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药包装专区>“十五”:医药包装方针综述(上)

“十五”:医药包装方针综述(上)

详细内容

“十五”期间医药包装发展方针综述
  蔡弘秘书长阐述了“十五”发展的方针:把发展作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根本出发点。此外,蔡秘书长还提到:在目前的形势下,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医药包装行业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机遇,特别是国家在“十五”期间把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目标,更加重了医药包装行业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医药包装行业整体水平,满足制药企业认证GMP需要
  加入WTO后制药企业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GMP证书》。截止到2000年11月28日,获得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药品GMP证书》的企业已达522个。生产的剂型囊括了现有的所有剂型,分布的地域在全国各地。我国现有的几千家药厂在“十五”期间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行GMP的达标改造,否则就将被淘汰。这一现实要求医药包装行业的整体水平必须迅速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环境,以至储存、运输等,包括医药包装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全过程都要适应GMP要求。难以达到要求的医药包装企业也将面临淘汰,具体要求首先就要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21号令的验收通则检查,取得《药包材注册证书》。
  (二)提高国产医药包装产品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包装生产企业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技术改造,这些改造的最主要内容就是设备的更新。工欲善,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设备是做不出好产品的。而国产医药包装产品生产设备,虽然多年来有了提高,但提高的速度不快,基本上走的是仿制的道路,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医药包装企业普遍缺乏雄厚资金的情况下,花大量外汇购买国外设备是难以为继的。这已形成了制约医药包装行业进步的瓶颈问题。加入W TO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进口设备价格会有相当幅度的降低,有利于药包材企业的设备更新,同时也给我国设备制造厂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国家“十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推进机电一体化,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作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之一,对医药包装行业的进步将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医药包装产品生产企业要紧紧抓住机遇,主动加强与医药包装设备制造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首先解决先进设备的常用零部件、易损件的高质量国产化,并推动主机的研发、制造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药包材产品在线质量检验设备的研制。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医药包装企业改革与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清醒地看到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上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而我国距工业化、现代化的标准还很远,我们必须在追求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跟上世界信息化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已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目前在中国的制药企业中,已涌现了一批应用计算机管理先进的生产企业和医药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招标的成功范例。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可接近2300亿元,商业销售可达1500亿元,出口近40亿美元,利润可实现130亿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