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妹妹的艰辛创业故事(一)
详细内容
【农村创业故事】今年23岁的彭小勤,出生于眉山市崇礼镇顺江村四组一户农民家庭。与别的农民种植水稻不同,小勤的父母以种植草莓为主,草莓收入成为全家人主要生活来源。
懂事的小勤从小跟着父母在草莓园里忙碌,早已与草莓结下了不解情缘。每当草莓成熟时,她总是第一个品尝,那甜甜的滋味浸润了小勤的整个童年,她笑称自己是被“草莓养大的。”
当时,有着“水果皇后”美誉的草莓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是人们眼中的稀罕物。因此,每到草莓采摘的季节,大方的小勤总会将草莓带到学校请老师同学品尝。久而久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草莓妹妹”
就这样,小勤家靠种植草莓盖起了楼房,而她自己也靠草莓收入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2006年,小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大学毕业后,小勤和男友开始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他们频繁出入各种招聘会,一连几个月,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思虑再三,她决定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自主创业。
“做什么项目好呢?我想过喂奶牛,办婚庆公司,开食品店,似乎都不太合适。”一天,她去超市购物,途经水果区时,看到鲜嫩红亮的草莓标价不菲,她茅塞顿开:从小对草莓技术耳濡目染的自己,何不回乡种植草莓呢?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和详细分析后,她发现种植草莓确实很有前景。这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2009年她回到家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回乡创业比小勤想象的还要难。她首先要面对的是村里人异样的眼光。一个大学生不在城市工作,回家种草莓,村里人都觉得这是 “不务正业”,流言蜚语不时向她袭来;连一向疼她的父亲一想到 “女儿也要种一辈子地”便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这时,各级政府给了她关心、鼓舞和支持,不但给予她技术上的指导,还为她申报了“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资金问题解决了,她开始为选择草莓基地而奔波。由于草莓跟其他经济作物不同,必须选择适合的土壤,加上草莓在保鲜上的特殊性,又不能离城太远。经过慎重考虑后,今年4月,小勤在眉山市崇礼镇白马村7组流转了38亩土地作为草莓地种植基地。
种植草莓需要精耕细作。每天天一亮,小勤就来到草莓基地,和聘请的工人一起锄草、灭虫,翻地、垄沟、育苗……正当她忙得不亦乐乎之时,不幸的事却发生了。
今年 7月中旬,雨水特别多,草莓园内大半秧苗都被淹死了。看着精心培育的秧苗一棵棵枯萎,想到之前投入的一切就这样付诸东流,而深爱的男友、年迈的父母陪着自己起早贪黑,累得筋疲力尽却一无所获,小勤流泪了,她第一次想到了放弃。这时,是和她一起劳动的工人们给了她鼓励和支持,并积极为她出谋划策。不久,苗床的排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小勤渡过了创业路上的第一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