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业种植养殖>充满风险的逆势赚钱(一)

充满风险的逆势赚钱(一)

详细内容

2005年12月6日  昨夜的一场大风刮倒了几只狐狸笼子,今天一早刘世中和妻子就开始对企图逃跑的狐狸追围堵截起来。别看如今刘世中抓狐狸的手法熟练得很,其实他养狐狸只是半路出家,初次接触狐狸的时候,他还只是县城的一名电工。1996年,刘世中从外地买回了9只狐狸给在家的妻子养,三年之后,9只变成了160只,然而正在他高兴的时候,妻子却不想多养了。
  刘世中的妻子陈焕文:“说少养点儿少养点儿,又养多了,什么事也做不了,吃饭也是慌张的,做饭也是急急忙忙的,也做不好吃不好,太累了,明年少喂点儿。”
  妻子不愿意多养狐狸,累还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是狐狸身上的气味大,再加上大量的粪便,弄得院子里臊气冲天,左邻右舍都有了怨言。一向脸皮薄的妻子这才打电话,让刘世中回家商量个法子。谁知这次刘世中一回家,就不打算再出去上班。
  刘世中:“我发现养殖要是上规模以后,效益比当电工上班的收入还要高一些。”
  当时一张狐狸皮的市场价格在300元左右,三年下来,自家的狐狸不仅让刘世中收回了4000元的投资,还赚了两万多元。看好了这上面的利润,刘世中才辞了职,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租下了村里一家废弃工厂的院子,带着他的100多只狐狸,把家搬到了这里。
  刘世中:“每天早晨都得要这样,都要检查它一遍。”
  记者:“检查什么?”
  刘世中:“看看它的粪便,有没有闹病的,有没有闹肠炎的,看看它的表情,看看它的精神,有没有不适的感觉,可以看得出来。”
  自从搬到了这里,刘世中每天早上喂狐狸前,都要像这样检查狐狸的身体状况。1999年的冬天,他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刘世中:“喂食前后就在笼转圈咬自己的一个部位,或者咬它的尾巴,咬它的臀部,有的咬大腿,还有的甚至是咬出血,咬破了,转着圈咬,它也不吃食,就转着咬。
  刘世中的妻子陈焕文:“我就控制它,叫它吃点安定药。或者氯丙嗪,别叫它咬了,叫它安静下来睡觉,别咬坏了皮子,咬坏了皮子就不值钱了。”
  刘世中觉得这些狐狸不对劲,打电话给当初买狐狸的养殖场咨询。一问才知道狐狸是得了自咬症。虽然没有传染性,但是得了这种病的狐狸既不能留种,咬破的皮毛也不值钱了。
  皮毛商陈国庆:“能差两倍的价格,那个也就是几十元钱。”
  记者:“自咬症后,皮子有什么区别吗?”
  皮毛商陈国庆:“能看出来,因为它上面少一块毛,折起来之后,你一看它没有毛根儿了,这就属于有残的。”
  相对于正常皮子一张几百元的价格,残皮的售价连饲养成本都不够,嫌电话说不清,刘世中骑上摩托车,干脆赶到当初买狐狸的山东养殖场去问个究竟。
  刘世中:“当时上他们那里去的时候,我本想跟他探讨一下自咬症的原因是怎么回事,当时去的时候,他正在喂食,正在拌食,我闻到鱼虾味比较浓一些,后来看到他那个情况,旁边摆了很多的冻鱼,一块一块的。”
  鱼虾味是从狐狸的食槽里散发出来的,食槽边上还有剩下的小鱼。刘世中一问才知道,原来养狐狸、貉子这些皮毛动物,要喂小鱼还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想想自己家里的狐狸,通常都吃玉米面儿,不仅皮毛没有光泽,时间长了难免会因为营养不均衡得自咬症。
  刘世中:“咱们去一趟,他只要在探讨中告诉我一句话,或者咱听到一句话,有收获,这就算没白跑一趟,这就合算。”
  自咬症还没有特效药,损失是不可能避免了,但这次损失给刘世中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个月都到山东的大型养殖场去转转,他发现那里不光饲料配比严格讲究,就连狐狸笼子的摆放方向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刘世中:“我说你这个笼子为什么要东西放,我是南北放的,后来他说,这个光照不好,我就想到了,南北放确实光照时间短,东西放的光照时间比较长一些,所以留种必须光照时间长一些,来年春天它发情就比较早一些。”
  刘世中的家靠近大营镇,是我国大型皮毛集散地之一,在大营附近养狐狸,既占地利又占人和,自咬症风波过后,他对养殖这条路越走越上心。
  刘世中:“我这个脾气选中哪一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不能刚开始就换行业,你换来换去什么行业也搞不好,我跟我爱人这么说,她也赞成我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