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动物的作文>作文毛片

作文毛片

详细内容

篇一:《小学作文辅导全系列—如何描写小动物》

篇二:《七年级作文训练2》{作文毛片}.

七年级作文训练(9)--描写小动物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掌握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描写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温驯的小羊,会啼明的雄鸡,能看家的小狗,灵巧活泼的小白兔,会唱歌的小鸟,能报信的鸽子„„那么,怎样如实地把它们描写出来呢?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一般可以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方面有顺序地看。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选择,有重点,有条理地加以描摹。

二、知识讲授:

描写小动物要注意的两点:

(一)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1、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

例1:“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这篇习作是一位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虽短,却描述得很全面:时间、地点、所描写动物的样子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饰词都很形象、贴切。

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

例2:“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作文毛片}.

2、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例3: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了。

我们用提纲表示出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样子:1、概括——长相奇特;2、具体——鼻子、小嘴、贸色、耳朵;二、生活习性:抢吃面包。{作文毛片}.

读原文,看提纲,可以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和写作顺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观察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二)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松鼠》一文。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例4: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礡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那么,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一种小动物是没有一种写法可以套用的。只有掌握一种基本的写法,又会灵活地运用,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

(三)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作文毛片}.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篇三:《小狗作文250字》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它有一身漂亮的皮毛,像穿了一件白色带棕色斑纹的外套。耳朵像两个毛片片,垂在脸的两边。两只圆溜溜的黑眼睛像两颗弹子。那棕色的小鼻头,真像一块好吃的巧克力。在它那带黑边的嘴里,有一个鲜红的舌头。它的爪子像个绒团,走起路来,又轻又快。别看它的尾巴短,却能表达感情呢!只要看见我,它就会围着我,摇着尾巴,又叫又跳。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它就到门口的草坪上玩耍,一会儿打滚,一会儿又舔舔身上的毛。每到吃饭的时候,它总是先用舌头舔舔前爪,好像在洗手,然后才用小爪子抓起食物美滋滋地吃起来。我真喜欢这只可爱的小狗!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二年级:濮欣雅

篇四:《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状物》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状物

一、总论

物,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还有一类是描述建筑设施。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然而,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写状物作文,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思想——感受、情感、评价、意义等,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所在。

所以,状物的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本物+故事+情感。“本物+故事+情感”是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内部结构—用途等等。这是状物作文的起点。

故事包括: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物与他人的故事等。这是状物作文的核心。

情感包括: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等。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

二、一篇状物作文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写出该物特点。

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

“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2)充分展开联想。

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例如:

“这匹瓷马好威武啊!它高昂着头,好像在远眺;它张大了嘴在长啸……奋起前蹄,要腾空而起,那强壮的后腿,微微弯曲,好似鼓足了劲,已经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脖子底下的那个铃铛,小巧玲珑,在马奋力奔跑时准会发出清脆动听的丁当声……我久久地端详着这匹千里马,仿佛自己正骑在它的背上,向前驰骋……”(习作《瓷马》)这丰富的联想以形传神,使瓷马跃然纸上。

(3)倾注自己的感情。

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必要倾注进自己的感情,喜爱或赞美之情。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习作《小闹钟》)托物言情,使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三、状物的记叙文,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1、描述物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一些日用品:书包、笔、台灯、刨笔机、收录机、玩具等等,有的外形漂亮,有的既好看又好用,还有的结构巧妙,既好用又好玩。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物品,给大家介绍一下,先说说它的样子,再说说它的用法或玩法,抓住特点写具体。

写作要求:先说说它的样子,再说说它的用法或玩法,抓住特点写具体。文章结构:

第一段;提起这个物品,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这个物品本身的描写。一是它的感官效果,总体或各部分的形状、颜色、用料;二是内部结构,里面的情形;三是功能、用途、操作等方面的情况,其他特点等等。

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先到后等。

用准方位词。如:上边、下边、左边、右边、里面、外边、前边、后边等等。准确地运用方位词,才能把物品的部位写清楚,也会使文章的层次清楚。

静物要活写。一个物品是静止的,为了把它写得生动、活泼,要运用静物活写的方法。在描写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进行描摹和刻画,力求把物品写得传神、生动。

第四段以后写故事,用以进一步突出主题。

后面的段落按照主题的要求写感受、感想、抒情等等,在抒情中结尾。

[范文一]我的储蓄罐

我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陶瓷储蓄罐。它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储蓄罐是一只可爱的小猪。全身光溜溜的、皮肤是粉红色的,真让人对它有点爱不释手啊。它胖乎乎的,大大的肚子空空的,好像能装下整个世界。它的嘴巴短短的,微微张开,好像在说:“小主人,你可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像两颗珍珠放着光芒。它的耳朵也是短短的,朝上竖着,好像在聆听着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在它的两只耳朵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口子,这是把零钱放进去的地方。它的四条腿强壮有力,像柱子一样稳稳的支撑着那胖乎乎的身子。它的尾巴弯弯的,卷成了一个圈。每当我看到它,我就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勤俭节约,不乱花钱;每当我把一点点零钱放进它的肚子里的时候,我好像听到它在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每当它的肚子被装满了的时候,他好像在对我说:“你看,我又吃饱了,小朋友,聚少成多这相道理你明白了吗?”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储藏蓄罐!

[范文二]我心爱的书包

我的书包是爸爸妈妈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送给我的,是我最喜欢的蓝猫牌。{作文毛片}.

书包是蓝色的,上半部是椭圆形,下半部是方形。上面有一只即可爱又活泼的蓝猫,它正一朵艳丽的大蘑菇下专心致致地看书。外面有一个兜,可以装:纸巾。侧面有两个兜,可以装:水瓶。背面有两根比肩宽的网状书包带,里面装满了海绵,是为了不让肩膀上勒出红印儿。下面还有两条窄的带子,可以随意调节。书包的最上端有一个小提手,在不想背着的时候可以提着,非常方便。

书包内部的第一层可以装一些小物件,如:铅笔盒,作业本……,第二层大兜里能装各种各样的课本。

这个书包已经陪伴我度过了两年,我升高一年级,书本也越来越多了,把书包撑得鼓鼓囊囊的,我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上学,它与我一起去学校,在路上真是光彩夺目;上课,它和我一起走进明亮的教室听课,学习。放学了,书包里的铅笔盒“噼里啪啦”地响,好像在敲奏着一首优美的交响乐。它陪伴着我度过美好的时光。

想到每天都能背着心爱的书包去上学,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那是一种妈妈般的温暖啊!

我喜欢我心爱的书包。

2、描述植物

植物包括花、草、藤、树。也包括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等。描述植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作要求:可以描述它某个时候的样子,也可以描述它成长各阶段的样子,注意抓住它的习性特点,写出你的喜爱之情。文章结构:{作文毛片}.

第一段;提起这个植物,并点明主题。

第二段:它的来历及位置,和动物状物作文一样,不可写的太详细,也不可以太简略,目的是要表达感情,突出主题。

第三段以后:这个植物的外貌描写。要抓住它们根、茎、枝、叶、花、果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及果实的味道。描述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时,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反映植物特征的部位写。

要写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发展变化。植物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换,形状和颜色都要发生变化。植物的自身也是不断生长发展的,如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形状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描述植物时,我们要根据他们的不同季节,不同的生长过程,写出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要写出它们的发展变化过程。

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写作:由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由先到后。下一段以后,写故事。结合这个植物的样貌特点写故事,这些故事无论发生在什么人身上,必须直接与这个植物相关,并且能突出主题。

最后进一步按照主题突出抒发你的情感,在主题性情感抒发之中结尾。

植物描写要注意动静结合,写出它的姿态变化的美。

[范文一]菊花颂

正值秋深霜浓、菊花盛开的时节,我怀着浓厚的赏菊兴致,来到了中山公园。

当我我步入菊展室。看到这里展出的菊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吐蕊,有的似刚出浴,有的尽露精髓……一株株、一盆盆、一丛丛、一堆堆,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像玉,白的若云——一时间,五光十色,满堂生辉。恍惚间,我宛如进入仙境。看,那菊中佳品“绿牡丹”,花瓣丰腴,色如翡翠,鲜艳欲滴,惹人喜爱;出人头地的“帅旗”,蕊黄叶阔,外金内朱,如初升的朝阳,可称得上菊“军”之帅。与“帅旗”相映生辉的是娇柔妩媚的“静女”,它花瓣如丝,垂发低首,不似“帅旗”风风火火,却娴静优雅,妩媚多情,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耐人寻味的“三乔”,花朵半紫半黄,亭亭玉立,看到它,就不禁使人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看着想着,遐思无尽,流连不舍。色泽如雪的“白牡丹”、“古都瑞雪”,洁白如玉,密抱如雪球,成为画家们一再光顾的对象;对颜色奇特而闻名的“墨菊”,“墨荷”,红中带紫,紫中透黑,不断受到摄影者的包围;更逗人喜爱的要数那花色可变的“木兰换装”,初开时呈青莲色,晚间变粉,刚中带柔,英勇中又不失女儿气,颇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尔后又悄然还其裙衩的花木兰……

菊花如此多娇!自古以来,人们颂菊、赞菊,有多少诗人、作家与菊结下了不解之缘,又有多少骚人墨客给人留下了关于菊的佳作名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清代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诗词写出了花与人的关系,道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伟大的革命家陈毅更以“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光辉诗篇,深切表达了革命者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豁达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范文二]牵牛花

“小小牵牛花呀,开满竹篱笆呀,一朵接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呀。”每当我唱起这首优美的歌时,我就想了奶奶家的牵牛花。

牵牛花的叶是心形的,正面嫩绿,背面远远看去略带银白色,微风吹来,叶儿翻动,绿中泛起银光,美极了。牵牛花不是树,没有挺直的枝干,只有细嫩的茎,所以它只能伸出手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