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创业屡屡受骗(一)
详细内容
李映明个头不高,瘦,一头短发根根竖起,眼镜片后藏着一双“贼亮贼亮”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倔强中透着精明。
“我的事业是被‘骗’出来的!”开口的第一句话,就道尽创业、打拼的心酸。
从月薪4000多元的国企职工,到网络公司的小老板,从在神农架偏远小镇贩药材,到今天创办自己的网站……屡次失败、多次受骗,创业中走过的所有弯路,如今成了李映明开创新事业的基础。
放弃国企高薪,寻梦网络世界
1977年,我出生在江西临川的一个小乡村。临川出过不少名人,但这并不能改变它的落后和贫瘠。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生活条件很艰苦。10岁时,我就开始随父亲走村串乡卖米糖,以补贴家用。
我的家乡盛产西瓜。初二的暑假,我到县城卖西瓜,当天没卖完,只好留下等次日再卖。不料当夜突下暴雨,周围没有避雨的地方,我只好站在雨地里守瓜摊,直到后半夜雨停了,才躺在西瓜上睡了一会。我身后就是一户人家的庭院,窗口射出微黄的灯光,我站在雨地里,暗暗告诉自己,我以后一定要赚大钱,做大房子住,而且决不会让那些路过我家门口的流离失所的人挨冻受饿!
父亲告诉我,念书是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读书。
几年后,我成了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
终于上了大学,但我并不喜欢我所学的机电专业。课余时间,我很积极地参与学生会的工作,并开始自学电脑。大三时,我开始和同学合作到外面接活儿,帮人编数据库,一个大单可以有3000元的收入。
因为在学生会工作过,而且熟悉电脑操作,2001年毕业找工作时,我很顺利地应聘到北京一家大型公司工作。
那是一家国企,效益好,福利好,工作半年后我的工资就达到了三四千元。我在公司的电子中心工作,负责内部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
和其他国企一样,这里的工作效率很低。明明只需要两周就能完成的项目,往往要把完工的时间拖至两个月。因此,大多数时间,同事们都是在喝茶、聊天、打游戏中度过一天。看着同事们每天很享受的样子,我却对这种生活日益感到厌倦。
我开始经常光顾网上的一些创业论坛,同时,我利用空余时间,帮人编程赚“外快”。不知不觉间,这样的生活状态持续了一年多。
“人总是有惰性的。”李映明说,当时,他一直想摆脱这种生活状态,但又放不下公司优厚的待遇。而促使他下决心离开的,是一次无意中的谈话。
2002年8月,在一次闲聊中,一位大姐说,朋友的儿子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国企工作了4年。前不久,他到联想集团某公司应聘,一切都很顺利,最后一次面试结束时,主考官随意问了一句:“你在那家国企工作了几年?”他说,4年。对方当即决定不要他了。据说原因是:IT行业需要很好的创造力,而四年优哉游哉的工作状态,足以磨平一个年轻人所有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