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全国首个残疾人创业协会
详细内容
今天是第17个“全国助残日”。作为全国第一个残疾人创业协会――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刚度过一周岁的生日。不同于传统的援助,这个以“残疾人创业”为己任的协会能把残疾人从自我封闭的空间里“拉”出来,积极面对社会吗?这一年来,这个新生协会是怎样工作的?能够帮助他们彻底脱离贫困的生活吗?
一个真实的边缘群体
这是一个常见的场景:盲人道遍布西安的大街小巷,但大部分市民却很少能看到在上面行走的盲人。其实,我市有5万盲人,城市里罕见他们踪迹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基本都很少出门。因为身体残疾,相当一部分残疾人生活贫困,长期在家。
这是一个难得的场景:咸宁东路社区的50多个残疾人齐聚在一个大茶社里,他们聊天、喝茶,兴奋地看着身边的灯红酒绿。因为太过兴奋,情绪难以控制。
“你能想象吗,他们中有的人已经十几年没有出过家门了,能不高兴吗?”说这话的是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的会长张家齐,他也是个残疾人。上面那场难得的元旦聚会正是他组织的。张家齐在西安残疾人中小有名气,20多年的打拼让他有了一定的事业。协会成立前,他乐善好施,经常帮身边的残疾人找工作,做他们的“心理顾问”,还经常给他们出谋划策。去年4月,抱着一腔热忱,他成立了全国首个残疾人创业协会。
不少残疾人都有这样一种生活经历:家里的积蓄都用来看病了,因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无法正常上班。没有积蓄,自身的不便让上学这个简单的事情变得异常困难。最终中途辍学。成人之后,因为身体残疾、学历不高,工作很难找。最终因为找不到社会立足点,又害怕出门受到歧视目光,不愿出门,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身体残疾就像一个循环的开始,不仅拖垮了家境,无法享受正常学习生活,也让一些残疾人陷入和社会脱节的境地。“我一年差不多要接触上千个残疾人,我太了解他们的苦了。他们的生活是和社会脱节的,真的处在社会边缘。”虽然有很多残疾人自强不息,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境遇窘迫,长期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协会成立一年来,接触了大量残疾人之后,张家齐发现,他听到最多的倾诉依然是“抱怨”。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他意识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才是帮助残疾人走出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残疾人找工作真的有那么难吗?
信息不对称导致工作难找
协会成立一年来,已有会员500名,有200多个怀着好奇心的残疾人主动上门“看一看”。“我们的会员条件是,只要愿意帮助残疾人都能行。”张家齐将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发展成会员,而协会这一年的主要工作则是“牵线搭桥”,总共为近200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使用工具也都很先进,协会专门的残疾人QQ群,并在新浪上建立了残疾人博客,及时传递信息。而“残疾人工作难找”的普遍理论在实践中也被打翻在地,“双方的需求量都很大,一些企业甚至主动上门要招残疾人。”
“其实,残疾人有正常人无法比的工作优势。”通过一年的实践,张家齐发现简单手工业是残疾人目前就业空间最大的一个行业。服装厂、工艺厂、饰品厂等很多厂家上门找到张家齐要招残疾人。“接线员、缝纫工等工作要求长时间坐在那里,这种工作普通人一般坐不住。反而是残疾人定力强。”临潼的一个工艺品厂一下子就要了上百个残疾人。在这个厂子的业务大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就是这批残疾人中的一个。“一般残疾人都很要强,如果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岗位,他们会非常认真负责。”
“以前给残疾人安排的工作多是些边缘性工作和一些粗活,给残疾人的机会太少了。”之前残疾人工作难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让双方失之交臂。因为自身有很多经商的朋友,张家齐发现有时候给残疾人找工作是“举手之劳”,并不困难。从这一年的“牵线搭桥”总结看,双方的需求量都很大,只要搭建起一个好的信息平台,让残疾人有一个工作并不难。可是,有一个临时的工作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残疾人的工作变得稳定长久就是一个新问题。“残疾人工作前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和足够的技能,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稳定长期的工作”,张家齐说协会的终极目标是“零售”变“批发”,建立起一个残疾人服务中心。
终极目标建立残疾人服务中心
今年4月,陕西省残疾人创业协会联合市慈善会发起了“让我的爱温暖这个世界”大型捐资助残活动。这是协会成立后的一个大动作,协会的目标很明确,“社会募捐100万,建立起一个残疾人服务中心,给他们切实的帮助,点燃残疾人生活的希望。”
开展这个活动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没有经费来源,新生的残疾人创业协会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协会的只有三个人,人员费用还由张家齐提供,场地也设在他经营的茶社一角。残疾人首先要克服的是心理问题。“心理义工好找,但是没有场地啊!”残疾人需要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心理、技能培训辅导,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重新找到自我。记者了解到,我省有残疾人口178万,处于贫困线的残疾人占陕西省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西安市有残疾人口38万,处于贫困线的残疾人占西安市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
于是,助残活动走进钟楼邮[FS:PAGE]局广场上,走进企业家课堂上,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已近4000多人捐款,并有3000多人在爱心横幅上捐款。目前已经募捐到近5万元。张家齐认为,只有建立起一个针对残疾人朋友的服务中心,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提供心理辅导和定向技能培训,才能最终让他们走出固步自封的现状,重燃生活的希望。“终极目标建立起服务中心后”,给残疾人找工作也会由现在的“零售”变成“批发”。前期的心理辅导通过后,由初级技能培训发展为定向技能培训。“企业需要什么技能的残疾人,我们就培训出来。”只有心里健全、有了一技之长,残疾人才能真正能融入这个社会。记者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