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苏教版
详细内容
《9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63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习惯。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难点:理解9的乘法口诀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关键: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齐背1到8的乘法口诀。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题。 师:今天老师带了许多智慧星。瞧(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 (1)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一起来数一数。 一行有几颗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能很快看出来吗? (1个9,比10少1,就是9。) (2)(逐步出示五角星图)又来了一行,2行呢?怎样算的? (2个9,比20少2,就是18。) (3)3-9行各是多少颗星?自己数数、算算,填写课本,观察归纳。 2、编记口诀。 (1)你能根据刚才填表过程编出乘法口诀吗?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填在书上。 (2)反馈,问口诀及意思。 3、记忆口诀。 (1)如果有一句口诀忘记了,你能怎样想出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口诀。) (2)同桌背,小组背,全班齐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一想”。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做时用到了哪句口诀。 2、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几个9比几个十少几) 整理填写第76页的表。(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交流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思考完成,全班交流讨论。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对口令。 5、“想想做做”第4题。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全班交流讨论。 6、根据一句口诀,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能写几道,写几道。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 拓展运用 1、算一算 9×2+9= 9×3+9=9×5+9=9×6-9=9×7+9=9×9-9= 2、你会算吗? 9×4+9×3= 五、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9×5-9×3= -2- 9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8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习惯。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难点:理解9的乘法口诀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关键: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九九歌》,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数九”吗?从冬至次日起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天称为九九。“九九歌”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和天气征兆,反映冬季九九中的气候变化规律。 2.让学生齐读儿歌。在这首儿歌里有一个数字出现了很多次,它是哪个数? 3.没错,这首儿歌中9这个数字出现的次数最多。9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题。 今天老师带了许多智慧星。瞧(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 (1)、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一起来数一数。 一行有几颗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能很快看出来吗? (1个9,比10少1,就是9。) (2)、(逐步出示五角星图)又来了一行,2行呢?怎样算的?(2个9,比20少2,就是18。) (3)、3-9行各是多少颗星。自己数数、算算,填写课本,观察归纳。 2.编记口诀。 (1)、你能根据刚才填表过程编出乘法口诀吗?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填在书上。集体反馈,课件依次出示9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2)、学生齐读、齐背口诀。 3.课件出示第81页“想想做做”第一题。 (1)、学生集体填表,课件依次出示答案。 (2)、学生观察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9和几相乘就等于几十减几。 4.课件出示1-100的数表。 (1)、让学生找出与9相乘的积。 (2)、观察这些数,你发现什么? (3)、小结: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是9。 5.课件出示第80页的“试一试”。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6.如果有一句口诀忘记了,你能怎样想出来?指导学生运用手指记忆法。(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1.对口令(课件出示)。 2.花儿后面藏着谁? 9×7=()9×9=() 9×4=()9×()=45 9×8=()()×4=36 9×5=()9×()=72 9×6=()()×9=63 3.看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四九三十六六九五十四 五九四十五八九七十二 4.看算式说口诀。 3×9=279×9=81 8×9=726×9=54 5.你能写出几道乘法算式? ()×()=18 6.你会算吗? (1)、“一九”有多少天? (2)、当“二九”结束时一共过了多少天? (3)、“九九加一九”是多少天?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高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知道) 师: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师:看!划龙舟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预设:每艘龙舟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船。 师:发现的好,那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划龙舟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谁能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师:那谁还想提数学问题? 师:我来提一个,2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18人) 师:那谁能很快的告诉我,5条呢?7条呢?有点复杂啦。 师: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啊?(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2——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板书:9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教学“一九得九”。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2.教学“二九十八”。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3.自编“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师:口诀是…… 4.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师:有其他方法吗?小组合作观察有关6至8条船的三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6至8的相应口诀。 5.再算“每条龙船上有九个人,那么九条龙船上一共有多少人?”。师:通过对前八句口诀的学习,你知道“每条龙船上有九个人,那么九条龙船上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简单吗?。师:我们一起根据这些算式总结乘法口诀好吗? 三、探究规律,巧记口诀 1.找规律 师:同学们,在记口诀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最难记? 师:同学们,没关系,其实和2——8的口诀一样,9的乘法口诀里面也有规律来帮助大家记忆。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呢?先独立思考。想好的同学可以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因数都是9,第二个因数每个都增加了1,积每次都增加9师:同学们,他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找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师:为什么积每次都增加9呢?(二九比一九多一个九,三九比四九多一个九,那它们的积肯定是每次增加9) 师:找到的规律是帮助我们记口诀,那利用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怎么帮助我们记口诀呢?你能举个例子吗?如果我记不住四九是多少的时候要怎么办?(利用前一句和后一句来记忆) 师:看一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个位每次都少1,十位每次都多10) 师:再看看,积的十位和个位还有什么特点呢? (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都是9)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如果个位上的数字是6,那么十位上的数字肯定是…… (3)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是找积的律,把积和前面的因数连起来再看看。有什么发现? (第一个因数是几,积的十位就是比几少1) 师:二九就是十几、三九就是二十几、四九就是三十几、七九就是六十几。是六十几呢?(63)怎么想的?(6+3=9) 师:除了这个规律,把它们相加起来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1+9=102+18=20……。 师:也就是说9比10少(1),18比20少(2)…… 2.记口诀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会思考、会动脑筋的孩子。找到了咱们9的乘法口诀独有的规律,真了不起。刚才咱们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规律,找到了规律,就能帮助咱们记口诀。 师:那接下来就用咱们找到的这些规律来记记口诀。 各种形式记口诀 1.一二组的同学说口诀的前半句,三四组的同学说口诀的后半句。 2.师生互记 3.同学来当小老师,和大家对口诀 4.老师说一句,一二组同学说上句,三四组同学说下句 5.老师说得数,同学说相应的口诀(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唐僧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 师:老师还有一种记口诀的方法,想学吗?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 师:请看,一九我们就把左边的第一个手指头弯曲。一九得几?找到得数了吗?二九我们就把左边的第二个手指头弯曲,弯曲的手指头左边有几个手指头就代表几个十,右边有几个手指头就代表几个一。三九…… 师:这种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手指记忆法。 四、巧用口诀,巩固知识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苏教版 1.现在同学们都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了,那就让我们到快乐大转盘去看看。 课件出示题目: 2.想口诀,积是几? 3.花儿后面藏着谁? 4.对不对? 5.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 上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 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 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 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你 们听过这首歌吗?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还有一些数呢?是多少呀?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生2: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师: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从小学 好各种本领,努力克服困难,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2、准备铺垫。 师:这里有一列数,你能看出他们排列的时候有什么规律吗? 师:你能根据每次加9的规律,把这列数填完吗? 生:(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3、学习例题。 师:(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一起来数一数。 师:(出示五角星图)那这里面有几个五角星呢?你是怎样很快看出 来的? ★★★★★★★★★ (教师板书:1个9,比10少1,就是9。) 师:(逐步出示五角星图)(板书:2个9,比20少2,就是18。„„) 生:填写课本,观察归纳。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苏教版 4、编记口诀。 生:(编写口诀并把口诀填在书本第83页上。)师:你编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吗? 师:如果有一句口诀忘记了,你能怎样想出来?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口诀。(播放录象——手指记忆法) 5、练习应用。 (1)圈出9的倍数。(生在练习纸上圈。)师:你发现圈出来的数有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苏教版 什么规律吗? (2)一句四式。(生填写课本。) (3)算一算。(运用口诀计算。) 9的乘法口诀及口诀求商 滁州市逸夫小学张睿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10×9的方格图,每行的10格中都有9颗星,由此提出问题:一行有9颗星,2行有几颗?3行、4行、.......9行呢?要求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完成“几个9”连加的计算,并把结果填在表中。然后让学生直接利用列表计算的过程和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填出9的乘法口诀。“试一试”要求学生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计算经验独立完成,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经历自主探究、自主编口诀、自主寻找规律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者也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编排、前后顺序,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差异。教学内容: 课本第80-8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苏教版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习惯。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学会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难点:理解9的乘法口诀来源,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关键: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及主题曲——《一个师傅三个徒弟》)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中还有一些数呢?是多少呀? (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九九八十一难”。) 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从小学好各种本领,努力克服困难,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2、今天我们就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题。今天老师带了许多智慧星。瞧(出示10个方格的图片) (1)这里面有几个空格呢?一起来数一数。 一行有几颗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能很快看出来吗? (1个9,比10少1,就是9。) (2)(逐步出示五角星图)又来了一行,2行呢?怎样算的? (2个9,比20少2,就是18。) (3)3-9行各是多少颗星。自己数数、算算,填写课本,观察归纳。 2、编记口诀。 你能根据刚才填表过程编出乘法口诀吗?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填在书上。反馈,问口诀及意思。 如果有一句口诀忘记了,你能怎样想出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口诀。介绍手指记忆法。 同桌背,小组背,全班齐背。 3、游戏: 1、开心大转盘 2、摘苹果 3、美丽的海底世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做时用到了哪句口诀。 2、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几个9比几个十少几) 整理填写第81页的表。(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交流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思考完成,全班交流讨论。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对口令。 1、算一算9×2+9=9×5+9=9×7+9=9×3+9=9×6-9=9×9-9=2、你会算吗?9×4+9×3=9×5-9×3=四、拓展运用 3、九元生活超市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我国民间对“九”也很偏爱,“数九”便是一例。从冬至次日起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天称为九九。“九九歌”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和天气征兆,反映冬季九九中的气候变化规律: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六、小知识 七、作业 根据一句口诀,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能写几道,写几道。 八、板书设计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9的乘法口诀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师:我们都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吧,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让我们记住了“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这就是一种联想的记忆方法。平时我们也用过类似的方法记过一些口诀,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管三七二十一等。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口诀,所以你要做个有心人。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交流,一起感悟。 2、师:自古以来,9就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天高为九重,地深为九泉。每年从冬至开始,第一个9天是一九,第二个9天是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过了81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