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之路>80后陈海生创业 小泥鳅做出大文章(一)

80后陈海生创业 小泥鳅做出大文章(一)

详细内容

荆州公安县藕池镇幸福村,有一大片泥鳅养殖基地,基地的主人仅仅是一位30 岁的小伙子,名叫陈生海。虽然自己是老板,但是陈生海却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坐办公室、西装革履的老总模样,由于长时间在外劳作,脸晒得像条黑泥鳅,然而年纪轻轻的他却已是养殖业内小有名气的80 后“泥鳅王”。在他的带动下,公安县及周边的180 多户养殖泥鳅近400 亩,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180 人,已在沙市、松滋、石首建立了10 个泥鳅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1000 多亩。

  

  陈生海自小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由于家境贫寒,仅13 岁就辍学在家开摩托车修理店。22 岁那年,陈生海父母相继离世,照顾弟弟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通过认真调查研究,他发现只有养鳝鱼和泥鳅最稳定,其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于是陈生海决定试养鳝鱼和泥鳅。

  2007 年,陈生海买回全套养鳝鱼、泥鳅的书籍、资料,在家认真苦读,潜心揣摩,不出几个月,他就基本掌握了鳝鱼和泥鳅的养殖技术。2008 年春,陈生海在自家后面的池子中试行了1 亩田的网箱养鳝,同时放养泥鳅。他一共制作了网箱20 口,放鳝鱼种500 斤,当年循环收鳝鱼800 斤,获纯利8000 元。放养泥鳅种10斤,收获大泥鳅60 斤。真是牛刀小试,就首战告捷。

  在养殖的过程中,陈生海发现,网箱养鳝不仅技术含量大,而且养殖成本高。20 口网箱养鳝,一年要消耗家鱼粉和饲料1500斤。听专家说,用动物活食喂养鳝鱼,鳝鱼不仅长得快,得病率低,而且成本小。于是陈生海到处打听这种新鲜养殖办法。有一天,陈生海的一个同学介绍,说他远在洪湖的亲戚专搞黄鳝养殖,而且使用的就是这种动物活食养殖办法。同年6 月,陈生海着手建立蚯蚓繁殖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彭家振被他的创业激情所打动,动员几家农户共同租赁给他几块平整、集中的水田,总面积达7600 平方米。11 月份,陈生海从洪湖买回了3500 斤丝蚯蚓种苗,分别放进了29 个池子,然后雇佣了5 个民工帮忙,另外从外省聘请一名技术员,专门负责技术把关。

  2009 年5 月,收获的季节终于来临了,陈生海的丝蚯蚓开始上市了。29 口池子形成一个周期,每天循环启用一口池子,产出的丝蚯蚓供不应求。陈生海一口池子每天出成品丝蚯蚓260 斤,一个月出7800 斤,除少部分喂养自家泥鳅外,绝大部分销往了本、外地养殖户,仅5 月份一个月就创收2 万多元。除去人工工资、水田租金、粪便运费、硬件投入等费用,一个月可以创纯收入1 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