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优美段落素材>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详细内容

篇一:《济南五龙潭导游词3篇》

济南五龙潭导游词3篇

五龙潭原流传于民间,据传,龙王之子,因受不了兄弟姐妹的嘲弄,怄气出了水晶宫,进入龙王溪滩支流,直奔章丘。下面是济南五龙潭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济南五龙潭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张红波,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你们来游览一下五龙潭,请跟我走。

走进五龙潭的大门,大家可以看见用花、草、茶叶组成的三个大字"五龙潭",这是工作人员为了使景点更吸引人而特意装扮的。

游客们,我们现在要坐车,大家跟我上车吧!在车上,我们可以看见那里有一个小湖,据说小湖里隐藏着五条大龙,一到下雨,五条龙就从湖里飞出来,在天空中吐各种各样的水花。到了,到了,游客们下车吧!看这里的美,就像仙女住的地方啊!游客们跟我来,这里是上山的入口,请大家快点上来。我们在爬山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鲜花,大家不要去摘。我们往上走,首先看见的是第一个潭,这个潭水很浅,里面还有小鱼、小虾,再往上走就可以看见二、三两个潭,他们都有同样的特点——水很深。最后往上走就可以看见四、五两个潭,第四个潭的水很浅,第五个潭水很绿。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大家小心。这里是一片竹林,竹子长得很茂盛。

好了,现在我带大家按原路返回,希望大家有一个开心的旅途,谢谢!

编者的话:第一行网站能自动空两格,所以不要空格。从第二自然段开始,每个自然段空两格不要忘记。此外,副标题画蛇添足——除了读后感类的文章,一般文章是不需要的。

济南五龙潭

篇二:济南五龙潭导游词

济南的五龙潭,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传,当时人们要是摆下食品,祈求五龙王下雨,次次灵验,有求必应。后来元朝有好事者,到五龙潭来造了庙宇,还修了五龙王的牌位。后来这里就被称为五龙潭。

暑假的一天,我们去五龙潭游览。一进五龙潭大门,就有一块巨大的石板,上面盘旋着五条龙,每条龙的姿态都不相同。五条龙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两边都是花草树木,一片葱郁。

绕过大石板,才真正来到五龙潭景区,到处都是水。我看见过绿草如茵的清水河,也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可从没看见过五龙潭的水。五龙潭的水真清啊,清澈得使人禁不住想伸出手掬一捧;五龙潭的水真多啊,多得整个景区到处都是;五龙潭的水真美啊,有的细流涓涓,有的奔放喷涌,有的坦荡如北方汉子,在青石板上肆意奔流,有的如南国少女,隐于山石之后,趁你不注意,给你一个惊喜。

五龙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鱼。五龙潭的鱼可真多,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鱼,我估计那里的鱼会有数万尾。五龙潭的鱼可真奇,不仅有普通的金鱼、锦鲤,还有一种黑色的鱼,十分的大,它是鱼界的巨人,最大的足有一米多长。我在栏边静静地看鱼,享受这难得的假期。{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济南还有许多景点和儿童娱乐场所,可都比不上这五龙潭里的水和鱼。

篇三:济南五龙潭导游词

这几天我一直住在济南的妹妹家。今天妹妹带我去了济南的五龙潭公园玩。

一进公园大门就看见一块大石碑,约七八米长,三四米高,上面刻着五条龙,伴着白云飞舞,龙身相互交错,龙眼炯炯有神,栩栩如生。接着我们向里走去,走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仿佛真的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路两旁种着许多树,有些树还把自己的"名片"挂在了胸前,以免游人不认识自己呢。

有的树年龄很大了,历尽沧桑,依然是那么挺拔。小路上、小桥上远远地就听见孩子们的嬉戏声,大人和老人的谈笑声,在小路上,我们看见了两位老人在下象棋,周围站着许多驻足观看的人,不时引来哈哈的开怀大笑的声音。接着我和妹妹来到了孩子们的天地。这是一个池子,里面的水约有15厘米高,水却凉的沁人心脾,池子周围有许多石头,游人可以坐在石头上休息、乘凉。石头后面还种着那婀娜多姿的树来遮阳,可是一个夏天的消夏之地。池子里有许多小孩在嬉戏、玩水。有的甚至拿起了水枪,也不管衣服湿不湿了,玩得尽情。泼水的,打水枪的,追逐的,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玩得可高兴了。

我们看见有一家人,他们拿着西瓜,泡在了池子里,不一会儿就泡凉了。真是个好地方呀!我和妹妹也不顾一切地玩了起来,真爽!接着我们来到了古温泉,古温泉位于五龙潭东南侧,因泉水温度较高,且历史悠久而得名。隆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而泉中却热气蒸腾。清代泉旁曾建有漪园,后荒废。听一位老人说泉南侧有一座二层小楼,是早期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所在地。王尽美、邓恩铭同志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七七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月牙泉,听别人说当下雨水位上涨时,月牙泉中的一处泉水从泉池中央高达4米的山石顶部喷涌出,顺着岩石俯冲而下形成瀑布,水石相击溅起无数水珠,非常壮观。

我和妹妹还一起去天境泉喂鱼,里面的鱼儿真是数都数不清,有红色的,黄色的,灰色的,颜色各异。扔下一小块馒头,就会有许多鱼游过来抢食,有的鱼儿还跳了起来,颇有趣。

是间过得可真快,我和妹妹该回家了,我们都恋恋不舍,因为这里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五龙潭,我们明年再见!

篇二:《关于济南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名泉的调查报告》

从7月11号开始到7月13号,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调研之路已经走了两站了,接下来的这一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走的这一站就是五龙潭公园。五龙潭公园内有11处名泉。分别是五龙潭,古温泉,贤清泉,天镜泉,西蜜脂泉,还有新入选的月牙泉,官家池,回马泉,虬溪全,玉泉以及濂泉。首先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计划和路线:1.调研前期开会商议调研整体框架,进行具体分工。2.调研的前一天晚上开会制定出第二天具体的调研细节,路线和内容。3.调研当天回学校之后整理当天资料。4.针对每一个泉,我们都会放上一张网上的照片和我们调研照的照片以进行对比说明。5.7月12号晚上我们团队开会制定7月13号的具体调研内容,列出11个泉的地理位置和特征,方便寻找。并查询最近的交通路线。6.7月13号早上8点准时出发,乘坐66路公交车在西门站下车,往北走大约150米到五龙潭公园。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对五龙潭内各个名泉的调研:五龙潭五龙潭又称龙居泉、灰湾泉,潭水深达6米余,是济南最深的一处泉水,水流常年不涸。五龙潭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五龙潭泉群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周围有泉29处。相传,昔日五龙潭水深莫测,每遇天旱,到此祷雨辄应。元朝初年,潭边建庙,内塑五方神龙,后人便称其为五龙潭。关于五龙潭的形成,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很多。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护国公秦琼府邸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北魏时,五龙潭边建有“客亭”,唐代称“历下亭”。关于五龙潭的传说,是众说不一,但是大家对于五龙潭是秦琼的府邸这一说法没有质疑。五龙潭水面宽阔,比较清澈,从远处看像是一面镜子,但是那并不是说水澄澈如镜,而是那狂阔的湖面对光的反射,仔细看看潭水,虽然能比较清楚的看见鱼在游动,但是也能看见泉水的浑浊。潭的西面有亭台楼阁,东侧有假山林立。比较有一番意境。这两张图的最大不同不是拍摄角度的不同,而是我们进行调研的时候五龙潭的泉水已经不是像网上这张照片那样水源源不断的注入五龙潭里面了,是几乎没有水流出来了。而且我们拍到的这张照片中五龙潭的水似乎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清澈了。古温泉其泉如名,古朴而温润。和五龙潭一样,古温泉也是金明清三代名泉。之所以叫做古温泉是因为即使在寒冬季节,该泉水温常年保持在18°C左右,泉水有水汽散发,水面仍然暖气飘袅。古温泉被东侧被规则的修葺着,北侧则和竹林相接,西侧与亭台相连,泉水与亭台楼榭交互融合,更显古色古香。古温泉是五龙潭公园内比较浅的一个泉了,而且泉水十分清澈,一眼能忘到底部,泉内的金鱼都能数的非常清楚。古温泉南侧就是党政机关旧址,在这文化政治底蕴比较浓厚的地方,原本清秀的泉也变得深刻了。过去,这里是东流水街,所以古温泉在古代又称“东流水泉”,历代沿泉多有建筑。清代康熙年间,历城人张秀在此建一庭院,名“漪园”,当时的诗人汪士慎曾作《游漪园记》,描述古温泉的景致:“济南发地皆泉,而其奇尤在城西。温泉者,七十二泉之一也。”很容易看出这两张照片的最大不同是拍摄的季节不同,上一张是冬季,而我们拍的是夏季。人们往往走到贤清泉跟前还在寻找贤清泉,看不出眼前这泓沉静的碧水就是贤清泉。我们也是那人们中的几员。我们也是走到贤清泉跟前还没有意识到它,要不是通过贤清榭我们还真不敢确定那就是我们要找的贤清泉呢。贤清泉北侧紧挨着贤清榭,南侧杨柳垂荫,贤清榭两侧柱上的题字“茶仙”鹤“烹茗”似乎透露出此处是品茶休闲的好去处,隐约中流露出了贤清泉的幽静之特点。也挣说明了这朴实无华的贤清泉确有圣贤隐居山野之风。下一页贤清泉不仅具有归隐之风而且水势很好,早在清代,按察使沈廷芳曾在《贤清园记略》中赞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乾隆时期(1736-1796)利用悬清泉建成一所水景园“朗园”,景色怡人。现在,朗园早巳湮没,清泉仍在。和五龙潭,古温泉一样也是金明清三代名泉。在网上这张贤清泉的照片中可以看见泉底了,这样看来贤清泉并不是很深,我们拍到的贤清泉是水还比较多的时候。而且这两张照片拍摄的地方并不一样,是选择了房子两个不同的面。天镜泉水面平静如镜,日月星云倒映池中,如天垂镜,天镜泉也因此而得名。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形容天镜泉是再合

适不过了。但可惜的是我们是白天去调研的,无法感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和意境了。天镜泉在古代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泉了,它位于五龙潭公园西南角,又名“江家池”,因明代江浚六世祖江湖来济南定居在泉边,故名。明万历年间(1573-1620),山东提刑按察副使张鹤鸣,见其泉水明如镜,景物倒映,“如天垂镜”,将其改名为天镜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的第二大泉,不仅盛水期水势很好水很清凉,而且地势也很好,现在已经被“包裹”在饭店的院内了,饭店在盛夏时节把成箱的啤酒直接放在泉里,似乎天镜泉已经变成天然的冷藏室了,虽然泉再饭店内,可以提高客人用餐的愉悦性,还可以为饭店提供便利,但是这也使得天镜泉的观赏价值降低了,不仅使游客们找不到它而且即使知道它在这里,又有谁愿意跑到饭店里去看泉呢?虽然清澈见底,鱼如穿梭,上下荡游,好像在琉璃池中,很是好看。而且有诗描写天镜泉,“池涌千珠乱,天垂一镜明。”但是如果一直被包裹在饭店里边,渐渐地天镜泉就失去了它原本天然特性了吧。天镜泉的这两张照片最明显的区别是,它的用途不同了,第一张的它还是“自由的”,第二张的它已经被酒店包裹着了,第一张的它还是用来为游人观光的,第二张的它已经为酒店冰啤酒了,已经为酒店服务了。月牙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隅,有不规则形状的自然石围成,四周垂柳。刻在难免石头上的月牙泉三个字比较奇特,我们差点没有认出来,经过询问最终才得以确认。网上曾说:济南各种形态的泉水都有,但没有一个如月牙泉般奇妙。见到月牙泉的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泉水从高出地平面近三米的山石上飞泄而下,在山石的碰撞下,激溅起蒙蒙雨丝,飘者如练,断者如珠,撒落在一池碧水中。清人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中记载:“月牙泉,在西北外北巷中,故名。月牙泉泉水极其清澈,有王氏宅临泉,隔一墙,内有巨池,蓄红鱼数十头,长几尺余,粗如巨桶,不知养自何年。”古人也曾赞过月牙泉,但是我们看到的月牙泉并非如此奇特,虽然月牙泉中有高出水面三米多的蘑菇云状山石,但是已经不再往外流水。是因为7月的济南还没进入丰水期还是因为人为原因水位下降导致蘑菇云状山石不往外喷水?这就将是我们要研究的了。现在的月牙泉和以前的最大区别就是泉中间的蘑菇石不往外涌水了。我们了解到,在2004年7月17日月牙泉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30余年未见的“月牙飞瀑”奇观,这是由于暴雨使得济南水位上涨导致的,但是在2005年1月12日,随着省城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月牙泉出现了复涌之后的首次间歇性停喷。因月牙泉在群泉中喷涌水位最高,它的停喷预示着省城地下水位出现了大幅下降。在今年即2010年7月13号,我们进行调研的时候,蘑菇石上已经不是稀稀拉拉的流水了,而是几乎就看不见有水从上边流下来。这说明今年的水位比05年同期水位还要低。西蜜脂泉虽然是属于五龙潭泉群,但它并不在五龙潭内,而是在五龙潭南门西侧的关帝庙内。该泉水势良好,盛水期泉溢池清,泉水汨汩自池底涌冒,从池北壁石洞中往东北方向注入五龙潭,蜜脂泉分东西蜜脂泉,因泉水甘甜似蜜,故名,明朝晏璧曾赋诗赞美西蜜脂泉道:“西池泉味比东强,何必天寒割蜜房。莫道脂甘能悦口,试将一饮胜天浆。”做一个假设:如果让你在济南名泉中选一泉饮用,你一定会首选蜜脂泉,因为蜜脂泉名给我们的印象太甜美了,它的名字非常吸引人。但是现在是不是还是“泉如其名”呢?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东西蜜脂泉的泉水水质都不一样,西蜜脂泉比东蜜脂泉稍微清澈一点,但是水中青藻漂浮,还有一直乌龟和非常少的几条金鱼,看见这样的泉水是不是还敢拿起来喝呢?虽然现在的蜜脂泉不像诗词里形容的那样“甜蜜”但是作为金明清三代名泉,还是需要保护和研究的。虽然蜜脂泉外表没什么变化,可是它的“内容”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泉水不再像以前“何必天寒割蜜房”了。但是现在的西蜜脂泉充满了关帝庙内的文化,在南侧的墙上都是中外交流文化的纪念照片。关帝庙内还汇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关公文化资料,包括各种关帝庙、关帝像等,并有很多国际文化交流学者前来交流,蜜脂泉在文化的熏染下也变得更加深刻,但是似乎它原本名泉之名很少被记起了。上一页下一页官家池听起来很有些官宦世俗之气,但泉池自然生成,周围更是自然石驳成。颇有自然的味道。官家池泉{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名的由来,是因为相传古时为一官宦人家居住,此处泉水水质甘美,取自池内泉水生出的豆芽与其他地方的完全不同,本地居民多到此取水,官家池因而得名。官家池泉眼众多,水质清澈甘美,冬温夏凉,泉水周围桃花戏水,绿柳夹岸,茅亭翠竹,小桥卧波。正如诗中所述的:“池是官家汇众泉,涌出珍珠纯天然。游人赏泉不知醉,茅亭翠竹到泉边。”管家池泉水是非清澈,能清晰的看见水中游鱼。而且在官家池旁边有一块写有“禁止泡脚”的警示牌。这不仅说明了对管家池的保护,还说明了泡脚现象曾经有出现过,我们希望人们可以自觉的保护泉水,而不是靠这样的明文规定来强行制止。我们拍到的官家池并不像给你显示的照片那么虚幻,那么美,只是觉得我们的更显示一点,获学士拍摄工具的不同造成效果不一样,但是第一张中的官家池泉水更加清澈。回马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南侧,条石砌池岸,十分规整。水面与“净池”相连,池中间建一曲桥回廊,设有座栏,供游人凭栏观鱼赏泉,名“曲池观鱼”,南岸石壁上嵌“回马泉”石刻。回马泉地势较低,水涌旺盛,池中有几十处泉眼,池底水清见底,虽然睡眠和净池相连,但是游鱼却很少在回马泉内“徘徊止步”都集中在净池内。看似简单的回马泉,其实背后有着动人的故事。相传五龙潭内建有唐朝武将秦琼府邸,一日秦琼在此遛马,战马腾空,马蹄落地处出现泉眼,故取名为回马泉。这一个个传说一个个故事更能让人们相信五龙潭公园是神秘的。虬溪泉位于五龙潭公园内东北方,或许因为它的位置亦或许因为它的“与世无争”虬溪泉不像其它的泉那样引人注目,来这里的人很少,但是看过虬溪泉的人,无不为它的清幽而动心。虬溪泉为假山石垒砌的不规则泉池,泉边绿柳翠竹环抱,池水碧透,池中央有一条弓形石,石中部有一泉眼。它不是天然泉而是20世纪60年代,水文地质部门在此钻探,钻孔中涌水甚盛,遂作为一处泉眼保留。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虬溪泉。虬溪泉意境十分清幽,前面介绍的贤清泉是让人有种想隐于世的感觉,而虬溪泉的安静则是让人有种想在此排忧的“冲动”。这两张虬溪的照片基本上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只是可能因为光的不同和水底绿苔的映衬显得第二张的虬溪更加清澈灵动。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侧的玉泉,用自然石垒筑驳岸,形状十分奇异,上刻玉泉二字。泉边假山,翠竹,泉自石下流出,溶入水溪与月牙泉相汇后流入五龙潭。玉泉是我觉得在济南的最特别的一个泉,不仅在于它泉水外涌的独特,还在于它让帝皇和平民共饮一泉水,共烹一壶茶。玉泉泉水玉洁冰清,为优质矿泉水,可以直接饮用,饮后有涤尽尘嚣,令人心旷神怡之感。清乾隆南巡路经此地,品尝玉泉水后题诗曰:“灵泉清霖涤烦疴,功德由来利物多。”常有附近居民至此汲水烹茶,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我发现玉泉水是五龙潭内唯一有游人直接接来饮用的泉水,这应该是对玉泉水质的极大肯定。但是,也真是由于这样,很多游人在周围聚集,造成周围人群太过拥挤,我们进行取水都十分困难,这样的现象并不利于游人的参观。濂泉地处五龙潭公园西北隅,泉池由自然石砌垒,形状是非不规则,北岸水边石上刻濂泉名,四周垂柳成荫。濂泉池面积广阔,水质清澈。水中游鱼清晰可见,濂泉池中立一小亭,名“寒玉亭”,亭接水廊,廊接“濂轩”。这里似乎是整个五龙潭内人最多的地方,濂池不是五龙潭最大的泉,不是水最深的,也不是鱼最多的,甚至更不是最清澈的,为什么会有最多的游人呢?其实不难理解,濂池是整个五龙潭内最适合孩子玩耍的地方,寒玉亭和濂轩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空地来玩水,而且泉水使得周围空气清凉。所以濂池几乎成为了五龙潭内最受欢迎的地方。

篇三:《济南五龙潭,神龙见首不见尾》

济南五龙潭,神龙见首不见尾

作者:

来源:《金色年代》2012年第01期

五龙潭也叫乌龙潭、龙居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五龙潭公园内。据《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在这里求雨,非常灵验。因此,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五龙潭。五龙潭公园内散布着26处古名泉,是济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质最好的泉群。

异象丛生

五龙潭泉水清洌,环境清幽,尚不足称奇,可堪称奇的是此处屡有一些神神叨叨的奇观上演,且相关记载对现象都言之凿凿,对成因都讳莫如深。且来看这样几条记载:1908年,此潭夜沸,随即有一处唐式府院浮现。

1938年,一夜,潭中水响,次日晨,大量古书漂浮水面。

1982年,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对潭侧清理,得一唐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之故宅”。此后多年,市民潭边捡拾古物与器件之事,时有发生。

2002年,济南大早,千年未竭之潭亦枯,当人们想把原潭中诸多鱼龟转移到别处暂养时,发现它们都不见踪影。次年,雨量大增,潭复涌,鱼龟亦随之而现。

2004年10月28日,五龙潭一片20多平方米的水面咕嘟嘟地涌着水泡,形如“百泉喷涌”,持续了大约20分钟。等水面恢复平静,大家发现冒水泡的那片潭底竟然整体塌下去,形成一个长6米、宽0.5米的裂口。

传说秦琼府邸沉人潭底

那次塌陷后,坊间一时众说纷纭,有将这次塌陷与2003年泰安发生的岩溶性塌陷相联系的,也有将这次塌陷与传说中潭底存在的秦琼府邸相联系的。

相传唐开国大将秦琼济南修建府第。秦琼过世后,他的后人住在这里。秦琼后人因无法施展抱负,酒后对朝廷偶有怨言,却被奸人密报朝廷。皇上听后大怒,下旨查抄秦府。就在朝廷人马即将到达济南时,突然间雷雨交加,随即秦府轰然塌陷,自此神秘消失,被一池潭水取代,形成了现今的五龙潭。

考古专家否认了秦琼府陷五龙潭的说法,但承认了“秦叔宝故宅”旧碑所具有的重要考古价值。有的地质学家解释五龙潭的成因说:地底上层是21.5米厚的第四纪黏土层,其下是40米

厚的闪长岩,闪长岩下面是奥陶纪灰岩。由于石灰岩长期被地下水溶蚀,形成溶洞。日久溶洞愈大,在重力作用下,上层黏土和闪长岩塌陷,形成深潭。

篇四:《描写济南名胜古迹的诗句》{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趵突泉诗》

(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趵突泉》

(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登千佛山寺》

(明)边贡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

《观珍珠泉》

(清)爱·玄烨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

《济南二首》

(清)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济南杂诗》

(金)元好问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鹊山亭》

(宋)曾巩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

《题珍珠泉》

(清)爱·弘历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

《咏趵突泉》

(明)胡缵宗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游历下亭》

(清)黄景仁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

《珍珠泉》

(清)蒲松龄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

《白云湖夜泛》

(明)李开先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

《北渚亭》

(宋)苏辙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登汇波楼》

(元)张养浩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明)王世贞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五龙潭七十三泉》{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清)郝植恭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

《北珍珠泉》

(明)晏譬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

《登历下古城》

(唐)杜甫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

《赋得秋柳》

(清)顾炎武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描写济南五龙潭的优美段落}.

《华不注》

(清)黄景仁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

《灵岩寺》

(宋)苏辙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

《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清)王苹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千佛山》

(清)翁方纲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宋)王安石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

《昔我游齐都》

(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篇五:《欣观五龙潭》

早就听说济南有个五龙潭,在趵突泉北边。以前去济南,总是在共青团路、泉城路上来来往往,反倒没有去看一看五龙潭,想来颇为遗憾。这一次来济南,住的时间长一些,就抽时间找到了五龙潭,一睹她的芳容。

进公园南门,首先看到一座石牌坊,四柱三跨,古雅别致。门内是一个照壁,上面雕有飞腾的龙,照应着“五龙”之意。

五龙潭公园是一片东西宽、南北长的城中绿地,园中各样花木染青布翠,亭台楼阁传雅弄巧。五龙潭之水北魏时就有,当时称为“净池”。只是到了元代,人们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这才有了“五龙潭”的名子。据说当年塑五方龙神,就是因为五龙潭水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人们自然就把这自然之物神化了。站在潭边,看一池碧水无比澄澈,池中游鱼悠然嬉戏,着实赏心悦目,怪不得“龙潭观鱼”成了济南的著名景致。五龙潭西侧,最为显眼的一座建筑便是名士阁。此建筑其形方正,高为两层,让人想见游行于湖中的楼船。五龙潭公园是一个泉群,名列济南四大泉群之中。20多个名泉喷珠吐玉,汇源成流,泽润了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外地人游一次,很难逐一说出各个泉池的精细之处,我这里也只能举例略述。以五龙潭泉池为坐标,东南有古温泉,泉水常年恒温,隆冬季节,朔风凛冽,大雪纷飞,此处却热气蒸腾。西南有天镜泉,清澈见底,日月星云倒映水内如天垂镜。北面有贤清泉,泉水清澈,杂石为岸,荇藻漂浮,杨柳垂荫。

五龙潭的中北部是一个大草坪,名木成林,花草如茵,奇石生态,曲径通幽。两三亲朋,或是一对情人,漫步其间,倍享清幽闲适之乐。草坪东侧有个五龙喷水的雕塑,每条龙都有数米高,象立起来的如意,整齐地排列着。雕塑对着的就是五龙潭公园的东门了。这里的五龙喷泉,与南门内的五龙照壁,虽用不同的艺术表现,体现的却都是“五龙”的主题。出东门,便是趵突泉北路了。

五龙潭泉群绿地虽小,又被挟持在现代楼群中,但它得天地之精华,呈自然之圣象,切合了都市人于喧嚣中追求宁静、在浮燥中回归古雅的一种心态,远非一般公园可比。不仅如此,它还是一处充分体现济南历史文化的去处。公园北侧的有秦琼祠。相传这里原是隋唐英雄秦琼的府第。秦琼是历城人,这是信史,但他的府第未必就在五龙潭附近。说这里是唐以后人们建祠纪念秦琼的地方,这倒应当是真的。不过,老家也罢,祠堂也罢,老百姓也弄不清那么多。历史人物也罢,艺术形象也罢,关于秦琼的各种说法,总是体现了人们对古代英雄的爱戴也敬仰。

公园内还有几处文化看点,有中共一大来自山东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的高大雕像。公园东南角的一个二层小楼,即是当年中共山东省领机关所在地,现在那里成为武中奇故居纪念馆。武中奇是山东党组织老资格的成员,做过历城县长,后来成为享誉全国的书法大家,五龙潭公园内另有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展览馆。公园内另有古历亭遗址碑,标明历下亭在古代曾在此处,至于大明湖中景区的历下亭则是后来迁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