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区域烟草品牌做大的秘密
详细内容
双喜八年脱胎换骨,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变成了中国第一品牌。 双喜这个偏居一隅的区域烟草品牌,在短短数年间竟成了国内第一。除了借助行政重组之力做大之外,双喜创造了一种以合作生产为代表的品牌输出模式,从而在打破区域垄断的“工商分离”政策出台之后,迅速席卷市场。
毫无悬念,2012年,双喜烟将登上国内卷烟第一大品牌宝座。
2011年12月2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与全国三十多家省级烟草工商企业负责人一起,为广州双喜300万箱产品下线举行仪式。同时举行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仪式是,广州双喜与上海红双喜品牌合作签约――这意味着联姻之后,双喜品牌产销将超过400万箱,这是目前国内烟草行业的最高规模。
在签约仪式上,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李根基表示,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双喜品牌有望在2016年产销规模超过800万箱,工业税利突破1000亿元,商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成为全球烟草业最大品牌。
就在9年前的2002年,中国卷烟品牌前三名的合计总销量仅为万宝路的四分之一;而当年产量仅为37万箱的广东双喜,则与整个广东烟草业共同面临着“生产分散、缺乏规模和竞争力”的经营险境。
在1980年代假烟、洋烟和其他品牌轮番进攻的广东卷烟市场中,面临原料馈乏的广东双喜被迫转向复合配方技术开发,通过不同烟叶的互补,辅以加香加料技术,逐渐形成了早期的“高香”口味风格,奠定了自身的区域品牌优势。
然而在中国烟草产业面临大规模重新“洗牌”的市场背景下,区域性的品牌优势并不足以保障广东双喜的独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