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历史典故素材>二战期间罗斯福是美国第几任总统

二战期间罗斯福是美国第几任总统

详细内容

篇一:《美国历史上的两个罗斯福总统》

美国历史上的两个罗斯福总统

我曾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孙道荣的一篇小文《20分钟和15分钟》。事后有人问我:“这个罗斯福是不是实行罗斯福新政的那个罗斯福?”我说不是,我告诉他实行罗斯福新政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个是西奥多•罗斯福,两个人都当过总统。可是,除此之外,我没有再告诉他更多的信息,因为我自己也了解的不多,仅仅能把二者区分开来。

其实,应该有不少人分不开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是由于中西方在姓名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在中国不可能有人分不开毛泽东和邓小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区分两个罗斯福,我特意百度(感觉直接用“百度”二字很不争气,用“查阅”好像显得高端些)了两人的资料,并作此文予以分享:

有人想过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有什么联系么?其实,即使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你也应该知道他们都姓罗斯福。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很难把他们区分开来的原因,罗斯福明明是姓氏,可是我们在称呼他们的时候都一律“罗斯福罗斯福”的叫着,以致我们常常误以为罗斯福是名字,索性导致最后分不清谁是谁了。偏偏美国还有一个叫富兰克林的姓氏,如本杰明•富兰克林。

其实,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远房叔侄关系。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是第25位、第26任美国总统;而富兰克林是美国第31位、第32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与华盛顿、林肯齐名。故在中文环境里常称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总统,而称西奥多·罗斯福为“老罗斯福”总统。由此可以看出,富兰克林•罗斯福虽是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侄子,但其地位和知名度却远远高于他的远房堂叔。

此外,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不过不太可能是近亲啦)。有趣的是,西奥多•罗斯福是共和党,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民主党。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时,西奥多•罗斯福曾怒而骂道:“你这个卑鄙的小兔崽子!你这个叛徒„„”。但是从始至终,他的妻子很支持他。

顺便提一下,谈及美国总统,经常会遇到届、任、位这三种提法。届、任、位三种提法的含义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如下:

届: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总统任期四年,任满四年为一届。如果总统在任期内死亡或因故去职,另由他人接任,继任总统和前总统为同一届总统。例如,1961年至1965年的第44届总统,开始由约翰·肯尼迪担任,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去世后,由林顿·约翰逊接任。肯尼迪和约翰逊均为第44届总统。

任:指总统的任职而言。一人连续担任几届总统职务,仍为一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从1933年至1945年连任4届总统。但如果一人在不连续的几届总统选举中先后几次当选,当选几次就算几任。例如,1885年至1889年的第25届总统和1893年至1897年的第27届总统都由格罗弗·克利夫兰担任。由于不是连任,克利夫兰被认为担任过两任总统。

位:指担任过总统的实际人数。美国从1789年开始选举总统至今,不论是连选连任,还是先后当选几任,均不重复计算,有几人算几人。

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第56、57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有了这个说明,就能理解为什么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分别是第25位、第26任和第31位、第32任总统了,因为在此之前格罗弗·克利夫兰一人担任了两任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至今为止唯一一位两次任期不相连的总统。其余的人要么只担任了一届总统,要么连任,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唯一一位四次连任的总统。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曾有一篇《鹿和狼的故事》的文章,作者是胡勘平。文中提到的罗斯福总统便是西奥多•罗斯福。我们从时间节点上就能区分开来,因为文中提到的时间是“20世纪初”;其实,前面所提到的孙道荣的文章也有时间限制,“1910年”。当然要做到根据时间节点区分两位总统得先了解两位总统的上任时间。

西奥多•罗斯福是1901年9月,接替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的麦金莱总统登上总统宝座的,到1904年成功连任,1909年下野,总统生涯到此结束。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在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击败胡佛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任期一直到1945年逝世。大家所熟悉的“罗斯福新政”也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提出的对策。

有了这些信息,相信大家基本上可以区分两位罗斯福总统了,因此不再赘述。想要深入了解的还得自己亲自查阅资料,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似有不妥,但也只能这样了)。

篇二:《罗斯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J11214026

12级历史系

孙乐誉

罗斯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除美国以外为各国民众所熟悉的美国总统大概也就是华盛顿、林肯、罗斯福、还有较近的几位。华盛顿作为国家缔造者被历史铭记,林肯因其对国家统一的维护、黑人的解放、自身不断的奋斗历程而被人津津乐道,较近的几位完全得益于现今传媒的发达,而罗斯福以其抗击法西斯而闻名全世界。在我看来,罗斯福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总统,就他在国内的新政来说,他是美国历史上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总统之一,以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贡献而影响世界发展来说,则远超美国各位同仁。罗斯福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战也成就了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1位、第32任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这项殊荣离不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罗斯福总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相信通过运用善意、智慧和劝导,人是有可能改好的,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他作为美国这一蒸蒸日上国家的最高代表,较其他国家领袖来说,在短期内可以更多的关注世界的前途,甚至甚于本国利益,因为美国本身所具有的实力会让全世界照顾美国的利益。因此罗斯福总统敢于也乐意自由地去做那些关于全人类未来地和平、幸福和民主的事情,这样做了以后收到了较好的结果,他在许多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情况的人心里激起感应,

1留下感激,这其中当然包括中国。也许,他是近代以来对中国怀有最大善意的大国领袖。本

文从两个方面叙述,一是罗斯福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二是反法西斯战争对罗斯福的反作用。罗斯福总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美国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对德、意、日宣战,但早在1940年春季,美国和英国已是较为亲密的伙伴,罗斯福总统一边承担国内孤立主义的压力,一边向英国提供日益有力的支援。1940年春,法国崩溃以后,美国将法国未交付的订装交给英国,并允许其扩大购货规模。在其订单缺货后,进行政府干预甚至强制性的确定了英国的优先购买权。同时期对中国战场也有一定援助,尤其是英国对日本让步关闭滇缅公路后,在美国调节下使其重开,保障了这唯一的运输线,意义重大。到了1941年春,经过罗斯福总统的努力,租借法通过,解决了外汇不足无法购买战略物资的问题,同时,各国的采购代表不再向商家购买,而是直接向美国政府提交订单,但需提出正当理由(苏联除外),提高了效率2。为支持这一法案,美国干预自由生产,扩大战略物资生产规模,如无罗斯福的支持是无法做到的。在军事上,在1941年3月美国已承诺为前往英国各港口的船只给予护航,1941年10月27号罗斯福总统更是向美国海军下令在西大西洋美国安全区内打击德国船只、舰艇,只是因海军部署问题,推迟到12月份,所以说1941年12月开始,美国实际上已经在大西洋进行着一场不宣而战的战争,这得益于罗斯福总统对美国海军的影响。在对轴心国宣战前,罗斯福总统所做的最大贡献即是在1941年1月29日至3月27日于华盛顿正式召开的参谋会议。此次会议是美英两国对战争的整体策划,并制定了简称为ABC—1的联合战略计划。3这个战略计划十分全面,此后直到战争结束,盟国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战略,虽然他是在美国,苏联,日本还没参战的情况下制定。这项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对轴心国敌人的进攻、对友好国家的团结、对各国承担的责和对指挥作战的有极大影响的若干行政原则等。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罗斯福总统即于7月21日下令“立即将大量援助物资运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后将苏联加入租借法案名单并签订《对俄国供应第一号协定书》。在罗斯福总统1941年10月30日给斯大林的交换信件中写到:“为了排除财政上的困难,将立即做出安排,使价值达10亿美元的军需品可根1

2《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26~27页。《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20页。

3《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12页。

据租借法办理。如苏联政府赞成,我建议这笔债款不计利息,苏联政府可于战争结束5年后开始偿付欠款,并在以后10年之内全数偿清。”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总统为反法西斯做战中的苏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941年8月,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于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4日正式公布。该文件内容包括:第一,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第二,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第三,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第四,他们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第五,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第六,在纳粹暴政被最後消灭之後,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第七,这样的和平将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第八,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同样,他们会协助和鼓励一切其它可行的措施,来减轻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军

5备上的沉重负担。《大西洋宪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

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明确了英美的目标及其任务,说明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发表如此明确的声明,对德、意、日法西斯是个沉重的打击,这其中必须要提及罗斯福总统的贡献,在国内孤立势力和共和党人的压力下,与各方协商,利用美国总统权势增强而坚持,促使这一协议的发表,给世界各正在反法西斯国家以希望。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5日,德国停止进攻莫斯科,东方战线稳固;12月8日,北非英军于托布鲁克会师。使得1942年世界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美英苏三国在合作6个月后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其表现为1941年12月22日——1942年1月14日于华盛顿召开的阿卡迪亚会议6。在会议上主要讨论对轴心国的作战计划及各国的物资的生产与分配;讨论起草了《联合国家宣言》使世界联合起来反抗法西斯暴行;讨论制定了“超级体育家”计划,以便英美在北非战场打击德意;讨论并同意了马歇尔提出的被英国称为“战争获胜者”的规划,确定了盟国联合统一指挥的原则;讨论并确定了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组成及其在联合作战中的职能等。在这其中,罗斯福总统协调各国及国内的各方势力,使得会议能够成功举行,并使他们在会议闭幕后结成“一种接近友谊的情感”。如分配上放缓本国的军队组建,保证中英苏等国的援助;在《联合国家宣言》上坚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肯定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在“超级体育家”计划上积极派遣美国军队开赴爱尔兰,支持北非战场的战斗,以减轻苏联的压力;在马歇尔将军的关于联合参谋机构和战场统一指挥的讨论时,更是加紧与美国海军的联系,以其对海军的较深的影响力促使东南亚战区和中国战区盟军的统一指挥;7后来关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成员的纷争上,罗斯福总统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任用威廉·李将军利用他们的亲密关系,使得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及其他机构在一切争端4

5《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41——1942年》,第606页。《世界历史》1985年9月28日,李铁成、武冰。

6《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116页。

7《罗斯福与霍普金斯》,舍伍德,商务印刷社,1980年4月,第458、467页。

上有了一条内线,事实证明这一任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8这次会议为盟国的合作建立了基本的体制,还为各盟国的军事关系定下了格局。同时阿卡迪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它为美国定下了大为扩张的目标。罗斯福总统的助手们宣布其将在1942年确保各类战略物资的生产数量,而总统本人又亲自修订了数字,并专断的把数字提高了:

6万架飞机4.5万辆坦克

2万门高射炮800万吨商船9

虽然这些目标在1942年未能完成(商船吨位除外)但可以看出罗斯福总统的内心倾向及努力。

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这6个月中,盟国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战略优势开始倾斜。因此我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应以哪次战役为转折点,那未免太过僵硬和不适,而应将这6个月作为转折时期。在这6个月中,盟国的每次胜利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离不开罗斯福总统的努力。首先采取主动地是太平洋地区,在1942年6月3—7日的中途岛海战后,太平洋地区战略转为主动,8月7日,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登陆(瞭望台计划),经过长期战争后,终于1943年2月9日占领该岛。战役前就指挥官问题出现争论,美国陆军参谋长主张由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则更钟意于威廉·尼米兹上将,经罗斯福总统协调,才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德国遭到沉重打击则是发生在北非战场,这也是德军第一次受到重大而无可挽回的挫败,1942年10月23—24日,英军发动阿拉曼战役,击败隆美尔的沙漠军团,1943年1月23日进入黎波里港,此后又进逼突尼斯的马雷特防线。阿拉曼战役开始后两个星期,1942年11月8日,美英联军进行了代号为“火炬”的登陆行动,加大北非战场的攻击力度,迫使北非德意军队于1943年5月13日全部投降。“火炬”行动即是前文提到的“体育家”计划,这是一个替代“大铁锤”行动的方案,罗斯福总统派出霍普金斯、马歇尔和金上将去伦敦说服丘吉尔接受“大铁锤”行动,1942年7月18日三人抵达伦敦,但无果,只好以另一计划代替,好在“体育家”计划弥补了这一缺失,美英两国一致同意,后丘吉尔赴莫斯科说服斯大林,计划得以实行。这其实是美英苏战略之间的分歧,美苏向英国妥协了。10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强大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南北两侧开启斯大利格勒战役苏方的反攻,歼灭俘获德方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意大利第八集团军等近70万人,使德国失去进攻能力。这次战役上美英两国并无太大贡献,而其太平洋和北非地区的进攻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苏联。经历这几次战役后美英苏三国的合作出现新的形式,美英承认了苏联的实力,相互间合作更加紧密,同时三国的战略分歧也越发明显,这其中美国罗斯福总统在丘吉尔和斯大林中间发挥了极大的协调作用,使得各国还能统一的反抗法西斯暴行。军事上的行动使得经济上的压力更为沉重,1943年,美国战时膨胀的经济支持着盟国的军事行动,由此各国以及各部门的争论更为激烈,罗斯福总统决定要努力处理这些问题。1943年9月25日,在罗斯福总统的直接指导下成立对外经济管理局,以适应三军极为复杂的要求,使各项物资按照正确比例满意而迅速的流入各个战场。11

再来看看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的情况。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这三巨头于德黑兰会晤,讨论反法西斯战争的相关问题。其中首脑会议四次、军事代表会议一次、午餐会谈一次以及三国首脑之间的单独谈话,12内容涉及太平洋战场对日战争、中国大陆地位、缅甸战场问题;战后世界性的和平组织问题;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战后德国、法国和波兰的前途问题;关于波斯的宣言等。德黑兰会议是第二8

9《我在现场》(WilliD.Leahy:IWasThere),伦敦,高兰兹,1950。《战时工业动员》,第一卷,第534——539页。

10《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249—251页。11《富兰克林·D·罗斯福公开发表的文件和讲话》1943年卷,纽约,哈珀,1950年版,第232—234页。12《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电子版目录,第3页。

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首先,它在反法西斯联盟历史上第一次协调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战略,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为1944年在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这次会议解决了美英苏三大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增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同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与合作,这又为盟国今后解决其他各种问题和合作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也达成了某些损害他国利益的妥协,对战后世界产生了不良影响。会议上罗斯福总统站在了斯大林的一边,拒绝丘吉尔单独会晤的要求,而是与斯大林三次单独会晤,支持第二战场的开辟,满足了斯大林在多个方面的要求,同时在“霸王”计划的指挥官上向

13英国让步,罗斯福总统再一次扮演了调解者和仲裁者的角色。同样在后面的两次重大会议

上罗斯福总统或多或少的也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但不同的是罗斯福在后两次会议上更加明显的提出了美国的要求,更加坚持自己的设想,尤其在联合组织、中国问题以及苏联对日宣战上。就中国问题而言,罗斯福总统确较为友好,如坚持中国的大国地位,肯定中国的反法西斯贡献等,但在一些问题上,如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又牺牲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以获得美国的支持。罗斯福总统于1945年4月12日,在美国佐治亚沃姆斯普林斯因突发脑溢血辞世,

14但他对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却未停止。

罗斯福总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重大影响,反过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

首先,由于罗斯福总统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及对其他自由国家和民族的友好关系,其名扬全世界,受人们敬仰,为人们推崇。这不是因为他是美国总统,而是因为他是反法西斯的战士,是困苦中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其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使其连续4次当选美国总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第三次竞选中,他先是宣布放弃竞选,而后参选名单中又列出其名,美国代表们一致喝倒彩,正是由于当时世界战争频繁,为保证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致性,美国人特别是孤立主义者不赞成领导人中途易人,所以55%的选民还是选择了罗斯福。第四次竞选时,他与杜鲁门结为竞选伙伴,再次依靠反法西斯战争赢得选民信任,以53%的得票率当选15。最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使得美国人民给予他们的总统更大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又因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和其强大的实力,美国在二战后致力世界的管理,作为一个政治家,将自己的国家带上国际政治的巅峰,是何等的满足。{二战期间罗斯福是美国第几任总统}.

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反法西斯中所做的一切直到今天仍被人们激烈的讨论着,关于罗斯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章不断出现,这些人有的是他的支持者,有的是反对者,但无论谁都不得不心怀敬意。文章最后向罗斯福总统表示至高的敬意。

13

14《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第457—458页。《罗斯福正传》,内森·米勒,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5《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时代——1929到1945》刘绪贻、杨生茂主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篇三:《仅仅看清楚从二战以来的历任美国总统》

仅仅看清楚从二战以来的历任美国总统,他们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认真真地履行着自己光荣伟大的使命,他们都在为自己国家的利益。为美国的价值观民主自由观奋斗,他们从来没有相互残杀,群魔乱舞,为所欲为,他们没有一个人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胡作非为,(个别当然私生活除外)这些总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彪炳千秋,这个国家为世界美好所付出的牺牲代价无比巨大。为什么我们的总书记不久前那样重视去和奥巴马不同寻常的见面,我相信人们清楚,中国的未来需要这个经过漫长历史考验拥有巨大经济实力,奉承让世界繁荣昌盛的民主国家的真实可靠性,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态下更加需要美国的支持理解,看看那些还活着的退休总统曾经干了些什么,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从今天开始,我将陆续编发所有二战以来的美国总统底细,欢迎网友来看看,提出你们珍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