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详细内容
篇一:《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我们时常会认为幻想之中存在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但是,幻想本身却也张扬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和解放。罗素说,“幻想可能将人类引向一个新的世界的入口”,这无疑承认了在幻想和梦境中存在一条解释现实的钥匙。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儿童幻想小说,但却被精神分析学者引用于他们的著作,弗洛伊德与拉康都或多或少的从这部写给儿童的“摇篮曲”中汲取精神,相当的耐人寻味。
蒂姆·波顿如今改编了卡罗尔的原著,将文字所描述的仙境用影像展现出来,当然不只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可供观赏的视觉玩物,看过《剪刀手爱德华》和《艾德·伍德》的人都知道,在这些光怪陆离的幻想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独特的情绪表达和哲学诉求,它与现实世界有着心照不宣的感应。
两个世界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小说写成于1864年前后,在这之前的欧美儿童小说中(文艺复兴之后),充满着浓厚的以教化儿童为目的的书籍。它们大多否定儿童的想象力、幻想力,宣扬知识、美德,并主张一种基于现实经验之上的道德教育和知识传达,努力将儿童培养为适应社会实际的僵化的人。这相当于给儿童的想象力套上了一把沉重的、无形的锁,儿童世界被迫的、无条件的接纳了成人世界的秩序和逻辑。
十八世纪末,德国狂飙运动,将法国大革命狂飙突进的精神内化于思想文化领域,强调激情、推崇个性,呼唤在精神领域中挣脱现实的束缚。实质上,儿童文学这叶轻舟也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走向情绪与想象力的解放,幻想小说才重新回到儿童读物之中。
在孩子的世界里,想象与现实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他们的脑海中,梦也是现实的一部分,甚至梦比现实更亲切。爱丽丝进入的仙境里,人物和场景均是袖珍版的,孩子处于与自身同等大小的人物和场景中,才似乎获得了归属感和平等言说的自由。这很容易解释,因为在成人世界中,孩子通常被视为未成熟的个体(生理和心理上都是),而在梦境中,他们能获得成人的待遇,没有某些禁忌的约束(比如性与婚姻都是成年人的游戏),也就大胆敞快的多。
因此在小说文本中,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分别对应的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两个世界通常是对立的。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很好的表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影片伊始,爱丽丝的父亲是与他的同僚探讨商业投资的话题,幼小的爱丽丝从睡梦中惊醒,黑着眼圈,爱丽丝并不关心父亲的谈话,而父亲也不在意爱丽丝噩梦的具体内容,并一再提醒她,“那只是一个梦,很快会醒来的”。实际上,这一方面挑明了儿童世界是不被成人世界所认同的,另一方面孩子在接受父亲权
威的教化过程中对自身梦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阻挠孩童进入一种所谓亦真亦幻的混沌状态。两个世界在本质上是格格不入的。
电影的造梦功能
在我们处于疲劳的或情绪紧张换乱的状态时,进入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有时是能缓解现实的压力的,这是电影的移情和造梦功能。弗洛伊德说,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无自我意识的观众和儿童观众常常会得一种较为温和的梦游症,这种状态逃离了现实的检查,但却并没有逃离意识,就像我们处于睡眠和醒来的中间状态那样,主观意识对梦是有渗透的,它是一种逃避现实却仍有知觉存在的理想世界。
这与《爱丽丝梦游仙境》里幻境功能如出一辙,从一闪即逝的激情中获得短暂的意识松弛,从而获得一种心理的愉悦和身体的放松。近代西方的某些学者认为《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drugs启蒙的意味,倒也不是什么无稽之谈,上文所提到的梦游症和“移情”均可视作是一种轻度嗑药的结果。
3D电影技术是一个更专业的造梦机器,它所提供的三维视野更容易模仿人的视觉空间,从而更能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清晰度。于是人们沉醉于一种我们主观能渗透的、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它纵容人类的自恋回归,也纵容人类的责任感丧失。
蒂姆将卡罗尔的小说文本改编成电影文本,丰富了小说文本在视觉形象上的匮乏,但也同时面临一个严重的风险。《华盛顿邮报》的迈克尔·德达对影片有这样的评价,“只通过蒂姆的哥特式景观去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一种纵容视觉奇观压倒小说文字里的语义的复杂性和有趣的文字游戏。”电影文本并不等同于梦本身,电影只是一个承载梦幻的机器,倘若蒂姆所制造的梦境与小说文本所构建的梦境有所出入(准确的说是与小说文本在读者脑海先入为主的印象有差别的话),那么观众不仅无法获得进入梦境的愉悦,甚至会认为现实世界更为真实、清晰,反而会排斥梦境,觉得影片沉闷、乏味。
在《阿凡达》气势如虹的确立3D电影技术的技术标准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对视觉艺术走向技术化、具象化保持一种必要的谨慎。当家长们领着孩子进入3D影院,享受一种视觉梦幻的同时,是否意味着孩子丧失了一种古老、原始的造梦工具(文字)?丧失了一个允许天马行空、没有禁忌束缚的幻想世界?
成长中的身份认同
其实,电影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应该叫做《十三年后爱丽丝仙境重游》。电影版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版之后,此时的爱丽丝已年芳二十,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相对成熟的成年人。影片中特意设置了爱丽丝被求婚的场景,婚姻在西方世界里是孩子的成人礼,意味爱丽丝即将告别天真{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浪漫的童年时代,进入崭新的成人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爱丽丝实际面临了身份认同的困难,这是蒂姆·波顿改编原著小说最具争议的地方。
影片中,爱丽丝十三年后重新进入兔子洞,儿时的记忆已经淡忘了。她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道具让自己身体缩小,以便穿越那兔子大小的门,仙境里的角色与场景,她只是感觉似曾相识,却丝毫无法辨识出来。与此同时,仙境中那些人物面对长大了的的爱丽丝也彷徨了,他们将信将疑不停的问着,“你真的是爱丽丝吗?你是真的爱丽丝吗?”他们实在无法把那个莽莽撞撞、浑浑噩噩,喜欢打趣和捉迷藏的小女孩,和眼前这个唯唯诺诺、满身戒备,无趣而一心只想回到现实的大女孩联系在一起。仙境里的角色不约而同的问她“你是谁”,爱丽丝也情不自禁的开始问自己,“我是谁”。自爱丽丝进入这个梦幻之地开始,她便注定是尴尬的,进退无据的,她要与十三年前的自己争夺同一个“自我”的存在。
我小时后时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问,“你是谁,你是我吗?”“如果这是我,那么对面的那个人是谁?照片里的那个我又是谁?”成长早已让我面目全非,我也无法辨别哪个我是真正的我。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赋予我不同的角色,如果我们没有那张善变的脸,便无法在身份的转换中如鱼得水。这正好印证了影片中爱丽丝的抱怨,“自从我进入兔子洞,就一直有人告诉我,我是谁,我该干什么,我的轨道自打我来到这里就已经制定好了。”这正是现代社会中“我”之于我的焦虑情绪。在社会关系的结点上,每个人仿佛是一个反射社会秩序的镜像,我们只能通过旁证获得自己的身份、位置和性质,而永远无法触摸到真正的自己。
影片中隐藏一个一直未被质疑的预设,即为什么爱丽丝必须在法比约日才能屠龙?正是在这个预设下,爱丽丝周围的朋友认为爱丽丝必须是个勇士,尽管爱丽丝表面上是极力否定这种强加于自己的身份的(比如影片中她为了不同于过去的自己,要回到红皇后那里去解救疯帽子,而不是先去投靠白皇后),然而“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爱丽丝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身份,成为了那枚预设的棋子。这种颇具宿命感的身份选择,实际上将影片的落脚点简化为“成长”,这不得不说是儿童幻想电影在叙事中身不由己的权衡。
离家还是回家?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小说插图中,我看到了一个矜持、戒备和困惑的爱丽丝,这是根据爱丽丝的原型绘制出的,哪有小说文字中的淘气、机敏和意趣盎然。爱丽丝只有通过进入她的仙境世界,才能获得逃离现实的苦闷。
影片中的爱丽丝,与母亲相依为命,虽处于贵族阶层,但因为父亲的早逝,贵族的头衔岌岌可危,而她与权贵公子的联姻是整个家族保住贵族身份的唯一稻草。对于母亲和周围人的期望,她无法面对,只能暂时逃离。于是,离家成为一个现实中弱质的人的唯一选择。而爱丽丝完成了
屠龙重任后,白皇后对她说,“是到了你离开的时候了”,而疯帽子告诉她,“你也可以留下”。回家还是离家?回到现实再次面对那些棘手的困难,还是沉浸于自己所建立的幻想秩序中?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在童话故事“在家-离家-回家”的传统叙事模式中,家与外界代表不同世界。家意味着人类、安全、现实和文明,而离家则意味着动物、危险、幻想和自然。人真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我们需要家的安全,又喜新厌旧、寻求一种冒险的刺激。从本质上来说,这是符合人类不安现状的欲望法则的。因此爱丽丝离家的过程绝不是呆板的行为,它被赋予冒险的精神,是成长的必然。离家,并不意味对家的抛弃,而是对家之外世界的探索,回家呢,也并不是简单的回到原点,而是获得成长后的回归。
影片结尾爱丽丝从梦境归来,她似乎获得某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勇气,她从一个逃避现实问题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渴望解决问题的大人,这种成长蜕变是在“离家-回家”的个体经验中获得的,实际上在此过程中,爱丽丝无意识的改写了自己的身份。
当然,这种身份的改写是浪漫主义的,是符合父母对孩子的预期的,是顺应成人世界的秩序法则的。正是通过身份的改写,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突然出现了一座桥,爱丽丝可以从容的从这端走向另一端,从而完成个人向社会、自由向秩序的回归。{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女性意识的觉醒
工业革命后,随着国家权力对私人生活领域大面积渗透,女性的性别意识成为阻止这种渗透的有效途径。在《爱丽丝梦游仙境》所制造的仙境中,现实世界中基于阳性崇拜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基于男性权力禀赋的男权社会结构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女性主导的母系社会体制。
法比约日来临时,我们看到在一个棋盘上红白双方的对峙,我们似乎看到国际象棋中那个无所不能的王后,主宰着棋局的胜负走向。爱丽丝身穿铠甲(很像吕克贝松版中圣女贞德)与蟠龙恶斗,用一种有别于阳刚之力的阴柔巧劲战胜了雄性激素膨胀的“炸脖龙”。而男性呢?约翰·德普所扮演的疯帽子,是影片中唯一具有阳性气概的男性,却世代寄居在皇宫,为女性掌权的皇族制作礼帽;红皇后身边的武士,他的出场多么强悍,但也仅仅只是红皇后身边的跟班,他有野心却受制于女性;而红皇后这个角色虽然贵为女性,却具有某种男性的阳刚和武断,她那句“砍掉他的头”,让她蛮横的男性气质彰显无疑,但她最终却被白皇后的正义之师打败,流放异地。在这个世界里,男性或者备受压抑(被动的),或者“自甘堕落”(主动的),均遵从于女性意志和女性权威,这与现实世界是完全颠倒的。
在传统性别秩序中,男性代表文明、理性和启蒙的一方,而女性代表愚昧、感性与被启蒙的一方。在著名的“外来者”叙述结构中往往承担“闯入者”身份的均是男性,而女性则作为蒙众的代
表,生活在幽闭传统空间中亟待救赎。影片中,仙境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空间,爱丽丝却是一个闯入者,她的到来携带着文明和正义。而让一个女性充当启蒙者的角色,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作为女性主义文本的重要依据。当然,这种启蒙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爱丽丝进入仙境后,在身份认同的挣扎过程中,仙境世界的秩序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应该说,爱丽丝女性意识觉醒中有环境诱导的成分。
当然,影片中设置一本“皇历”指引爱丽丝的轨迹,另有寓意。它告诉观众,爱丽丝的女性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来自于幼时的自己),并不是外界赋予的,她只需遵循自己幼时模糊的行为轨迹,便会获得一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超能力。在结尾屠龙过程中,十三年前的小爱丽丝成功附体十三年后的爱丽丝,女性意识的觉醒实际上与女性身份的找回是同步发生的。
蒂姆·波顿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设置了一段暧昧的爱情,然而这萌芽阶段的情感被强势的女性意识盖掉了。疯帽子告诉爱丽丝,“你可以不回”,爱丽丝犹豫了片刻,拒绝了他的“求爱”,说更愿意把这份回忆放在心底惦念。这段小插曲或许一度模糊了爱丽丝的女性意识,但这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脱胎换骨的爱丽丝。回到现实后,爱丽丝将仙境中的性别秩序强行植入现实世界,她敢于拒绝,敢于承诺,也敢于在众目睽睽下将裙子提起跳一段男性的舞蹈(对疯帽子的惦念),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行为是挑战女性禁忌的。最重要的是,回归现实的爱丽丝似乎突然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偌大的地图上指点江山。这多么像仙境中发号施令的女王啊!
篇二:《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语观后感》Thefilm„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isanadventurefilmfullofimaginativethings.
AlicewastakentoaprettygardenandwastoldthatshewouldbeaskedtomarryHamish,arichbutarrogantman.Shewasnotwillingtodothis.Whenshewasworried,shesuddenlysawawhiterabbitwearingsuit.Shefollowedtherabbitandjumpedintoaholeonatree.ShefelldowntoetoWonderland.
Alicewasanimaginativegirl.Shecouldthinkof6impossiblethingsbeforebreakfast.ShehaddreamtaboutWonderlandwhenshewasyoung,butshecouldnotrememberitwhenshereallywentthere.However,shehadtofacethechallengesinthefuturebecausetheseerBlueCaterpillarsaidthatAlicewouldetooverthrowthecruelRedQueen,wholikedtokillanimalsandhelpthekindandelegantWhiteQueentobeethenewqueen.TooverthrowtheRedQueen,AliceneededtogettheWarbleSwordtokillJabberwocky,astrangeandstrongcreaturebelongtotheRedQueenalone.
Alicemet6impossiblethingsthere:One,thedrinkthatcouldmakeapersonsmaller;Two,thecakesthatcouldmakeapersonbigger;Three,animalscouldtalk;Four,theBlueCaterpillar;Five,CheshireCatwhichcouldappearordisappearsuddenlyandwhosetrailcouldneverbefound;Six,thefrighteningJabberwockythatdidnotlooklikeanything.Howinterestingitis!
ManypeoplewhosupportedtheWhiteQueenhelpedAlice,especiallyMadHatter.HeworkedfortheWhiteQueen.OnedaytheRedQueendestroyedthecastleoftheWhiteQueen,soMadHatterhadtorunaway.MadHattertoldAlicehisstory.Afterthat,MadHatterhelpedAlicegototheRedQueen‟scastlebyusingthename„Ah‟.HehimselfwascaughttotheRedQueen‟scastle.HeactedlikeamadpersonandmadehatfortheRedQueen.Atthesametime,AlicegaveBandersnatch(theguardoftheWarbleSword)theeyehelostinafightandwontheguard‟strust.ShesuessfullygottheWarbleSword.Unfortunately,herrealnamewasknown.MadHatterhelpedAlicerunaway.RedQueenwantedtokillMadHatter,butMadHatterranawaywiththehelpofCheshireCat.What‟smore,MadHatterexposedtheministersaroundtheRedQueen,whoworepropstomakesomeoftheiranslookbiggerastheRedQueenlikepeoplewithbiganslikeherself.Bydoingthis,MadHatterencouragedallthecitizenstofightagainsttheRedQueen.
TheWarDayfinallycame,beforemeetingJabberwocky,Alicefeltquiteafraid.MadHattersaid:“ItseemsimpossibleforyoutokillJabberwocky,butitwillbetrueifyoubelieve.”Alicewasencouraged.ShemetJabberwockybravely.Afterahardfight,AlicekilledtheJabberwocky!TheWhiteQueensuessfullybecamethenewqueen.Shemadeanothertwoimpossiblethingsetrue:One,Aliceherselfandheradventures;two,AlicecouldkillJabberwocky.
Atlast,Alicesaidgood-byetoallhisfriendsanddranktheJabberwocky‟sbloodtoebacktothereallife.SherefusedHamishstoutly,butshejoinedhisfather‟spanyanddecidedtosellthegoodsfartoChinaandotherAsiancountries.Thisseemedimpossibleinthepast,butAlicewillputallhereffortintorealizingit.Shehadbeeabraveandfar-sightedbusinesswoman.
Let‟sremember,“Anythingseemsimpossiblewillbetrueifyoubelieve”.Bebravetouseyourwisdomtoimageandnevergiveanythingupifyouhavethoughtofit.
篇三:《《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家庭治疗课堂测验—2
看完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请根据家庭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影片内容写一篇分析文章,不少
于800字。
寻找自我,优雅蜕变——《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
爱丽丝,她会做一些在常人眼里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梦,她因此不安。但他的父亲很懂她,并鼓励她,抚慰了她幼小不安的心。渐渐地,爱丽丝长大了,她参加了一场聚会。本认为是一场无聊至极的聚会而已,没想到却是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母亲让她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男子,姐姐劝说她同意求婚。面对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哈米什突如其来的求婚,毫无准备的爱丽丝着实被吓了一跳。哈米什虽然家财万贯,性格却愚笨而木讷,跟爱丽丝根本不是一路人,爱丽丝发觉到自己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于是在求婚的那一刻她犹豫了,毕竟这是她一生的大事,对她来说真的很重要。突然间,她被一只奇怪的兔子所吸引。她追着那只兔子跑,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神秘的洞里。
接下来,在王国里发生了好多事。她遇到了疯帽子,白皇后,红皇后,会隐身的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动物。爱丽丝在这段时间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大家的关心鼓励,大家的舍己精神以及战胜恶势力的勇气。她完成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她在那个神秘的世界终于找回自我。回到现实世界,她拒绝了男子的求婚,她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终她成功了。从家庭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爱丽丝的家庭中,爱丽丝与父亲最为亲近,父亲对于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家庭成员,每当做噩梦的时候,都是父亲在给予她勇气,父亲在她的心中就像是黑夜中的一座灯塔,当她彷徨,迷惘时,为她照亮前方的道路,指引她前行。在她的家庭中还有两位家庭成员,那就是她的姐姐和母亲。她与母亲和姐姐的关系与父亲相比,相对疏远一些,但是也很和谐。从价值观,人生观的角度看,姐姐和母亲相对又要亲密一些。爱丽丝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有些传统,有些开放理解的大家庭里。
爱丽丝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散发着工业时代气息的伦敦,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多数是比较保守的,不太接受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思想,遵循着传统的规矩,思想受到禁锢,人们多数习惯于顺从而不是反抗,彰显出自我。而爱丽丝则是一个在着装上有点叛逆,有着自己主见的女孩。她的梦,她的叛逆与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其他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许是受时代所困,爱丽丝在童年时的那些孩童般的想法无法被大人理解,这些天真而可爱的想法,孩子本我的行为,真正的个性被成人,被那个时代的教条所压迫着,无法表达,很少有人理解。于是,这些想法被压抑在了内心的深处,以梦的形式表象了出来,这些孩童般的想法也许在梦中被放大,也许变的更加的夸张,无论是否被放大,爱丽丝在梦中得到了释放,感受到了一种快乐。这个梦境从六岁一直陪伴她走到了十九岁,这个梦境的反复出现也许预示着内心深处有着未完成的事件,等待着她去处理,去面对。
梦境在现实中出现了,我觉得之所以出现在那一刻,也许是因为,当时爱丽丝面对着人生的重大选择,这个选择无法逃避,无法留在梦中处理,必须马上做出决定。于是,梦境再次出现,提示着她该是解决未完成事件的时候了,该是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时候了。现实中的必须面对,带起了梦境,她在面对现实的同时,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求婚的出现,告诉她,不能逃避,必须面对的时候到了。
在梦境中,爱丽丝完成了拯救白皇后,拯救仙境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她完成了找回自己,找回勇气的使命,完成了勇于面对现实的使命,完成了自我成长的使命,在现实中,她完成了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敢于反抗传统,做出真正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的使命。
很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在梦境中出现了出现了白皇后和红皇后,她们是姐妹,她们看待问题的方法不同,她们的性格不同。在现实中,爱丽丝也有一位姐姐,她们的性格也不同,姐姐更顺从于传统,而妹妹则有些叛逆。梦中的白皇后也许象征的是妹妹,她们都不愿意杀生,梦中的红皇后也许象征着姐姐。而梦中的疯帽子,我个人感觉似乎像是爱丽丝的父亲,帮助她,理解她,给予她鼓励。而梦中的蓝色毛毛虫仿佛是爱丽丝自己,静观着整个梦境,完成了优雅的蜕变,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这个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仙境被拯救,爱丽丝也找回了勇气,回绝了自己不爱的人,挣脱了传统的束缚,同时,她也承担起了家族的责任,自我更加强大,开始了新的征程,完成了毛毛虫到蝴蝶的美丽蜕变。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时也要提醒自己,我们也需要蜕变,也需要多关心一些自己内心的感受。当周围的人都去做同样的事了,我们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跟着去做。但在这同时我们忽略了我们的个性,理想,自己的才智也就不能展现出来。我们不应盲目相信,不应跟从世俗。我们应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像爱丽丝那样活出自己的精彩,绽放生命的色彩。
08应用心理学刘雅慧11
篇四:《《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观后感》《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观后感
4月17日晚7点25分,爸爸、妈妈带我到工人电影院去看电影,名字叫《爱丽丝梦游仙境》。这可是我盼望已久的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爱丽丝无意中掉进了一个洞里,进入了神幻般的仙境。在那里她遇到了经常在梦里才能见到的许多怪人物,如会笑的猫、穿蓝背心的兔子、疯帽子、活字典毛毛虫经过了艰难险阻,她顺利地偷到了万神剑,打败了红皇后派出的可怕的怪物,解救了白皇后和她的人民。
看了电影后,我有三个主要的感想。首先,我很佩服爱丽丝的勇气和智慧。当她偷万神剑的时候,为了获得守护动物的好感,帮它找回了失去的眼珠。爱丽丝的聪明与善良征服了巨兽,赢得了友谊与信任,使她最终拿到了万神剑。其次,我感觉整个影片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力。当爱丽丝无法从小门出去的时候,她发现桌上有一瓶伸缩水,上面写着喝我,她便拿起来立即喝了下去,果然就变小了。当她发现自己变小后又拿不到桌上的钥匙时,碰巧发现一块蛋糕上写着吃我,她吃了蛋糕,迅速变高,头撞到了天花板上,多么神奇呀!最后,我认为红皇后对手下缺少关心与爱护,时时表现出狂暴和残忍。她用猪的肚子当脚垫,她用的家具都让动物们一刻不停地抬着,她的手下如果不小心犯了一点错误,就要被拉出去砍头,所以红皇后得不到人民的爱戴,失败是必然的。
篇五:《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看了场《爱丽丝梦游仙境》华丽的19世纪,散发着工业时代气息的伦敦,影片的背景就是大导演TimBurton最爱的场景;苍白、柔弱、不自信的长大了的爱丽丝,这也是TimBurton影片里惯常的“缺陷美”主角;神神叨叨的疯帽子,他诡异的妆容、繁复的服装、疯疯癫癫的性格,也都是TimBurton影片里热衷描述的边缘形象„„而原着中只说真话的毛虫,到了TimBurton影片中,立即换上一幅讲话拐弯抹角的政客嘴脸;还有缩小后的爱丽丝要穿过红皇后的护城河时,波顿安排她踩着河里漂浮着的一颗颗人头抵达彼岸,正点的“TimBurton”式诡异气息扑面而来。看过《阿凡达》后,都认为影片虽然特效惊人,但3D只是“带入感强”,并无太多“立体”、“凸出银幕”的惊艳,稍显遗憾。而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炫技”的镜头则随处可见,比如爱丽丝掉入地洞时,无数悬浮在空中的物体向她撞来;比如焦虑疯癫的三月兔总是向镜头掷来杯子等茶具;比如疯帽子在红皇后皇宫里工作时迎面抛来布匹等场面,配上出色的声效,真的就像片中物体“飞出银幕”一般,引来观众阵阵惊呼。LewisCarroll的原着小说里,天马行空的仙境描述就让读者深深着迷,而到了蒂姆-波顿手里,全世界的幻想再次得到了满足。从爱丽丝步入仙境那一刻起,观众也得以领略这个神奇壮美的世界──巨大的蘑菇森林,长有笑脸的斑斓花朵,在空中飞舞的微型木马,雄奇壮观的巨型城堡,飞流直下的山间瀑布,斑驳破旧的大风车„„都在3D的映衬下显得近在咫尺,让人赞叹不已。仙境中的人物与动物则更出彩。疯癫的疯帽子拥有别样的人格魅力,仁慈的白皇后做作得可爱,凶残的红皇后残忍暴躁,可其卡通而偏执的形象也难以让人心生恨意。而手执怀表,总是在赶时间的白兔先生,穿着马裤虚张声势却忠心耿耿的小睡鼠,好似患有焦虑症的三月兔„„这些可爱的动物角色不但造型绝佳,而且性格也各有千秋,给人带来不少惊喜。当然,还有那神出鬼没,令人难以忘怀的妙妙猫,他总是带着平静、诱人而诡异的微笑,给处于危难中的主角带来帮助而片末的一场大战,无论是爱丽丝孤身奋斗巨大凶猛的恶龙,还是红白皇后的士兵们短兵相接,3D效果都发挥出身临其境的优越性,让人沉醉于紧张的情节无法自拔女主角MiaWasikowska虽然长得不够我心中的爱丽丝般漂亮,但她却用踏实、卓越的演技令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肯定她就当之不愧的爱丽丝;疯帽子JohnnyDepp当然是片中最引人瞩目的演员,他出色的演技赋予了疯帽子以生命,以及令人着迷的怪异气息;红皇后HelenaBonhamCarter的演技超级棒,傲慢的语气,冷漠的眼神,颐指气使的神情与动作,都让红皇后这个反角深入人心;白皇后AnneHathaway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的牺牲其实也不小,她虽然扮相绝美,但是一动起来,就需要表演得超级做作,程度甚至远超舞台剧„„但就是这样的夸张言行,却给白皇后一角增添了别样的魅力;通过这部片子重拾了搁置好久的童真,里面的毛兽营救爱丽丝一幕还让我潸然泪下,虽然这眼泪会让其他人觉得流的有点莫名其妙,但我却深深被面恶心善的毛兽的善良和知恩图报所感动,会咬人的狗不会叫这句话是真理。
篇六:《《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
李越
今天,我和一些小朋友还有各自的妈妈们一起去福州大戏院观看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演出的大型奇幻卡通舞台剧《爱丽丝梦游仙境》。
下午2点,我们到了福州大戏院,刚找到自己的位置,舞台剧就开始了。一个爱抢别人玩具的小女孩爱丽丝在梦境中掉进了洞里,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叫怪怪森林的地方。她遇上了妙妙猫和兔子先生,从它们那得知,这里有一个很坏的红桃皇后,一旦别人让她不满意,她就让手下红心武士把那个人的耳朵砍掉。于是,爱丽丝和红桃皇后展开了斗争。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爱丽丝打败了红桃皇后。正当大家要杀红桃皇后的时候却被爱丽丝阻止了。爱丽丝听红桃皇后说,她刚出生母亲就死了,她才这么坏的,至于砍别人的耳朵那是因为她小时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被人弄掉了耳朵,她才这样。爱丽丝原谅了红桃皇后,红桃皇后答应和怪怪森林的居民友好相处,不再砍它们的耳朵。最后,爱丽丝在妙妙猫的帮助下,长出了一对翅膀,飞回了家。从梦境中醒来,爱丽丝也认识到抢别人玩具的不对,还回了玩具。
整个演出过程,我们被爱丽丝深深感动着,她勇敢,聪明、善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不也是和同伴们友好相处的品质吗?这部舞台剧真使我受益匪浅!
篇七:《爱丽丝梦游奇境影评》《爱丽丝梦游奇境》影评
《爱丽丝梦游仙境》取材自刘易斯·卡洛尔(LewisCarroll)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年)及后来的姐妹篇《爱丽丝镜中奇遇记》(1871年),蒂姆·波顿的新版从某种程度来说实际上是原版故事的续集。故事发生在爱丽丝上次梦游仙境的七年后,已经17岁的爱丽丝去一个庄园参加聚会,到了那里她才发现自己会当着众宾客被人求婚。爱丽丝选择了逃跑,她跟着一只白兔钻进了一个洞,来到了“仙境”,虽然10岁那年她曾来过这里,但此时已毫无印象。有一大帮爱丽丝的朋友欢迎她的归来,他们期待着爱丽丝能帮助他们推翻“红桃皇后”(RedQueen)的统治,迎接善良仁厚的“白皇后”(WhiteQueen)来治理仙境。
《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兔子洞里还另有乾坤,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等。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影片讲述了已经19岁的爱丽丝和母亲参加一个宴会,却发现自己将在众多傲慢自大的人面前被求婚。于是她跟随一只白色的兔子逃到一个洞里,进入仙境。10年前,爱丽丝曾来过此地,但她现在却一点也不记得了。在这里,爱丽丝与那些可爱的老朋友们重逢了:虚张声势的睡鼠,美丽的白皇后和她可憎的姐姐红桃皇后,还有双胞胎兄弟,毛毛虫,白兔,疯帽子等等。在奇妙的仙境历险中,爱丽丝了解到自己身负的重大使命,那就是带领地下世界的居民们结束红桃皇后的邪恶统治,恢复昔日仙境。
从“仙境”回到现实世界的爱丽丝·金斯利(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奇幻遭遇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即使如此,已经长成19岁的漂亮女人的她,仍然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充满着意想不到的转折和惊奇的梦幻冒险。
爱丽丝在参加父母在维多利亚花园专门为自己举办的派对上,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竟然也有了仰慕者,而且还向她发出了结婚的请求--对方是哈米什·爱斯科特(利奥·比尔饰),他是爱斯科特先生(蒂姆·皮戈特-史密斯饰)和太太(杰
拉尔丁·詹姆斯饰)的儿子,虽然家财万贯,却有着富家子惯有的在过于养尊处优的环境下养成的愚笨和木讷。被哈米什吓了一跳的爱丽丝,还来不及对他的求婚做出反应,就迅速地逃离了正在进行中的宴会现场„„随后,她惊讶地看到了一只穿着马夹、带着表袋的兔子正在前方迅速地奔跑。
紧紧地跟随着“兔子先生”(麦克·辛配音)穿越了一大片哥哥看一看关于草地,爱丽丝眼睁睁地看着他消失在一个兔子洞里。然后,突然之间,她发现自己竟然也一起跌落进去,不断地翻着跟头通过了一条奇怪、有如梦境般朦胧的通道,最终抵达一个圆形的大厅里,四周座落的是数不清的门--在“吃下我”的蛋糕,紧接着她的身体又重新长大了„„最终,爱丽丝选好了自己要走进去的那扇门,她进入的一个令人惊奇的幻想世界当中,居住在那里的人和生物将这片土地称为“地下生活”。
在这里,她见到的是有如动物园般丰富多彩的各色人物,从一只喜欢恃强凌弱、虚张声势的睡鼠(芭芭拉·温莎配音)到精神错乱的“疯帽子先生”(约翰尼·德普饰);从一只“常露齿嬉笑的猫”(斯蒂芬·弗雷配音)到一只喜欢抽水烟袋、名叫阿布索伦(阿伦·瑞克曼配音)的毛毛虫;从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白色皇后”(安妮·海瑟薇饰)到她那一直怀恨在心的姐姐“红桃皇后”(海伦
娜·伯翰·卡特饰)--虽然她脾气又坏且喜欢使性子,但她却是“地下生活”真正的主宰者。在经历了一连串险象环生的意外事故之后,爱丽丝将会在这片有如童话般虚幻的奇妙世界里重新找到那个迷失了的自我。
《爱丽丝穿镜奇幻记》讲述的是小姑娘爱丽丝刚下完一盘国际象棋,又对镜子里反映的东西好奇不已,以致穿镜而入,进入了镜子中的象棋世界。在这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棋盘,爱丽丝本人不过是这个棋盘中的一个小卒。小姑娘从自己所处的棋格开始,一步一步向前走,每一步棋都有奇妙的遭遇:爱丽丝会脚不沾地地飞着走路,那里的花朵和昆虫都会说话,白王后变成了绵羊女店主,她手中的编织针变成划船的桨,等等。镜中的故事大多取材于英国传统童谣,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展开,并详细叙述,童谣里的人和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一丁点儿小事打架的对头兄弟,行止傲慢的憨蛋和为争夺王冠而战的狮子和独角兽。看来只有发明家兼废品收藏家白骑士无法归类,但他恰好是作者本人的化身。等到爱丽丝终于走到第八格,当了王后之后,为所有这些人准备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宴会上的烤羊腿会鞠躬,布丁会说话,盛宴最终变成了一片混乱,忍无可忍的爱丽丝紧紧捉住摇晃的红后最后变成了一只小黑猫,爱丽丝也在摇晃中醒来,开始追问这到底是自己的梦呢,还是红国王的梦?{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其实,纠缠于风格是否伯顿的问题上,就已经偏离了童话这个主题了。如果说《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一部拍给孩子们的童话,那就该像其他迪斯尼影片那样,足够纯真,有真善美。如果伯顿要把童话拍出新的感觉,就该更风格化一点,{爱丽丝梦游仙境影评}.
让地下世界和爱丽丝的冒险更惊悚——可惜两者皆无。有的只是一个结构如童话风格不彻底的二不像,这就是为什么《爱丽丝梦游仙境》赚了票房却输了口碑,因为两种期待都落空了。
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被爱丽丝的成长感动呢?因为那个虽然简单仓促的成长小故事里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从漫无目的到必须正视目标,从受人摆布到主动改变生活,这就是我们童年消逝的过程。就是爱丽丝决定亲自去救疯帽先生的那一刻,共鸣出现了。如果再敏感点,那就难免会在爱丽丝勇敢迎战炸脖龙的时候深深感动一把。
这部片子,是个童话,不管风格怎样,千万记得,是个童话,仅此而已。
机械学院10级汽服班姓名:赵杰
学号:14104001603序号:119
篇八:《《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作文》[《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作文]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吴昳瑶小时候的爱丽丝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
是总在做同一个梦,《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作文。一直到她20岁的时候,都从未停止过。
20岁的爱丽丝去参加一个舞会,结果被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引进了一个很深的兔子洞里,从
而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由于误食了水,爱丽丝变得和老鼠一般大小。她
在找回自己的路上经历了许多的冒险,也认识了许多的朋友,有疯疯癫癫的疯帽子先生、美
丽善良的白皇后、性格粗暴的红桃皇后、胆小如鼠的兔子先生,还有知识渊博的活字典&,观
后感《《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作文》。爱丽丝和他们在地底世界经历了许多事,彼此之间
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疯帽子先生。因为他很搞笑,也非常相信爱丽
丝。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相信爱丽丝是真的,只有疯帽子先生相信,并且竭尽全力
地保护着爱丽丝,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红桃皇后把爱丽丝抓走。他是爱丽丝的好朋友,一直
都在帮助、照顾爱丽丝,最终帮爱丽丝拿到了万神剑,找回了自己,离开了地底世界。我被
疯帽子先生的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品质感动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像疯帽子先生一
样风趣幽默、快乐的生活,并且团结互助、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