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模具产业及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一)(一)
详细内容
编者按:
北京模具协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参照了中国模具协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发展规划,针对模具行业的特点,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模具产业及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供行业今后开展工作时参考,希望引起交流,共同促进模具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聘请专家阐述对行业发展的观点,并组织刊登和连载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文章等。一、我国模具产业及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 1.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工业产品大批量生产和新产品开发都离不开模具,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达到的(四高二低)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低耗材,使模具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模具品种繁多,共有10大类,包括冲压、塑料、橡胶、铸造、锻压等,用于制造业中几乎所有产品的生产,可见模具的服务范围已包括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现在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产品已成为共识。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新产品不断涌现。新技术日新月异,模具的使用范围已越来越广,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据调查统计资料,人们常见的工业产品有60%—90%的零件需要用模具成形,列举如下: 产品名称 仪器仪表 电机电器 飞机坦克 拖拉机等 家用电器 视听设备 办公机械 汽车 摩托车 自行车 手表 手机 风扇 照相机 化工建材 工程塑料制品 橡胶制品 用模具成形 零件的比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可见模具关系到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可以说在机械、电子、轻工、通讯、交通、军工,建材等部门如果没有模具就很难生产和开发产品。模具精度低,则产品质量差,模具寿命低,则产品成本高。现代模具业已成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它与高新技术已成为相互依托的关系,一方面模具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的不可缺少的装备,另一方面模具本身又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因此模具制造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具成形零件的快速、优质、低耗、环保体现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科学发展观。 模具技术集合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材料、计算机、精密检测和信息网络等诸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高学科的系统工程。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模具技术及制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设计,从有经验的钳工师傅为主导的技艺型生产方式转变到了以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生产为特征的现代模具工业生产时代。 1)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已广泛采用CAD/CAM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实践证明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的发展方向,现在全国大多数企业已广泛应用了模具CAD/CAM技术,少数企业应用了CAE技术,应用CAPP技术的企业更少一些。目前主要是应用国外软件比较多,国产模具软件的开发应用的比较少,软件的应用还要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做好CAD/CAM技术的深化应用工作,即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软件的应用,还要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开展企业信息化工程软件向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2)快速原型制造(RPM)及相关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RPM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是伴随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这种技术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模具制造。这种方法制造模具是有技术先进,成本较低、设计制造周期短、精度适中等优点。从模具概念设计到制造完成仅为传统加工方法所需时间的1/3和成本的1/4左右,因此适用于低成本的制造小批量的零件,发展前景很好。青岛海尔有限公司还构建了基于RE(逆向工程技术)。RPM的模具并行开发系统具有开发质量高、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的优点。 3)高速铣削加工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主轴转速可达40000~100000/min快速进给速度可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