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超市该如何去选址
详细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外资的进入,我国零售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前的百货商店一种零售业态占据主导地位,千店一面的格局到今天已经发展为多种零售形态充分竞争,甚至出现在一种经营模式下两至三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如xxx百货定位于现代综合百货,以现代、流行、时尚为旗帜,旗下同时包含百货与超市两种业态,使其联系更加紧密。
在顾客的消费观念中,超市所提供的商品多是日常、快速消费品,在购物环境、服务水平、装修风格、商品品类上,与百货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那么,在百货定位准确后,超市如何与百货进行匹配,以取得更好的品牌扩展和经营效益?
一定位的匹配
超市在由低向中、高转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经营过程中,各方面进行不断调整,并进而寻找准确匹配的定位过程。而这种定位,不仅考虑到超市的各方面情况,也应考虑到百货在当地市场的整体定位,以及百货的不断调整并加以全盘推敲。定位上的匹配体现在三个方面:
品牌化
在百货的经营思路中,品牌化是很重要的一点。在超市部份品类、部份区域的经营中,可以有意识的引进百货化的经营思路。如在超市服装区域的经营中,可适当注重品牌经营,并在装修风格、服装陈列、色系搭配方面也努力贴近百货,形成超市百货化的经营风格。
高档化
在某些品类的经营中,尝试高档品类的经营。如引进进口食品专柜、高档滋补品等,力求与现代流行时尚百货的定位相匹配。
形象化
主要体现在店外区商品选择、装修风格上,结合商品本身的特点,力求形象化,生动化。
二商品的匹配
超市的商品在经营上,以经销为主,联营为辅。这一特性,使超市的商品在品类上、结构上、陈列上、定价上都是有一定自主选择权的。相对于百货品牌化经营的风格,超市在商品上的匹配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商品结构完整、商品品类丰富、商品价格带拉宽。
这一方面主要是要提供给顾客尽可能丰富的选择,不管是品类、结构还是价格,最终达到与百货在品类经营上的互补性。
对商品品质的要求要高于商品价格。
就算是促销活动,也应该保证对于商品品质的要求。低价不能代表低质,这应该是一种经营思路的体现。
三营销的匹配
百货营销注重推广的是整个商场及公司的形象、服务和商品;而超市促销更注重商品本身。超市型态的零售终端,所采用的多为促销手段。因此,营销上的匹配,更多的体现在从价格营销向价值营销的转变。
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
要保有超市惯有的营销思路,立足于超市的特点:用单品带品类、用价格带人气、用人气带客流。
探索从价格营销向价值营销的转变,策划全场整体营销活动,用主题营销贯穿全场营销、用概念营销传递经营理念、用情感营销渲染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