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夏颖奇:敞开胸怀迎接留学生(一)

夏颖奇:敞开胸怀迎接留学生(一)

详细内容

他跟共和国同龄,经历了中苏友好、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第一批上山下乡,第一批出国留学。然而,虽然他也是海归,也有上千个海归朋友,但当这些朋友回国创业一夜成名变富的时候,他的工资几乎是不变的几千元公务员工资。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说:我无条件的回国,无条件为留学生工作,是我最基本的知识分子的追求。

  我是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出生的,当时有句话叫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是共和国的路走得很艰苦,我们这一代人也跟共和国一样有起有伏,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我是第一批上山下乡的,20岁的时候在农村当过生产队长;1972年,我又成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1978年改革开放,当时要派留学生出国,全国选拔了3000人,我又是第一批出国留学的,后来也是第一批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

  1987年,在获得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12天后我就回国了。因为当时出国完全就是为了回国,就是学习完了回来报效祖国,参与四个现代化建设。

  从国外回来后我就在公务员体系里,服从组织的人事安排。开始是被派往华盛顿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一等秘书,1991年到财政部世界银行司任处长,1994年又到了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工作。2000年开始,我担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园区人才资源、留学生人员回国创业和外事工作。

  中关村是非常值得我为之工作、为之奉献的舞台。在中关村我真正感觉到能够追求我的人生目标,能够实现为国家的高科技进步、为海外人才在中关村创业做贡献。我的专业知识、外事经验,以及我认识的很多国外政界、商界朋友,都能让我发挥作用。

  中关村的工作一定要创新。这几年中关村科技园连续推出吸引留学人员的六大战略措施,包括建立全方位的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体系;建立高效务实的创业孵化体系;建立科技园与大学资源共享体系;建立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项目融资、项目推介体系;建立留学人员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建立中关村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体系。实际上,就在你们记者来之前,我们还在这个会议室开会,专门为海归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