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黑马陈年 从文化人到商业人转变(一)
详细内容
陈年说,无论对股东还是管理层,卓越的被收购,都意味着创业阶段的结束。然而,从个人角度看,陈年完成了从文化人到商业化的人的转变。
在卓越三位创始人雷军、王树彤、陈年中,陈年任职时间最长,且被认为对卓越网商业模式的思考与探索最多。卓越曾进行的是一场精品与亚马逊大而全模式的选择与较量。卓越网的两大为音像和图书。曾参与创办席殊好书俱乐部及《书评周刊》的陈年,对于卓越模式的确立起着关键作用。
曾几何时,当陈年眼中曾为庞然大物的8848倒下后,卓越也承载了电子商务的希望。那时,陈年被对手称为黑马。
从反亚马逊模式开始
卓越曾有一支梦幻组合:董事长雷军、CEO王树彤、副总裁陈年、技术总监熊长青。
但在最初,陈年在卓越网的第一个职务不过是图书事业部总监。那是2000年5月,B2C模式的卓越网正式成立。金山总裁雷军以及联想投资, 创业总资金为1700万元。此后,陈年才开始担任卓越网副总裁,负责公司经营、内容、客服与物流等日常运营。
最初的卓越网,也与现在不同。在研究亚马逊之后, 卓越网决定力图避免亚马逊的大而全模式,而采用精选产品,少品种,大批量的精品路线。卓越网的一位老员工曾说:在开始时,有关经营模式方面,卓越所有言论都是反亚马逊的。
2000年底,卓越网业绩开始大幅上升,订单数由8月份的每天不足200单增长到平均每天5000单。这是卓越网重点包装推介的营销模式初战告捷。以《大话西游》为例,热销时一天可卖掉近万套。之后,卓越网开始陆续策划、包装并出品精品图书:《小强填字》、《史努比的故事》等。到2003年卓越销售额达1.6亿元,成为国内B2C电子商务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