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失败>一个创业者的告别:投身互联网两次失败(一)

一个创业者的告别:投身互联网两次失败(一)

详细内容

壬辰清明。皇历这样写道:宜祭祀、作灶、掘井,忌嫁娶、安葬。对于故乡不在上海的人来说,要么回家扫墓,要么亲朋聚会。张君邀请在沪高中同学聚会,为另一个高中同学陈君送行。

  陈君即将离开上海,移民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卡尔加里是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因为石油而繁荣,是加拿大的能源之都。陈君申请的是技术移民,他本科读的是暖通专业,而卡尔加里市是一个能源城市,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士。陈君说他要去那里做一个工程师,顺便开一家中餐馆,那里有一个“中国城”,有2000多个中国人。

  其实,虽然他读的是暖通专业,但做技术方面的工作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他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湖北武汉一家规模庞大的央企。他是被作为干部储备人才招进去的,然而他在那里待了不到半年,就选择离开了。上司很器重他,但800块钱的月薪入不敷出,央企文化也让他感到颇为压抑。他选择去西门子(微博)做销售,他很聪明,又能说会道,很快就站稳了脚跟,但有更大的雄心,于是在那里待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

  2000年,陈君来到上海创业,创业领域是当时热门的互联网。那时候,第一波互联网浪潮还在风起云涌,丝毫看不到泡沫破灭的迹象。当时有一个笑话,就是每一棵树上都有一个风险投资商,他随时准备跳下来,给那些从事互联网的人投钱。陈君当时年少气盛,又赶上了那么热火朝天的景象,自然感觉极好,还记得当时去西郊他的办公室,他坐着老板椅,信心满满地说:“我要做一家伟大的公司。”他告诉我他的梦想:“总有一天,我要像张瑞敏一样,去哈佛商学院讲他的成功案例,当然去哈佛读个MBA也行。”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互联网浪潮破灭了,他被迫关闭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他最痛苦的一段岁月,不仅前期投入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大笔钱。不得已,他选择去一家印刷公司打工,印刷公司的老总是他同乡,也很照顾他,他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在这个行业立稳了脚跟。岁月开始慢慢抚平他创业的伤痛,他不再热衷于之前的宏大叙事,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他结了婚,然后儿子出生了,他很喜欢自己的儿子。他开始喜欢打牌,经常一整夜地打麻将,夜不归宿,为此还闹出了一些家庭纠纷。

  然而,他的创业梦想还没有破灭。几年之后,他又开了一家销售中央空调的工程公司,真正涉足他的本科专业,开始做起分包工程。因为要经常和各种工程承包商打交道,他开始应酬于各种饭局,整天琢磨着怎么样和大老板搞好关系,分得一杯羹。然而,那个工程公司虽然很辛苦,却一直没有赚钱。创业之余陈君开始炒房,当时上海的房价刚刚开始抬升,他前前后后买了三套房子,赚了不少钱,家也从莘庄搬到了徐家汇(11.28,-0.02,-0.18%)。他还跟投了一个PE项目,几年之后他的资本翻了好几番。他成了高中同学中最有钱的人,大家都觉得他很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