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芭莎创业记:网络渠道+买手模式起步 内衣高端时尚化(一)
详细内容
据说国内半边天一年人均消费1.7-1.8个胸罩,城市消费群是这个数字的2-3倍。如此,对于去年销售额做到1亿元的梦芭莎来说,创始人李曙东和佘欣承更乐意保持创业心态来做女性内衣这门生意。让手中的产品快速流转起来,成了这个“小本起家”的内衣B2C品牌的看家本领。
“跟很多B2C品牌创始人的IT业背景出身不同,我们两个之前的经验偏向市场、营销这一方面的。”梦芭莎C EO李曙东说道。
1997年,还是美术学院三年级学生的李曙东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代理贝塔斯曼在华南区的广告推广,认识了时任贝塔斯曼总经理的佘欣承。李佘二人一见如故,并曾几度潜身当时仍是“蓝海”的电子商务领域合作创业,但终因团队或环境因素以失败告终。
直到2006年,已经“转会”麦考林负责电子商务拓展的佘欣承,与李曙东再次重商创业大计。此时,麦考林短时间内增长率超30倍的现实让佘欣承感觉到“电子商务有戏”,具体到销售的商品品类,两人也很快就达成共识―――内衣。李曙东曾为数个线下的女性内衣品牌做过营销策划,了解到珠三角“内衣供应链成熟,工艺到家”,此外,在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J.Crew等品牌也提供了很好的“传统转线上”的样本。
于是,佘欣承与李曙东创办了广州摩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此同时,主销女性内衣的“梦芭莎”网站正式上线。30万元的创业资金很快花完,后续的难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产品的定位。李曙东认为,如果把内衣做成像衬衣那样的标准化产品,不免会很快与线下品牌“贴身肉搏”,陷入价格战;但做定制化产品,人群又过于狭窄。“传统品牌的一般做法都是按照花边颜色做产品系列的规划,我们按照体型等要素来做规划,让消费者在网站上尽快找到她所需要的产品。”李曙东说。
为此,李曙东按年龄、体型以及职业将目标消费人群细分,“在杯型设计分类分很多,3/4杯、1/2杯、薄杯、厚杯等等,而花边、花型设计则要与年龄层及职业做匹配。”这一策略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能有效控制成本:产品规划做得越细,退换货率就会降到更低的程度,而基于销售的表现对库存也能更精准控制。
一番规划之后,李曙东带着产品目录开始辗转于珠三角的内衣加工厂做采购。由于资金有限,每个品类只有二三十件的采购量,让代工厂并不情愿为梦芭莎专门贴牌生产。
因此,梦芭莎一开始采取了电子邮购(D M )行业常用的“湿测”方式,即先做小规模采购以作备货,以满足尽快发货的要求不致于破坏顾客体验。“因为顾客体验很重要,所以收到电话或者网络订单之后希望尽快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