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地球,带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
详细内容
篇一:《六语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陈红霞》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制题:羊泉中心小学陈红霞
姓名班级学号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yùnhánxiákèjìngmìqiàolì()()()()zǔnáobàoqiànménglongkuíwú()()()()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协()廉()烘()资()胁()庸()洪()瓷()侠()峻()矿()檐()峡()竣()旷()詹()三、补充词语并分类。(8分)
()高()重()然大悟百()不回()目圆睁和()可亲()()有神
1、描写人或事物状态的:。2、歌颂高尚品质的:。四、对号入座。(5分)
轻视轻蔑轻易
1、他那()中国人的语气,引起大家强烈的抗议。
2、面对这种复杂的现象,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做出结论。3、有一家外国报纸()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维持保持保护
4、渔夫起早贪黑的干活,还()不了一家人的生活。5、()人类生存的家园,难道不是青少年的责任吗?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在困难面前,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往前冲。(改为反问句)
。
2、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
3、我特意专门又去了趟鸿运商厦。(修改病句)
。
4、房东太太对我说:“我的儿子今天回家,可我等了好久也没见儿子回来。”(改成转述句)
。
5、桂花很香。(改成夸张句)
。六、回顾与积累。(9分)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接受了任务。”表现了他的精神,文中还表现了他的精神,具体表现
为,。(3分)
2、《穷人》一课讲的是和在主动收养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宁可自己,也要的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沙俄时代的。(2分)
3、(1)造物无言却有情,。(2),不知云与我俱东。(2分)
4、设计一条环保宣传语。
。(2分)七、口语交际。(5分)
地球如果有思想,他会想什么,说什么?请展开想象,以“地球”为第一人称,说说地球想说的话。
我叫地球,带着人类在茫茫的宇宙中遨游。。八、阅读感悟。(21分)
(一)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1分)
忐忑不安:。
2、文中的“她”指的是,“他”指的是。(2分)3、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哪种意思,在括号里画“√"。(1分)
(1)说话断断续续()(2)心情矛盾,思绪断断续续()4、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桑娜的,说明她是一个的人。(2分)
(二)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⑨蚂蚁可称为世界上伟大的东西,()体积渺小,()精神高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2、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3分)
a.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作用,第自然段是对这个设问句的回答。
b.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c.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3分)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2分)
。
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3.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4分)
(2)“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九、习作展示(30分)
现实生活中,人们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事例数不胜数,请选择一两件写
下来,要反映“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个主题,题目自拟。
要求:1、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
2、注意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品质.
试题答案
一、蕴含侠客静谧俏丽阻挠抱歉朦胧魁梧二、略
三、德望庞折怒蔼炯炯
1、庞然大物怒目圆睁和蔼可亲炯炯有神2、德高望重百折不回四、轻视轻易轻蔑维持保护
五、1、在困难面前,难道我们都不应该勇敢地往前冲吗?
2、这是干线。
3、去掉“特意”或“专门”。
4、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可她等了好久也没见儿子回来。5、桂花开花,十里飘香。六、略七、略
八、(一)1、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2、桑娜渔夫3、(2)
4、矛盾的心理活动善良、有同情心的人。(二)1、cìjí(卑微微薄)(单薄微薄)(单薄卑微)虽然……但是……
2、(1)a、过渡4b、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
说卑微C、积极面对生活,认真对待生活。
(2)因为蚂蚁抱成团就像滚雪球,不断滚动“蚂蚁
精神”
3、(1)一种唯一快速逃生的方法自我牺牲团结一心(2)它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
而坚强。
篇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知识点整理: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进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5、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①地球的渺小;②地球的资源有限;③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6、课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留给你深刻印象的有哪些数字?请摘录相关句子,并写写你的感想。
摘录: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感想:1、“六千三百多千米”这个数字突出了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非常渺小。
2、“40万亿千米”这个数字突出了地球是唯一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清澈、纯净的本性,离不开世世代代人的努力。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4、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青山不老》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同步练习:
一、读句子,写词语。(3分)
1.地球上的kuànɡwù()等许多zīyuán()都是有限的,kūjiã()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的。
2.只有善待hãǎikěqīn()的地球母亲,人类才会少遭受大自然的wēixiã()。
Xióngyīngjuànliànyīngãrjùnmǎ
()()()()
pòsuìhãǎikěqīn
潺潺(chánchuán)满载(zàizǎi)血液(xuâxiě)山峦(luánliàn)
二,比一比,组词。(5分)
卷()俊()堵()cān()
眷()峻()赌()参cēn()
券()骏()睹()shēn()
三、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一页扁舟()流念忘返()振耳欲聋()生机篷勃()渴泽而渔()罪愧祸首()风雨同周()苟延残湍()四、查字典填空。(4分)
1)“顾”字用音序法应查音序_______,再音节______;用部首法查_____部首,再查_______画,字形结构是______,第四画名称是______。2.)“息”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③歇④音信⑤繁殖⑥利钱„„请为下面各词中的“息”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
永流不息()一声叹息()
传递消息()繁衍生息()
五、日积月累,按要求积累成语。(4分)
1.含有“天”或“地”字的:
2.含有“草”或“木”字的:
六、反义词对对碰,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2.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3.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七、朋友聚会,在括号里填上同音字。
1.bèi前()准()疲()()画
2.yŭ下()给()()宙()言
3.bì()业包()关()()兔
4.zhì()定()于()量()慧
八、小小变色龙,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载()降()转()()()()
九、巧填关联词。
1.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是水,()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2.()我们将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善待它。
3.()一切生命都需要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4.()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会灭亡。
句子百花园(30分)
一、对号入座,选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打比方C.作比较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2.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5、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6、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7、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
二、句子瘦身术,缩写句子。
1.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3.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感叹。
1.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等许多设想。
句子瘦身:
2.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非常小。
改为比喻句:
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吗?
改为陈述句:
改为感叹句:
仿照例子写话。(4分)
1、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2、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人类还会存活在这地球上吗?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①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
②河水是我们的兄弟,要善待河水。(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句子模仿。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河流,;我们热爱,
5.为学校草坪上的警示牌写一条宣传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不要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
三、对号入座,选择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A.解释或说明B.转折C.递进
1.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四.点击名句,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善待地球就是。
2.拯救地球就是。3.,留与子孙耕。4.,无限的循环。5.,共营生命绿色。
二、用“心”字组词填空。(4分)
1.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不能慌张。
2.尽管国际社会时局不稳,风云突变,我们必须()正义必胜的信念。
3.我的手表坏了,你瞧,表针已经()不动了。
4.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秩序()了。
5.近来物价()了,百姓个个都安居乐业了。
三、我是小裁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米的星球。()
2.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我叫地球,带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
3.“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这句话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句中的“另一种东西”指老农创造的绿洲以及他的精神。()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这传达出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主旨。()
五、品读告示。(3分)
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篇三:《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知识点整理: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进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5、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①地球的渺小;②地球的资源有限;③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6、课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留给你深刻印象的有哪些数字?请摘录相关句子,并写写你的感想。
摘录: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感想:1、“六千三百多千米”这个数字突出了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非常渺小。
2、“40万亿千米”这个数字突出了地球是唯一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清澈、纯净的本性,离不开世世代代人的努力。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4、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无法生存。
《青山不老》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同步练习:
一、读句子,写词语。(3分)
1.地球上的kuànɡwù()等许多zīyuán()都是有限的,kūjiã()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的。
2.只有善待hãǎikěqīn()的地球母亲,人类才会少遭受大自然的wēixiã()。
Xióngyīngjuànliànyīngãrjùnmǎ
()()()()
pòsuìhãǎikěqīn
潺潺(chánchuán)满载(zàizǎi)血液(xuâxiě)山峦(luánliàn)
二,比一比,组词。(5分)
卷()俊()堵()cān()
眷()峻()赌()参cēn()
券()骏()睹()shēn()
三、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一页扁舟()流念忘返()振耳欲聋()生机篷勃()渴泽而渔()罪愧祸首()风雨同周()苟延残湍()四、查字典填空。(4分)
1)“顾”字用音序法应查音序_______,再音节______;用部首法查_____部首,再查_______画,字形结构是______,第四画名称是______。2.)“息”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停止③歇④音信⑤繁殖⑥利钱„„请为下面各词中的“息”选择恰当的义项。(填序号)
永流不息()一声叹息()
传递消息()繁衍生息()
五、日积月累,按要求积累成语。(4分)
1.含有“天”或“地”字的:
2.含有“草”或“木”字的:
六、反义词对对碰,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