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词典>俊士的意思
jùn shì

俊士

俊士读音为 jùn,shì。意思是:俊士[ jùn shì ]⒈  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郑玄注:“可使习礼者,学大学。”孔颖达疏:“身虽升学,亦以学未成,犹给司徒繇役;若其学业既成,免其繇役。”唐代为取士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太平天国称补廪为俊士。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廪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⒉  才智杰出的人。

拼音jùn shì

注音ㄐㄩㄣˋ ㄕˋ

近音词、同音词 军师 军事 俊士 均势 竣事 俊识 君師 君师 均勢 军实 均适 军使 军士 捃拾 攈拾 均湿 隽士 君氏 军食 郡试  

词语解释

俊士[ jùn shì ]

⒈  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郑玄注:“可使习礼者,学大学。”孔颖达疏:“身虽升学,亦以学未成,犹给司徒繇役;若其学业既成,免其繇役。”唐代为取士科目之一。《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太平天国称补廪为俊士。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廪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

⒉  才智杰出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称选取入太学者。

《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郑玄 注:“可使习礼者,学大学。”
孔颖达 疏:“身虽升学,亦以学未成,犹给司徒繇役;若其学业既成,免其繇役。”
代为取士科目之一。 《新唐书·选举志上》:“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
太平天囯 称补廪为俊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廪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

⒉  才智杰出的人。

《荀子·大略》:“天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
《汉书·蒯通传》:“彼 东郭先生、梁石君,齐 之俊士也,隐居不嫁,未尝卑节下意以求仕也。”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序》:“鳩聚本朝以来硕公、庞儒、俊士、畸民之言,都若干篇。”

网络百科

俊士

  • 俊士,汉语词汇。
  • 拼音:jùn shì
  • 释义:1、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2、才智杰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