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一)
详细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国家、地区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只靠资本投资和规模经济等传统方法,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美国薪酬协会会员曾湘泉教授放言:商场如战场,企业如果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没有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没有一支职业化和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将必死无疑。
人力资本的活力源于流动
曾教授认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例下,利益主体是单一的,计划覆盖了从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紧缺的资金到劳动力的方方面面,对员工的管理是行政命令式的,重身份、档案、级别,是一种标签式管理,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无所谓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劳动关系表现为一种组织和员工的契约关系,组织和个人的风险责任完全由各自承担。由于竞争激烈,企业长寿的不多,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才50年,中关村企业的寿命大多在3至9年,这就使员工一生供职于一个企业的日子一去不返,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将大大小于对职业的忠诚度。与此同时,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每个人都会面临工作的压力,更多了选择的机会,终身学习随之成为时代的必需。正是这种流动,为人才注入了活力,也只有在流动中,人力资本才会增值。
而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理念、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养,依赖于企业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计划分配干部、工人,到现在的到市场上搜集人力资源信息,借助于各种甄选手段,进行人员招募;从过去的执行国家工资标准到现在的根据内部公平性和市场竞争力来设计企业的薪酬制度,都显示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与日俱增的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到来,国外企业会源源不断地进驻中国,国内企业也将持续不断地走向世界,向跨国公司方向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缩小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就必须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创建新的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