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童话作文>我班同学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我班同学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详细内容

篇一:《我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我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么大家都喜欢读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据调查显示,班里有20%的人的课外读物是童话故事,10%的人的课外读物是科普书,26%的人的课外读物是漫画书,28%的人的课外读物是作文,16%的人的课外读物是其它类

的书。我还了解到40%的家长偶尔带孩子上书店,5%的家长从来不带孩子去书店。读书时间调查显示40%的同学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个小时内,30%的同学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20%的同学在两个小时左右,10%的同学在3个小时左右。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发现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极少,这全怪家长吗?不。这也怪大部分同学们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太多。在读书方法统计当中,有10%的人写读后感,20%的人写摘录积累,5%的人画线作记号,65%的人不做标记!可见同学们对读书不是很重视,只是读一两遍就行了,没

有做任何标记,我觉得应该多做些标记,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对这篇文章才有所记忆。我还调查了家长对读书的重视情况,其中重视帮孩子阅读的有25%,偶尔督促孩子阅读的有20%,有孩子自己决定的有55%。从这个统计中我们可了解到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觉得家长应该多抽时间去帮助孩子阅读。

从上面这些统计中,我知道了看课外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外书,多多地积累运用知识,这样对我

们的作文与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我还希望同学们尽量利用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来多看课外书,并能做上笔记。我还要呼吁各位家长要多抽时间去督促、帮助孩子们读书。有些同学就因父母不督促,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专门跟别人打架,从而走上了歪路。可见,父母的督促是多么的重要啊!就比如我妈妈的一个表弟,就因他的父母每天都下地干活,对他的学习也不过问。因为学习差,学校里的人也不和他一起玩。他感到很孤独,只能以看武侠小说作伴。他渐渐长大了,对武侠十分痴迷。有一天他就像书中的大侠一样去打人,使一个

人身受重伤,被判有期徒刑两年。我希望同学们应该有选择的看课外书,即使父母不督促,也要选择合适自己的读物。

我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调查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了。那么,孩子是怎样支配这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零花钱的呢?

通过对全班同学一段时间的调查,我的感触颇深。我们班共有41位同

篇二:《中小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有30人参与问卷调查

前言: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籍推崇备至。毋庸置疑,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代中小学生读书时间因各种原因大大减少,且阅读质量日趋变差。故笔者与他人一同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并从中进行分析。

一、中小学生读书现状分析

现状一中小学生读书时间少。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还是以考试分数定乾坤,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存在明显不足。不少学校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调查显示,在周阅读时间上,35%的中学生阅读总量在3-10小时之间;近半数人在3小时以下;不到1/3的人能做到每天阅读,超过1/5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零星一点的阅读时间令人忧。

现状二中小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对孩子来说,多读点书肯定是件好事,这有利于他们的知识储备。但是在中小学阶段,大量的阅读并不能给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益处,特别是在升学考试中,重点中学只会看学生是否拿过各种赛事的奖项,根本不会讯问是否读过各类名著。

作文不好,就多买几本作文辅导用书;数学不好,就多买几本数学辅导教材„„在我们周围,功利性阅读成了家长、学校对孩子阅读的要求。

受应试教育影响,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相当多的人,常把学科性学习之外的书籍斥之为“闲书”。并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定的,学习时间与学业成绩是成正比的,阅读“闲书”就会干扰学习,从而影响成绩。教师在学校不倡导读课外书,家长在家里不允许读课外书,学生也无暇读课外书,课外阅读活动就开始淡出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现状三中小学生读书选择化

这次的调查中,除了学科影响,造成功利化的想象严重,还有对读书具有选择化。据统计,喜欢小说的学生占80%,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有着其他各种读物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进一步调查却发现,这些喜欢小说的同学,绝大部分喜欢的是武侠、言情、玄幻之类的作品,他们仅凭自己的喜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阅读的原因则是作为消遣,或是欣赏琼瑶似的文笔和玄幻小说惊险离奇的情节。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历史、诗歌甚至是科普作品,认为它们太枯燥乏味,或是过于老化和偏激,科普读物又过于深奥,缺乏形象性和通俗性,但我们也

不能忽视,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21世纪中叶的到来,学生开始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所涉猎的点也越来越多,他们已把目光的触角伸到了社会、人生这部百科全书,有了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

现状四学校图书馆具有诸多问题

中小学生普遍反映优质图书数量不足。不少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藏书较少,内容陈旧庞杂,管理分类不够细致,想看的图书不易找到,或者根本就没有,所以,他们希望增加新书,尤其是综合类图书的数量和品种。他们盼望学校可以定期让他们去图书馆借阅图书。

现状五中小学生重读图轻读文

阅读动机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决定了中小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内容的多元化。据网上数据:若开列12类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1/3以上学生选中了六大类课外读物:科技、科幻类占45.4%,漫画类占42.1%,童话类占41.3%,历史知识类占37.3%,侦探小说类占36.9%,与学科性学习有关的教辅类占35.1%。

有四成以上的学生选中的课外读物集中于三大类,名列第一位的是科幻类读物,总体上中小学生对科技普及、科幻小说类的课外读物情有独钟。漫画类书籍被学生列在第二位。另外,还有32.2%的被调查者喜欢“卡通画”类图书,并且喜欢这两类图书的学生比例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十分接近。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漫画、童话及卡通画类的通俗文化作品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紧贴生活、浅显通俗,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打动他们的心弦。

很多学生觉得读图要比看文章来得容易,电脑游戏类、篮球类、流行画报、卡通类的书是学生们主要购买的课外书种类。

二、启示与思考{我班同学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一)学校方面

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进行引导,学校方面责无旁贷,学校应该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他们明确读书的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真正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阅读主阵地。

如今,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这对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活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与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积极健康的阅读活动自然成了引领学生人生导向的主阵地,在学校德育,植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提升修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为了让学生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学校应该不断丰富图书馆的书目种类,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

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3、完善考核制度,将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完善考核制度也是高校改革的当务之急。如学校可以仿效大学自由的考核要求,将学科分为选修和必修两部分,同时增加选修科目,减少必修科目,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以便让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更多更好的书籍,不只做学习的工具和考试的机器,而是做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理想有道德的祖国的未来。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上直接决定着读书的效果。作为当代中小学生,无论是立足自己的发展,还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抓住点滴时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有人把没有时间当作不读书的理由。我们无须像欧阳修那样“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挥霍,也不必像董仲舒那样“三年不窥园”地苦读,我们只要从诱人的网络游戏、休闲娱乐中解放出来,就会拥有足够的读书时间。网络只是虚拟空间,它给人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只有读书带给人的才是终身的享受;人沉溺于休闲娱乐中久了,易玩物丧志,而读书终能启迪人的心志,使人变得高尚。

2、树立远大理想,克服读书的功利性。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单单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因此那些考什么读什么的做法,只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不能只想着上名校,而应该先想着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3、培养广泛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

读书要博采众长。因此,我们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专业理论书籍要阅读,经典名著更要阅读,因为竟成为经典的名著,那么一定浓缩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语言,它让我们走进高尚,远离低俗。休闲娱乐不是不可以阅读,但决不能让休闲娱乐左右我们的价值取向。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媒体方面

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经典著作被翻拍成电影或是电视剧,同学们进行有选择性的观看也是一种间接的阅读方法,影视剧的生动性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也能巩固我们对书中内容的印象。

笔者:何艺霖

合作者:沈意璐

于2015年8月6日星期四

篇三:《关于我班同学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班同学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提出问题

电脑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也有很多负面影响。我了解到班上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危害了身心健康。所以,我对班上同学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更多的信息,促进同学们正确使用电脑。

二、研究方法

1.询问家长是否同意学生上网和对学生上网的观点。2.询问我班同学的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并做好统计。3.搜集上网的利与弊。三、资料整理资料一:

五(1)班同学周末每天上网时间调查表

资料二:

五(1)班同学周末每天上网次数调查表

资料三:

通过询问家长时的记录,我知道了他们同意孩子有效利用网络,坚决反对沉迷于网络。

四、分析总结

1.通过这一次调查,我了解到了同学同学周末每天上网时间大部分都在一小时以下,上网三小时以上的同学比较多。特别是某些上网时间太长和沉迷于网络的同学,不仅学习受到了影响,身体也受到了危害。

2.有些上网时间太长的同学都渐渐戴上了眼镜。而且从这几次单元考试中可以看出,上网时间太长的同学大部分成绩都不太理想。

3.信息垃圾弱化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的47%与不良信息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不良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不良信息,蛊惑青少年。

五.我的建议

1.要先征得家长的同意再上网,而不能偷着玩;2.周末每天上网时间最好在90分钟左右,每次45分钟左右即可;

3.休息的时候应该远眺,使眼部肌肉放松,保护眼睛;4.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5.要诚实友好地和网友交流,不侮辱别人;6.要增强自我保护意思,不随意相信网友;

7.要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里;

8.不轻易告诉别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9.远离有关暴力的游戏,可玩些开发智力的游戏;10.不制造、传播、相信谣言和不良信息,面对谣言和不良信息应保持冷静。

篇四:《班级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班级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心小学赵翠华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具有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学们也都爱看书。可是同学们课外都在看些什么书?课外书在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让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呢?带着这些问题,2011年3月1日至4月1日,我在本班级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一、调查方式:

为了使调查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于调查前精心设计了四张调查表,分别从“阅读兴趣”、“读书类型”、“读书时间”、“读书方法”、“家长重视程度”等方面,采用问卷、采访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即先设计好调查表,再分发到同学们及家长的手中,填写完毕后回收汇总。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的调查情况总体上看,自开展“振兴阅读”活动以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既有了明显的提高,又存在着种种的不足现象,具体情况从以下几点分述:

1、阅读兴趣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班级中只有50﹪的学生喜爱课外阅读,20﹪的学生不喜欢读书。在调查中我又走访家长了解到孩子的阅读兴趣并不高,多数是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读书的。

2、读书类型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44﹪的同学读的书籍集中于童话与科普类,26﹪的同学喜欢读漫画类书籍而阅读作文类书籍的同学只占了20﹪其中多数是在家长逼迫下才阅读的。通过采访我还了解到40﹪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去书店,25﹪的家长从没有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家庭的藏书量也不多。

3、读书时间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60﹪的同学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24﹪的同学那经常坚持2小时左右,只有16﹪的学生平均阅读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调查得知,大部分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因而总的阅读量较少。

4、读书方法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同学们的阅读方法不是很科学的。只有

24﹪的同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写读后感,做笔记的同学较多,占40﹪,可以看出同学们是对好词好句的积累还是比较注重的。

5、家长重视程度统计(单位:﹪)

调查显示:只有半数的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仍有半数的家长对子女阅读不够重视,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针对同学们的阅读兴趣、阅读面窄、时间的不足、方法的不科学等问题,我建议:

(一)培养阅读兴趣

1、循序激趣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知识结构要适应某一学习阶段学生普遍能接

受的形式,安排好知识结构的合理序列,深浅程度应适合于认知发展的水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要拾级而上,强化学生阅读时学会、会学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查中可知44﹪的同学读的书籍集中于童话与科普类。因此,教师在介绍读物时,对低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并尽量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如声像材料;对中年级学生,应多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介绍;对高年级学生,则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在课型特点上,低年级多开阅读物介绍课,中年级多开阅读汇报课,高年级多开阅读欣赏课、读书笔记指导课,使学生“读有所用,读有所得”,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钥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2、环境激趣

环境激趣,就是按照校园的环境规划,精心设计每个空间,使整个校园、整个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让学生在和谐、优美的感受中得到启示、移情、冶性,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授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使他们带着强烈的阅读兴趣将知识内化。调查显示:25﹪的家长从没有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家庭的藏书量也不多。特别农民家的孩子,想看书可家长并不乐意去买书给孩子。于是,我组建班级“图书馆”,将学生的图书资源“共享”。学生手里都有几本甚至十几本的课外图书,但是据调查,由于受电视动画片的冲击,多数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有的让家长读给

自己听,有的干脆只是一种摆设。于是我就想,何不将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组建一个班级“图书馆”,发挥图书应有的价值,让全体学生都来关心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群体阅读”的风气。在班内做好了动员,同学们兴致都很高,纷纷把自己的各种图书都“贡献”了出来。为了便于管理,我规定,图书还是由自己保管,只要将图书的名称报上就行。这样,我把学生的姓名、图书名称列了一份清单,用电脑打印一份,贴在了班级的一角,图书角。同学们只要到这里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就可到书的主人那里去借。作为老师,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借书、看书,班内形成了浓厚的“群体阅读”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每个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了进步。学校还可把走廊及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经常出读书专刊,譬如“历史上的今天”、“历史名人与变法”、“我心中的一本书”、“祖国五十年”、“爱国人物传记”⋯⋯悬挂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画像;书写名人语录,如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的“书犹药也,久读可以治愚”等,要求班级按规定的主题和内容定期出黑板报,并由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评比。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把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的阅读实践。另外,还可在班级中举办能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如举办“读书节”、“读书演讲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评选“金钥匙———读书积极分子”。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和个人才能的机会,在学校或班级中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篇五:《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篇》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篇

阅读对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活动是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共同参与、协同作用的过程,但是由非智力因素构成的阅读动力系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作一个调查,作此报告,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一:

一、内容提要

书香小组围绕‚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在全校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宣传课题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在全校内分发了调查表,并进行汇总,将名人故事在全校进行了宣传,且将读书知识与世界读书日的相关知识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进行了宣传,而后撰写了倡议书,全校师生都踊跃的签名。

二、问题提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的重要性所在,但当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能够抽出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吗?即使有时间,家长能否同意孩子阅读所谓的'闲书'?

书店中书籍百科俱全,大家有到底青睐于哪一类?为了解这些情况,并通过这次活动是同学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好读书,读好书,提高大家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我们书香小组决定展开了此次‚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调查过程

a)在暑假中深入各大书店,采访工作人员,对其中的消费者与阅读者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了大多数人所喜爱的书籍,原因等其他相关问题。

b)开学后不久,小组会制成了一张合‚13道选择题,4道问答题‛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囊括了对同学们阅读知识的考察和喜爱哪一种书籍的调查。此问卷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在此次调查的一周后,针对对结果的一些疑问,我们又进行了二次调查,甚至对老师也进行了询问。此次调查后,再将数据与上一次的数据进行了又一次汇总。

c)调查中,小组成员搜集网上资料,将名人读书故事于全校内宣传。为了使同学们方便阅读,我们在资料的中心句上花、画了红线,同学们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受益匪浅,在故事下踊跃签名,决心学习。

d)与此同时,小组成员将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优秀方法及有关世界读书日的知识张贴在班级黑板报上,供同学们学习。

e)最后,小组成员撰写了倡议书,倡议同学们多多阅读课外有益书籍,在全校进行了倡议,大家均表示要读好书,并在倡议书下踊跃签名。

四、结果分析

经过了两次调查,我们得到的结果如下:

对于阅读的喜爱程度,没有同学不喜欢阅读,但非常喜爱阅读的人数,高一60%喜爱,高二占68%,高三占87%,关于书的种类,高一有19%的同学喜爱名人传记,而军事类,科幻类的人数均只占7.5%,高二同学有18%喜爱漫画类书籍,喜爱经典名人文学的只占9%,而高三同学喜爱漫画的人数占到了17%,只有6%的同学喜爱名人经典文学。在作家方面,我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喜爱鲁迅等

名人作家的,另一类是郭敬明等新生代人气作家,调查显示,高一喜爱鲁迅,冰心等名人作家占到95%,高二只占70%,而高三仅有37%,其余同学则是喜欢后者的。关于读书方式,全校同学主要途径都是买回家度,高二高三也有20%喜爱网上阅读,高一只占10%,但是,高一有21%的同学经常到图书馆借阅,高二高三人数则是明显少,均只占6%,关于不去图书馆的原因,37%的同学认为要办图书借阅证很麻烦,还有少数同学人位数的种类太单一或是懒得去,这些所占比例为22.8%,剩下的12.2%的同学因为没有时间去。关于同学去图书馆借书的次数,高一去十次的占15.7%,5-10次的占31.8%,2-5次的占36.8%,几乎不去的占15.7%,高二没有去10次以上的,20%的去5-10次,56%的去2-5次,24%的人几乎不去,高三没有人去10次以上,5%的去5-10次,25.6%去2-5次,69.4%的人几乎不去。

五、成效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当代中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不少问题,学习压力导致并扩大了这一问题,而我们分发的名人故事,张贴读书知识,撰写倡议书,在同学们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参与,我们在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逐渐明白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与知识,与此同时,书香小组的成员也锻炼了自己,培养了社会交际能力。

六、问题思考

通过调查的结果分析能发现,阅读情况的好与坏与年龄成反比,学习压力的增大,高考的临近,使得同学们终日与课本相伴,却只能把课外书籍扔到一旁,就算有一点时间,为了缓解自己的无聊情绪,就撇开了中外名著,而专心于校园,侦探,动漫等有趣味的书籍中了,这样一来,就严重阻碍了当代中学生的阅读水平之发展,很多同学的只是指局限于课本,课外知识得不到扩充,同时,与阅读量小,自己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提高,使语文考试中的课外阅读难倒了不少了同学。这些问题,还请校领导,老师家长,考虑一下,课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课外阅读更不能丢。

七、我们的收获

这次研究性学习,让我们拥有了一次全新的体验与尝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的未来都很有帮助,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口语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更是我们拥有了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敢于抒发自己的想法与见解,不再只当旁观者,沉默者,有了这次亲身实践,将来的工作就有了经验与基础。

倡议书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交

谈;读古代的书,可以传承古圣先贤显得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

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

彩,以致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

热爱读书吧。让书伴陪你一生。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二:

现今的社会每天都在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与时具进。阅读是了解过去和现在最好的途径。在本次实习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课外知识很丰富,洪家二中在每个星期都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七八年级展开了一次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以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对中学生教育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围绕课外阅读设计相关的问题,挑选7个班级,随机分发问卷,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然后进行统计,归纳饼简单分析。

2、个别访问

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随机抽取10个学生做个别谈话,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的类型及阅读的各种情况,以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

二、问卷整理

本次调查问卷在洪家中学七八年级展开,一共发出100张问卷,收回99张,回收

篇六:《关于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

姓名:

学号:

文学院2011级1班xxxxxxxxxx

调查时间:2014年11月11日--11月13日

调查地点:海口市第二中学

调查对象:高二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案调查

调查人:xxx

现今的社会每天都在变化,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与时俱进。阅读是了解过去和现在最好的途径。在本次实习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课外知识很丰富,海口市第二中学在每天下午的最后两节课作为学生的自习课,方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在高二年级展开了一次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以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对中学生教育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方法

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累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有效问卷385份,问卷有效率达97.47%。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为男生占47.4%,女生占52.6%。

1.问卷调查

围绕课外阅读设计相关的问题,选择高二全部的8个班级,进行分发问卷,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然后进行统计,归纳并简单分析。

2.个别访问

针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