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沽体育场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我眼中的汉沽作文1000字》
汉沽,天津滨海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津东部,南濒渤海,辖区面积441.5平方公里。1949年8月属天津专区,1954年为汉沽市,属河北省,1960年为汉沽市,属唐山市,1961年改属唐山专区,1962年复为天津市汉沽区。刚到这个公司汉沽人很多,和他们交流时很难听懂他们的方言,可能汉沽距离唐山较近的缘故吧,大约五六十公里的样子,而离天津市却近八十公里,所以他们的口音总有一股浓郁的唐山方言。时间一长我也入乡随俗了,时不时也会蹦出一两句汉沽方言,十多年和汉沽人在一起,听着他们的口音有生硬变成了亲切同时也见证了汉沽的十年发展历程。可能对于汉沽人自己来说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而对于我来说,叫旁观者清,则更能看出汉沽变化的点点滴滴。10年前第一次来汉沽,133路公交车是唯一连接塘汉两区的交通工具,一条公路穿过一片荒凉的盐碱地,汽车在飞驰,我们听不见一点声音,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海鸟,看不见任何生机。将近一小时的颠簸总算到达目的地。眼前的汉沽似乎是那样的落后和闭塞,狭窄的公路两旁是低矮破旧的民房,路上的行人稀稀落落,最繁华的地段在汉沽百货最长不过百米。这似乎是是对汉沽的第一印象。汉沽的发展随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彩虹大桥的竣工通车在高速的发展着。然而使汉沽进入飞速发展的是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之后,汉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那片荒凉的盐碱地已经被中新生态城、基辅号航母军事主题公园等游乐设施和汉沽工业开发区所取代,沿途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城区马路两旁花坛和绿化带连成了一片,低矮破旧的民居已经被林立崭新的高楼所替代,宽阔的马路上车私家车、公交车车流不断,路两旁的海鲜排挡里人头攒动,同时,汉沽不断加强商贸设施建设,拓宽经营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先后建成汉沽百货大楼、汉沽商厦等大中型商场近十家;培育建设了寨上、河西、东风路等五个农贸市场及水产品交易中心、西大桥早市等特色批发市场。如今的汉沽处处都是一片繁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汉沽将建设成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建成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卫星城,逐步成长为中等海滨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强区。汉沽在我眼中在不断地在变化,不断壮大。我愿汉沽成为滨海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天津塘沽区塘沽盐场小学二年级:lq1974
篇二:《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天津
一、简介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天津也是六座超大城市之一
二、区域划分
天津有15个市辖区(其中1个副省级区)、1个县,共有乡镇级区划数为240个。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环城区和远郊区。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其中,“双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双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蓟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
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文
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按照服务业
功能,中心城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
滨海新区是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
国家级新区和国家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由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
2015年8月,国务院已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宁河县、静海县,设立天津市宁河区、静海区,相关的行政区域界线、政府驻地均未做调整。此番调整后,天津市的行政区划将由13区、3县的格局,变为15区、1县的格局,仅剩蓟县尚未划区。
三、地理
1.位置区域
天津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
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北南长189千米,西东宽117千米。陆界长1137千米,海岸线长153千米。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2.气候
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
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冬半年多西北风,气温较低,降水也少;夏半年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加强,以偏南风为主,气温高,降水也多。有时会有春旱。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历史最高温度是41.6℃。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历史最低温度是-17.8℃。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
四、旅游
天津旅游资源丰富,市区依河而建,景色优美,1989年评选出的“津门十景”分别是“天塔旋云”、“蓟北雄关”、“三盘暮雨”、“古刹晨钟”、“海门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寻踪”、“双城醉月”、“龙潭浮翠”、“中环彩练”,这些景观既有名胜古迹及旧景新颜,是新时代天津旅游景观的代表。
五、特色小吃
天津的小吃与特产数目众多,尤其以“天津三绝”著名。1997年猫不闻饺子被定为津门四绝之一。具有天津地方特
色、知名度较高的还有:曹记驴肉、冠生园八珍羊腿、陆记烫面炸糕、白记水饺、芝兰斋糕干、大福来锅巴菜、石头门坎素包。天津的小宝栗子格外有名,其产品出口世界各国。天津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建了南市食品街、旅馆街、服装街,集吃、穿、住为一体。比较有名的小吃:什大酥烧饼、明顺斋什锦烧饼、上岗子面茶、王记麻花(又称馓子麻花)、豆香斋牛肉香圈、豆皮卷圈、白记水饺、水爆肚、煎焖子、花样馃子、怪味果仁、石头门坎素包、罗汉肚、熟梨糕、皮糖张、黄河道羊汤、天津栗子、天津螃蟹、北塘海鲜等。
1.煎饼果子
2.十八街麻花{汉沽体育场作文}.
3.糖礅
4.曹记驴肉{汉沽体育场作文}.
5.
狗不理包子
篇三:《五年级全国作文大赛获奖作文《尊重生命》》尊敬生命
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汉沽中心小学五年一班的陈静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敬生命。
我们都拥有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了。所以,我们分外爱惜自己的生命。{汉沽体育场作文}.
为了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就要“拿取”其他生物的生命,来供给自己。例如说我们要吃猪肉、牛肉、羊肉。要用动物的毛、皮来做各种衣服„„为了生存,我们就要杀生。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动植物它们也有生命,可它们为什么要被捕杀,被人任意糟蹋?这根本就不公平!
我在网络上了解了一些关于鲸鱼的资料:
日本是沿海国家。在日本,每年都要捕杀四五头鲸。可每头母鲸每年才产一到两头小鲸。那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鲸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直到灭绝„„人类做这一切,只是为了——买卖。
我在一则公益广告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现在我们都是动物。我们本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可是我们却被人类捕杀,被关在笼子里,任他们宰割自己的身体。还可能会变成他们桌上的美餐。
那种滋味不好受吧?你也感受到动物的痛苦了吧?只要有生命,都一定会有感觉的。
它们并不是大自然送我吗随意使用、利用的礼物,而是我们的同类,我们的朋友。动植物也有生命,其实生命与生命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朋友们,尊敬生命吧!不仅要尊敬自己的生命,更要尊敬时间万物的生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篇四:《2013塘沽汉沽大港高二联考语文试题加答题纸作文纸》2013年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期末联合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
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仓廒(áo)庇护(pì)央浼(měi)擢发难数(zhuó)....
B.熟稔(rěn)潦水(lǎo)岑寂(cén)锱铢必较(zī)....
C.迤逦(yǐlǐ)下乘(chéng)梵文(fán)混凝土(hǔn).....
D.叫嚣(xiāo)尺牍(dú)擂鼓(lēi)数见不鲜(sh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笼统付梓蕴籍深恶痛绝B.流弊通霄因缘哀声叹气
C.帷幕谗言穹窿没精打彩D.怂恿援例泅水不落言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汉沽体育场作文}.
②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的情况公之于众。
③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
④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以致骇人听闻启发奥妙B.以至耸人听闻启发奥妙
C.以至耸人听闻启示奥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C.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D.以致骇人听闻启示奥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等。
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三国演义》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称道。“奸雄”曹操、“义绝”关羽、“智绝”孔明都是其中的典型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城市中的礼与乐
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
首先,在中国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也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其次是“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在中西民族是高度一致的。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实践的意义上,依附于城市的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有“礼乐”即“夏”(文明人),失“礼乐”则为“夷”(野蛮人)。英文的“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从当代语境看,与乡村、城镇及传统城市相比,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均获得了更高的发展,因而,一般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在当代的发展水平,而作为一个社会更高发展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理想追求”才是其代表或象征。
再次,城市文明的核心在于“礼”与“乐”。《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借别。”引申地说,“礼”的功能在于划定秩序,“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没有“序”的人群是野蛮的、混乱的,而丧失“和”的社会则是僵化的、非人性的,只有这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人既在“礼”的前提下“相敬”,又在“乐”的引导下“相亲”。从当代的视角看,城市文明的核心即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系统。在表面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涉及到它的各个方面,但从“人文学”等相关研究入手,如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说:“人文学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美学,一个是伦理学,分别讲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善
的。”由此可知,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的主体是“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前者用来生产秩序、规范行为,后者用来调节情感,旨在使人获得快乐与自由。“礼”与“乐”、“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其和谐发展对于当代人十分重要。没有“礼”的约束与规范,人口众多而拥挤的城市必然混乱不堪;而失去“乐”的疏导,则会直接影响到都市人的心理健康与精神生态。
6.从原文看,下列对“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其核心在于“礼”与“乐”。
B.“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密切的,这一点在中西方不同的民族中都是高度一致的。
C.“文明”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其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
D.因为“文明”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的,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7.下列各项,不能证明“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的一项是
A.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
B.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
C.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
D.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英文的“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
8.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发展水平,应当予以废弃。
B.“礼”与“乐”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两者和谐发展,才能使人“相敬”“相亲”。
C.“城市的善”主要用来维持生产秩序、规范行为;“城市的美”,主要用来调节情感,旨在使人获得快乐与自由。两者分属“美学”、“伦理学”范畴。
D.尽管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研究城市人文精神,却只能从“人文学”的研究入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人间训(节选)
西汉刘安
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也,唯圣人知病之为利,知利之为病也。
夫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以言大利而反为害也。张武教智伯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申叔时教庄王封陈氏之后而霸天下。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
事或欲与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阳虎为乱于鲁,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门者止之日:“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阳虎因赴围而逐,扬剑提戈而走。门者出之,顾反取其出之者,以戈推之,攘袖薄腋。出之者怨之曰:“我非故与子反也,为之蒙死被罪,而乃反伤我。宜矣其有此难也!”鲁君闻阳虎失,大怒。问所出之门,使有司拘之,以为伤者受大赏,而不伤者被重罪。此所谓害之而反利者也。
何谓欲利之而反害之?楚恭王与晋人战于鄢陵,战酣,恭王伤而休,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奉酒而进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不能绝于口,遂醉而卧。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司马子反。辞以心痛。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而闻酒臭。恭王大怒,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不谷无与复战矣!”于是罢师而去之,斩司马子反为谬。故竖阳谷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也,而适足以杀之。此所谓欲利之而反害之者也。
夫病湿而强之食,病渴而饮之寒,此众人之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悦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然而有道者之所辟也。故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畜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再实之木根必伤再:两次.
C.而不伤者被重罪被:受到.
10.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故圣人先忤而后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天下探之不穷,我将出子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阳虎因赴围而逐相如因持璧却立..
11.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利害之反”的一项是
①张武教智伯夺韩、魏之地而擒于晋阳
②楚恭王与晋人战手鄙陵,战酣,恭王伤而休
③竖阳谷之进酒也,非欲祸子反也,诚爱而欲快之也,而适足以杀之
B.顾反取其出之者取:抓住.D.然而有道者之所辟也辟:开辟.
④夫病湿而强之食,病渴而饮之寒
⑤悦于目,悦于心,愚者之所利也
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A.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虎因为在鲁国作乱,遭到搜捕,在阳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个守门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阳虎,阳虎最终冲出了重围。
B.鲁国国君认为凡是受伤的守门人都是阻拦过阳虎的,应当受到重赏,因此放走阳虎的那位守门人不仅没有判罪,反而受到了重赏。
C.文中着重分析了祸福产生的根源,认为利与害、祸与福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D.利害得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利与害的辩证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四、(共16分)
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辞以心痛。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而闻酒臭。(3分)
(2)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①云物:云雾。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颔联描写景物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①,。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②,;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②①
篇五:《2014-2015学年天津滨海新汉沽第五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I》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4)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7)《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描写鸟儿闹春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
2.古诗默写
⑴山际见来烟,
⑵,关山度若飞。
⑶,影入平羌江水流。
⑷,明月来相照。
⑸《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⑹____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小题(14分)
藏在鞋里的录取通知书
①又到了莘莘学子等待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日子,我有一张珍藏二十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它是油印的,表面泛黄,它承载了我的青春记忆,也蕴含着浓浓的父爱。1993年的夏天我收到了这张广州一所高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那时父亲刚下岗,正在街边摆摊卖瓜,他拿过我的录取通知书如获至宝。那年夏天,父亲被晒得黝黑,为了能多赚些钱,他从早到晚忙碌着,但他整天乐呵呵的,我是父亲的骄傲。
②临近开学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提醒父亲带好录取通知书,父亲嘿嘿一笑说:“宝贝我带着哩!”在列车上父亲不停地唠叨着,让我不要为钱担心,他会努力去挣。我不耐烦地说:“您就少说几句吧。”父亲知趣地打住了,他从旅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两碗面条,天气炎热面条已馊了,我忙把面条倒进垃圾桶,父亲心疼地说:“倒掉可惜了,其实处理一下还可以吃。”乘客们发出一阵笑声,我脸上火辣辣的。乘务员推来餐车,我忙从车上拿过两份盒饭。父亲一问,每盒12元,他念叨着,咋这么贵。“你到底要不要啊?”我读出乘务员的鄙夷。“我不饿,就买一份吧!”父亲为难地说,我无地自容,默默地吃完我那份饭,一路上和父亲没再说一句话。
③到学校报到时老师说要录取通知书,我催促父亲把包里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父亲却把鞋脱了下来。他的这个举动让在场的老师面面相觑,我也惊讶地看着父亲,父亲的脸通红,他支支吾吾地解释说:“老家人出远门,把金贵的东西都藏在鞋里,这样能防盗不说,我的脚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心里也踏实。”我感觉周围的人在嘲笑父亲的迂腐和土气,在办完手续后我便匆匆拉着父亲出了办公室。
④父亲把行李帮我安置妥当,又为我买了生活必需品。父亲要回去时又是千叮咛万嘱咐,我对父亲说:“您赶紧回家吧!我又不是小孩子。”父亲憨憨地笑了。父亲转身离去,我呆呆地望着父亲。忽然他转过身,小心翼翼地问我:“听说你们学校食堂有免费的稀饭喝,带我去喝一碗好吗?”我这才想起,父亲从登上列车的那一刻起,还没吃过一口饭呢!我深深忏悔,自己太自私了,沐浴在温暖如春的父爱中,却对父亲没有丝毫感恩,我的眼眶湿润了„„(选自2013年7月26日《太原晚报》)
答:
我也惊讶地看着,父亲的脸通红,他支支吾吾地解释说„„
答:
答:
答: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3分)
我是你们的孩子莫小米
①十二岁女孩,独自去陌生城市上中学。
②父母是军人,到处有战友,临走让女儿随带一封信,拜会居住在那城市的老战友夫妇。父母的本意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们相帮。毕竟那是四十年前,连电话都没有的。老战友夫妇都五十多了,比女孩父母年龄还大些,没有生育,女孩文静懂礼貌,让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可是后来发生的事,令女孩及父母都始料未及。
③周末下课,伯伯已经在校门口等着,伯母则在家里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学校伙食简单,女孩的确是有点饿,埋头吃了半碗饭,一抬头惊呆了,二老都不吃,光看着自己吃,仿佛看她吃的味道,比他们自己吃还要好。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有这么一份浓浓的亲情,一次两次,女孩很感动,可每个周末都这样,受不了,有时故意在教室磨蹭很久才出来,伯伯还站在马路对过的路灯下面,几十年后她回想起来说,像是在等一个前世的情人。
④后来说好不去吃了,他们就做好送来。一个罐子,包在棉袄里,送到女孩宿舍,看着女孩打开,伯伯说,趁热吃,啊。非要看着她吃上几口,才肯离开。国庆节放假,伯伯说带她去看戏,看到精彩处,却听到鼾声,一回头,伯伯已经睡着了。他根本不爱看戏,只是想带她看。
⑤女孩偶尔也去看二老,吃完饭想帮着洗碗,不可能,他俩只希望她坐着看书,吃水果,有一次伯伯竟然试探地说:我可以给你洗一双脚不?女孩笑说为什么呀,我给你们洗脚还差不多。伯伯难为情地说:哎呀,可惜你已经大了,要是再小一点,我就可以给你洗脚了。有一丝辛酸。
⑥三年很快过去,女孩要离开了,老夫妇竟然双双病倒,生离死别一样。伯伯还住了院。她是个好心的女孩,临走前特意去医院,对伯伯许诺,我会写信的,我会来看你们的。
⑦很多年后女孩自己做了母亲,才明白这对无子夫妇心底的隐伤。她从医,照料他们晚年的病痛直到生命终点。她说,我在自己父母那里,从未得到过如此细腻极致、爱到不知所措的感受,我一定是他们前世的孩子吧。
⑧她在老夫妇的墓碑上刻下一行字:我是你们的孩子。虽然她从未喊出过一声爸爸妈妈。
1.【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①腰白玉之环()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媵人持汤沃灌()④或夜昏怠()
足肤皲裂而不知范仲淹二岁而孤
当余之从师也去之南都入学舍
以衾拥覆辄以水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