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成语典故素材>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详细内容

篇一:《描写声音的成语》

描写声音的成语

描写声音响亮的成语

1、震天动地

释义:震:震动;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2、震耳欲聋

释义:欲,要,快要。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指声音特别大,特别吵。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星新一《喂—出来》: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

3、振聋发聩

解释: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4、人声鼎沸

释义: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5、声振屋瓦

释义: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6、撼天震地

释义: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7、声如洪钟

释义: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8、如雷灌耳

释义: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出处:《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9、天震地骇

释义: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10、金鼓喧阗

释义: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11、警愦觉聋

释义: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12、裂石穿云{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释义: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宋·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13、龙鸣狮吼

释义: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县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14、锣鼓喧天

释义: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15、书声琅琅{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释义: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16、响彻云表

释义: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17、欢声雷动

释义: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出处:唐·令狐楚《贺敕表》:“欢声雷动,喜气云腾。”

18、鼾声如雷

释义:鼾声:熟睡时发出的鼻息声。形容睡得很深,鼾声很大。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第九章:“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19、沸天震地

释义: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出处: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

20、穿云裂石

释义: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宋·苏轼《东坡乐府·〈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描写声音很美的成语:

1、珠圆玉润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2、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余音袅袅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百啭千声

释义: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

出处:宋·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风风韵韵

解释:①形容韵致、意态美好。②声音悠长婉转的样子。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好风风韵韵,捻捻腻腻,济济楚楚。”

6、天籁之音

籁,指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天籁,泛指自然界的声响,风声,鸟鸣,泉涌,种种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音:后世称诗歌不饰雕琢,得自然之趣者为天籁。现在通俗用法为形容声音好听。

7、娓娓动听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8、婉转悠扬

解释:声音等时大时小委婉而动听,高低起伏绵长而不绝。

9、黄莺出谷

解释:一般形容女子有美妙的声音或歌喉,如文学作品中:“更难得的是兼具沉鱼落雁之貌、黄莺出谷之声的丽莎·爱克妲„„”

10、下气怡声

解释: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出自:《礼记·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11、燕语莺声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12、洋洋盈耳

篇二:《关于音乐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新音乐: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2.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指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3.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歌舞音乐,器乐以及根据这些艺术传统新创作的音乐。

4.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其代表剧目有《邓霞姑》,《洛神》,《宇宙锋》以及由他编演的《木兰从军》等爱国戏。他发展、创造了新腔,与青衣的“花衫”行当相融合。这种新的唱腔和表演为主要艺术特征的京剧艺术流派被称为“梅派”。同时他对京剧的伴奏音乐也有改革(加入了二胡和月琴)。他的表演艺术被誉为可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西特相媲美的表演艺术体系。抗战八年蓄须辍演,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5.周信芳:浙江人。曾编演了《宋教仁》和《四进士》等爱国剧目。他的表演风靡南方,世称“麒派”。

6.富连成班:由萧长华,叶春善等人在北京主持。其存在的四十余年间培养出了大批经过传统京剧艺术教育的演员。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7.评剧:评剧约于1910年由河北莲花落子与东北的“蹦蹦”河流而成。1935年定名为评剧。其代表剧目有《杨三姐告状》。

8.越剧:越剧发源于古越国所在的嵊县一带,故名。起初是男演员组成的“的笃班”。后入上海发展改称绍兴文戏。1936年后,女班盛行,时称女子文戏,约在此时开始以“越剧”为名。近代以来的代表剧目有“雪声剧团”的《祥林嫂》。

9.河南坠子:是由河南的道情与“颖歌柳”“三弦书”等合流而成的。是歌唱性较强的说唱曲种。以乔清秀的“乔派”和董桂芝的“董派”为代表。

10.江南丝竹:是中国的传统器乐丝竹类的重要乐种。原先主要流行于苏南、浙江一带,近代在上海获得大的发展,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成为全国著名的乐种。

11.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在近代获得迅速发展,令人瞩目的乐种。最初流行于广州。20年代,开始采用粤胡(后称高胡)主奏,辅以扬琴,秦琴的“三件头”为主的形式。代表作有吕文成的《平湖秋月》,颜老烈的《旱天雷》等等。12.二泉映月:由民间艺人阿炳(华彦钧)所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曲采用江苏民间音乐材料写成,运用多种二胡弓法和不同的力度变化,细致地表现了饱尝生活艰辛的社会底层人民悲怆的心情和倔强的性格。此曲采用两个基本曲调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具有古代唱赚的近代双主题变奏的特色,在近代新生的民间器乐曲中是极富创造性的。

13.新民歌:近代新民歌的音乐大多采用群众熟悉的本民族音乐(如传统民歌、戏曲、说唱、器乐和部分古典歌曲)填词或编配而成。这些新民歌以传统民歌音乐填词者为多,其填词歌曲有曲调不变或基本不变一类,也有曲调根据歌词需要作部分改变的。前者如《盼红军》,后者如《打南沟岔》。近代民歌还有用学堂乐歌或近代创作歌曲音乐填词者,这类歌曲成为一种具有新的音乐风格的民歌。14.群众歌曲:群众歌曲是为大众歌唱而创作的歌曲。其内容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常在群众性活动中演唱。群众歌曲的音乐结构简单,小型者多,音域不宽,多采用齐唱或简易合唱的形式。具体可分为填词、改编和创作的三类。

15.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的主要部类。这类歌曲,在“五四”前后开始其初创阶段。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6.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光未然词。是近代大型合唱音乐取得较高艺术成就,享誉中外里程碑式的杰作。该曲有九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各乐章的顺序依次为:《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其音乐通俗易懂、明快简洁,既有中国民间的音乐风格,也有群众歌曲的特点,同时又是史诗性和交响性兼具的作品。

17.牧童短笛:贺绿汀所作。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头奖。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化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

18.秧歌剧:是中国小歌剧的一种类型。流行于我国的北方。代表作马可的《夫妻识字》。秧歌剧的发展与探索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验。19.沈心工:原名庆鸿,号叔逵,笔名心工。代表作有《男儿第一志气高》、《铁匠》《革命军》等,在国内广为流传。是最早针对中小学生以及学前儿童特点编写音乐教材的音乐教育家。他的一生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李叔同:学名文涛,字叔同。随着思想及环境变化而启用的名号甚多,如哀公,息霜、弘一等等。1906年,在日本留学时编印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代表作有《春游》、《送别》、《早秋》等。还谱写了《厦门第一届运动会歌》。

21.音乐研究会:成立于1919年1月。由蔡元培兼任会长。并创刊《音乐杂志》。在介绍音乐理论知识、鼓吹音乐教育和推动音乐活动方面有重要的社会影响。1922年后改为传习所。

22.中华美育会:是1919年由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和爱国女学的吴梦非、刘质平等发起的一个以提倡美育为主旨的心事音乐社团。组成“美育杂志社”刊行《美育》。以宣传美感教育、艺术民主化以及探讨有关艺术教育问题为宗旨。

23.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年夏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共同筹办,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专门培养艺术师资的中级师范学校,内分高等师范和普通师范两科。

24.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最早设立并具有代表性的当首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是在原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基础上建立的。蔡元培任所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

25.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抗战初期由毛泽东、林伯渠、周恩来等发起、1938年正式成立于延安的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艺术学校。

26.台湾舞曲:是江文也的成名曲。实际上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曲式,音乐构思有两部分曲式的特色。乐曲主题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末段是大大压缩了的再现段,仅重现程式部的第一段,实际上是如歌段落的较长的补充部分。

27.春游:由李叔同所做。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混声三部合唱曲。

28.卿云歌:萧友梅所做。表现了作曲家的爱国之心。该曲曾被定为北洋军阀政府的国歌。

29.开路先锋:影片《大路》的插曲。由聂耳作曲。

30.到敌人后方去:冼星海作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

31.抗敌歌:黄自在“九一八”之后所作。韦瀚章词。

32.冲锋号:陈洪所作。{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33.上前线:陈洪所作。

34.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吕骥所作。

35.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所作。

36.马儿真正好:麦新所作。

37.歌唱二小放牛郎:劫夫曲。

38.也是微云:赵元任曲,胡适词。

39.湘累:陈啸空曲,郭沫若词。

40.我住长江头:青主曲,李之仪词(宋)。

41.思想曲:夏之秋曲。

42.嘉陵江上:贺绿汀曲,端木蕻良词。

43.茶馆小调:费克曲。

44.海韵:赵元任曲。

45.旗正飘飘:黄自曲,韦瀚章词。

46.垦春泥:贺绿汀曲,田汉词。

47.长恨歌:黄自作曲,瀚章作词。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48.月光光:任光为电影《迷途的羔羊》所写。

49.夜半歌声: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

50.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

篇三:《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一、补充句子知识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kuíwúlàzhúpǔxiěqínjiànhúlúntūnzǎo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运载(zǎi、zài)肖像(xiāo、xiào)绷着脸(běng、bēng)...

3、形近字组词

博()燥()莹()遭()

博()躁()营()槽()

4、补充词语。

()扬()挫()不成声微波()()然大悟

①照样子写词语“直勾勾”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艺术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照样子写词语“大摇大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句子

⑴、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⑵、善哉,______兮若泰山。所填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⑶、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6、按要求写句子。

⑴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黑板。(修改病句)

⑶音乐对贝多芬很高兴趣。(修改病句)

⑷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顺序

()太阳出来了。湖里的睡莲迎着太阳笑。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

()湖里的睡莲都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着了。

()东方刚露白。

二、阅读乐园。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自于鲁迅的_______________,鲁迅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中讲述了闰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少年闰土。

2、《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一头在抗日战争中存活下来的战象,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它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塑造了一头_______________的战象。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自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雨挟风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

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园丁”是指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

(1)炫耀——

(2)夜以继日——

3、用______线画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4、举二、三个例说明你认为什么人或什么职业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题目。{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摔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非洲。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万。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看这价格昂贵的乐(yuèlè)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他们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至。.

高朋满堂,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痴如醉„„

一曲终结,余音袅(niǎoyī)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

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说:“给位,请安静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亲。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是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形容音乐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也是形容音乐美妙的。

2、根据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蜂拥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痴如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⑴“听众简直惊呆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少人惊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四座震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听众开始是为______________看演出,后来是为__________看演出。

4、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乐园

在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让你敬佩的人吧,请写写让你敬佩的小伙伴吧。补充题:

a)出自寓言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描写人物神态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形容个人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四:《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4)》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一、补充句子知识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kuíwúlàzhúpǔxiěqínjiànhúlúntūnzǎo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运载(zǎi、zài)肖像(xiāo、xiào)绷着脸(běng、bēng)...

3、形近字组词

博()燥()莹()遭()

博()躁()营()槽()

4、补充词语。

()扬()挫()不成声微波()()然大悟

①照样子写词语“直勾勾”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容艺术品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照样子写词语“大摇大摆”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句子

⑴、昔我往矣,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

⑵、善哉,______兮若泰山。所填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⑶、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形容音乐美妙的词语2}.

⑷、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6、按要求写句子。

⑴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黑板。(修改病句)

⑶音乐对贝多芬很高兴趣。(修改病句)

⑷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顺序

()太阳出来了。湖里的睡莲迎着太阳笑。

()夕阳收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湖里的睡莲张开花瓣,面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