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医药包装产业经济效益的若干举措
详细内容
从国际上看,以往医药工业的客户主要为医生和药剂师。时至今日,随着消费者自购趋势的逐渐加大,医药工业愈见蓬勃,医药市场愈来愈广。国际医药包装市场的发展新趋势是,白色包装技术被广泛应用,机械技术、光电一体化包装技术比重加大,药品包装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对照我国医药包装业存在的差距,应当采取以下举措来提高医药包装产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要确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的医药包装产业观念。包装是信息的载体。现在正逐渐被业内人士认可的新观念是:不要一味地在包装盒上省钱,如果你选择了更好的纸板,并不一定多花钱,而且还可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目前许多药品包装不仅设计落后,而且多采用的是以回收纸浆为原料的灰底白板纸,不美观,又不卫生,回收纸浆中的有些毒害物质在包装纸板中仍然存在,影响用药安全。一些企业的产品包装尺寸设计不合理,有的色彩设计不适宜于印刷,特别是企业对纸板出盒率缺乏计算和重视,造成潜在的资金浪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维持较低的包装成本,势必导致进一步降低包装盒的质量档次。
业内人士认为,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产品外包装正在成为自身产品与其它产品相区别的一种有效方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药品包装业的迅速发展,国际造纸业也在不断向包装领域渗透,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不同产品对包装的特殊要求,开发出能满足用户防伪、个性化设计、便于印刷的外观挺括、经济合理的产品。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患者自行选择药品的比例将逐步提高,而美观的包装可以对消费者的视觉形成冲击,产生对药品质量的信赖感,从而提高购买欲。因此,制药企业应对包装外观、包装设计和外包装质量给予足够重视。尤其对OTC药品,商品包装将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其次,药品包装的形象设计要体现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药品包装设计已经形成了比较单一和平淡的设计框框,同类药物的包装除了文字外,仅以颜色变化来区别,加上品名不醒目,很容易混淆。我国制药企业的药品包装与进口及合资企业相比,无论在外观设计上,还是在为消费者考虑方面都相形见绌。进口及合资企业先进的包装能为老人及儿童的用药安全着想,设计有安全盖;为口服液配备了计量准确、使用方便的量杯;在包装上有醒目的提示:“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等。这些都值得国内制药企业在对新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对老产品进行包装改造时加以借鉴。
OTC药品的包装应以科学指导用药、提高销售效益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从药品剂量、用药心理和用药需求等方面入手,为消费者方便和安全用药考虑,设计和改进包装,提升企业与产品的品牌形象。
第三,要重视和借鉴国外包装产业的先进经验,提高医药包装产业的技术含量。医药包装产业应当遵循、重视和研究国家相关政策法规,重视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保证药品贮存期内药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时的安全性。建议新药在申报的同时,必须提出药品的包装形式、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试验、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供应商的许可证等资料。
信息来源:上海医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