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优秀作文范文>初中物理沪科版快与慢练习题

初中物理沪科版快与慢练习题

详细内容

'物理学是最古老的学术之一。在过去两千年,物理学与哲学,化学等经常被混淆在一起,相提并论。直到十六世纪科学革命之后,才单独成为一门现代科学。377r作文网.377r.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沪科版快与慢练习题,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物理沪科版快与慢练习题2012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2.3快与慢练习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

详细信息

1.难度:中等

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108km/h=___________m/s。

详细信息

2.难度:中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难度:中等

1997年4月19日,厦门轮船总公司的“盛达”号集装箱船从厦门启航,开赴台湾高雄港,当日凌晨,“盛达”号载着20多个标箱和一些空箱,约用17h抵达了台湾高雄港,全程306km。这是一次被誉为“破冰之旅”的历史航程,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问:“盛达”号当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详细信息

4.难度:中等

光在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___min。

详细信息

5.难度:中等

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us。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_________m。

 

详细信息

6.难度:中等

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________h可以到达厦门。

 

详细信息

7.难度:中等

已知普通列车的速度一般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的设计速度为500km/h,上海到南京的铁路线长300km,那么,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南京需________________h,行驶时间比普通列车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h。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8.难度:中等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详细信息

9.难度:中等

一列火车长600m,匀速通过长1200m的山洞,从火车进洞到车尾离洞共用1min,火车行驶的速度是()。

A.20m/sB.30m/sC.10m/sD.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0.难度:中等

2003年1月26日,50多年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运载200多名台商及眷属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飞行航线如图所示。如果飞机的平均速度为500km/h,上海至香港1140km,香港至台北760km。问:

 

(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回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如果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h42min。

问:上海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多少?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难度:中等

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s比1km/h的速度大B、1m/s比1km/h的速度小

C、1m/s与1km/h的速度一样大D、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详细信息

12.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详细信息

13.难度:中等

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乙在3min内行驶750m;丙行驶100m需24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

详细信息

14.难度:中等

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

A、60minB、200minC、600minD、2000min

详细信息

15.难度:中等

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A、50mB、100mC、150mD、250m

详细信息

16.难度:中等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详细信息

17.难度:中等

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A、1.67m/sB、1.5m/sC、2.17m/sD、2m/s

五、填空题

详细信息

18.难度:中等

单位换算:

3.6m/s=____________km/h0.8cm/s=____________km/h

详细信息

19.难度:中等

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详细信息

20.难度:中等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min。

 

详细信息

21.难度:中等

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六、计算题

详细信息

22.难度:中等

下表为简化的2002年春季北京至上海T13次特快列车时刻表。请分别计算T13次列车从北京至济南,以及北京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站名自北京起公里数到达及离站时刻

北京0─

18:08

济南49722:39

47

蚌埠9793:34

42

上海14638:08

详细信息

23.难度:中等

下课了,小宇想估测自己上楼的速度,他没有手表,但他灵机一动,用脉搏的跳动测时间,他的脉搏在平静时每分钟跳动72次,他从教学楼2层正常走到3层,数出自己的脉搏跳动90次。每层楼高3.3m。请你帮助他计算一下上楼的速度。如果考虑他上楼过程中身体的运动引起心跳加快这个因素,则他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速度比实际速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详细信息

24.难度:中等

你见过如图所示的这样交通标志吗?这是最低限速标志,表示机动车驶入前方道路之最低时速限制,要求在前方路况良好的情况下,机动车最低时速不得低于50公里。设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限速路段的起点及各立交桥路口后的适当位置。本标志与最高限速标志配合设置在同一标志杆上,而不单独设置。在路侧安装时,最高限速标志居上,最低限速标志居下。记者在四环路上看到,平均每隔两公里就同时出现两面限速标志最高限制时速80公里,最低限制时速50公里。请根据上面短文中的数据,编写一道与运动有关的计算题。

 

快与慢教学案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

1、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

[新课导学]

1、比较物体运动垢快慢

问: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即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

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4)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单位的换算:1米/秒=3.6千米/时;千米/时=1/3.6米/秒

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4、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

例题:课本第25页例题。(注意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要求)

解题规范化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解计算题,要求写全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单位要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4)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题。

[随堂练评]

1、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1米/秒=__________千米/时;72千米/时=___________米/秒。

3、一辆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前进540米到达乙地,用了3分钟;从乙地再前进180米到达丙地,用了1.5分钟。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汽车速度是36千米/小时,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米/秒,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千米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大

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

5、一物体沿直线做机械运动,已知该物体在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1m,由此可知()

A、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D、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6、某中学生步行5千米的路程,所需的时间约为()

A、60minB、600minC、20minD、200min

7、一座大桥全长6.89千米,江面上正桥长为1570米,一列长为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秒,则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火车通过全桥需用的时间是多少?

[课外作业]

1、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同学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3s和12.8s,则()

A、甲的速度大B、乙的速度大

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同D、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B、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C、单位时间内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借助右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个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

⑴54km/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

⑵20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h

5、某同学参加50m跑的测试,老师记下了他跑到10m处、20m处、30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s、3.5s、4.5s,则他在第三个10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6、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

C、当t一定时是地,v与s成正比D、速度v不随路程s和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7、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了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8、一艘船在中速度为5m/s,若水的流速是2m/s,船顺流航行,船相对岸的速度为____________,相对水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船逆流航行,船相对岸的速度为____________,船相对水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