付企业则只被允许从事上述七类业务中的一种或几种。从地域上来看,全国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较少,多数为区域性的支付公司,且其业务种类多为预付卡受理。

  早在去年牌照下发之初,艾瑞咨询对此评论称:“牌照发放开启支付行业发展黄金十年。”该机构还预计,到2014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有望达到4.1万亿元。

  而就在支付牌照发放临近一周年之际,支付企业的业务种类再次拓宽: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三家企业获得证监会批准,从事基金销售支付结算业务资格(基金行业由证监会监管)。

  加上此前已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资格的汇付天下、通联支付、银联电子、易宝支付等四家公司,基金第三方支付领域已存在七家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