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企业改造策略(一)
详细内容
在奈特的重整之下,耐克逐渐从一个以产品设计创新的营销见长的公司,蜕变为一个组织严谨、纪律严明、提高效率、注重绩效的新企业。
耐克(Nike)公司成立于1964年,由一位会计师菲尔・奈特(PhilKnight)和一位运动教练比尔・鲍尔曼(BillBowerman)共同创立,在1980年股票公开上市,凭借优良的产品设计和卓越的营销手法,建立了一流的品牌形象,超越了竞争对手锐步(Reebok)和阿迪达斯(Addidas),成为领导性的品牌。
耐克是第一个采取名人代言方式打响知名度的厂商,早在1973年,它便聘请长跑健将史蒂夫・普瑞方汀(StevePrefantatine)代言其运动鞋。1985年聘请乔丹(Jordan)为代言人,更使耐克名声大噪、业绩长红。而且耐克也是第一个把流行音乐和运动营销相结合的厂商,1987年它首先采取披头四(Beatles)的音乐在耐克运动鞋的广告中,造成轰动。
但是,耐克的业绩在1998年达到96亿美元的高峰以后,却开始走向衰退,由于乔丹退休以后,耐克的品牌魅力也随之消退,再加上高级品牌如K-Swiss和NewBalance的崛起,瓜分了市场,更使耐克的销售陷入困境,因此在1999年创办人之一鲍尔曼去世以后,第一位原已不再管事的创办人奈特不得不复出,重建公司的新秩序。
奈特为了提升耐克的绩效,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1、重建新的经营团队
奈特从百事公司挖来布莱尔担任新财务长,从PoloRalphLauren公司挖来汤姆斯・克拉克担任营运长,并大胆地采用双首长制,提拔资深的主管马克・派克和查理斯・丹森为共同执行长,建立起新的经营团队,融合新与旧和各项不同专长的人才。
2、强化供给链系统
耐克旧的供给链系统非常混乱,分散在全球的27套电脑系统各行其事,彼此不相沟通,因此常造成畅销品缺货,滞销品则库存太多的现象。为了建立新的供给链系统,耐克花了5亿美元加以整合,完成以后使得新品上市时间从9个月缩短到6个月,而且毛利由39.9%提升到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