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春节作文>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详细内容

篇一:《缤纷校园征文》

缤纷校园征文情在科大

(河南科技大学缤纷校园征文)一朝踏足,倾情四年。一草

春暖花开,绿意如画。青草随风,一园得意。踏足两行,绿茵相随。远观未足,只因有情!一花

湖岛中央,一寸土壤。数枝牡丹,艳压群芳。偶意穿行,国色天香。停足摄影,留下恋想!一叶

秋风盛行,红叶纷飞。诺诺校园,绿叶羞红。匆匆学子,落叶留情。夹书红叶,地久天长!一水

潺潺琴湖,生生不息。青青湖畔,书声绕耳。凌凌微波,情意浓浓。

岩岩怪石,风雨永恒!一排排

栋栋高楼,群英荟萃。排排绿树,昂首不屈。本本藏书,博大精深。字字珠玑,出口不凡!一个个

四方而聚,八方而去。特立独行,绝无雷同。鲜活生命,奋斗不止。界界精英,耀我中华!

情在科大,梦在远方!

(魏鹏超作)

篇二:《七彩阳光闪耀校园》

七彩阳光闪耀校园——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

(校本课程篇)——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主持人的话

为促进农村中小学内涵发展,整体提高城乡学校教育质量,从2009年开始,由重庆市教委管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指导、上海方略教育机构提供智力支持,重庆市选择城镇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建立发展共同体;并以“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建设、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为四项主要任务,实施了以“新学习”为核心理念的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

江北区鱼嘴中学

阳光·三品文化育人让校园灿烂

2003年,我出任鱼嘴中学校长,面对“地处边远面积狭小、队伍缺编素质不高、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等诸多窘境,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反复研究、论证,确立了“阳光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逐步构建了阳光·三品文化育人体系。阳光·三品文化育人体系就是以阳光为核心理念,以有品位的学校价值文化、有品质的课堂教学文化、有品德的师生行为文化为内容,不断拓展学校育人功能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师生的激情与幸福。

一、打造有品位的学校价值文化

我们以“光亮温暖,营养生长;光彩辉煌,品味锤炼;光明正义,幸福和谐”作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确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宗旨。我们把“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解读为: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尊重情感,阳光幸福;全面发展,释放潜能。为此,我们将“创阳光品牌名校,办学生适合教育”作为学校的价值愿景。以“立志拼搏,尚礼感恩”正校风;以“尊师勤学,博识善教”兴学风;以“爱生敬业,快乐鱼中”振教风。实施“头脑风暴更新观念、试点探索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形成特色”的学校文化策略,抓住班级文化建设这个核心,不断构建我校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学校价值文化的品位。{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二、打造有品质的课堂教学文化

我们通过实施“阳光·5S课堂”来彰显“阳光课堂,自主学习”的本质,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文化的品质。“阳光·5S课堂”的含义是:“5S”代表的是课堂的五个最基本的元素,即自主学习(StudyingIndependently)、合作探究(SquadCooperation&Inquiry)、

展示反馈(Show&Feedback)、归纳检测(Summary&Check)、巩固提升(Strengthen&Improvment)。在这五个元素的排列组合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课改思想,以期达到“心随课动,课随心动,动感课堂,幸福鱼中”的境界。“阳光·5S课堂”最高境界是实现“动感课堂,幸福鱼中”的理想状态,其核心是转变我们的教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合作精神,从而使我们的教与学真正做到“播撒阳光、体验阳光、收获阳光、分享阳光”。

三、打造有品德的师生行为文化

“阳光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塑造“心灵的阳光”。因此,我们把“心灵疏导”作为阳光教育的主题思想,引导师生“说阳光的话,办阳光的事,做阳光的人”。

学生养成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支点。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文化名、班训、班旗、班歌、班级目标、评价晋级、班级特色展示等,其特点是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在评价上,坚持每天一次点评、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的小组学习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阳光少年”、“阳光小组”、“阳光班级”、“阳光教师”、“阳光教研组”等校园阳光系列评比。我们不断开发以“说阳光话,行阳光举,做阳光人”为主题,以阳光实践活动课程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我们走进园博园、行走铁山坪、参观长安厂、轻轨厂、体验龙兴古镇等,并形成物化成果。

“大德育模式”较好诠释了我校有品德师生行为文化的特点,即“阳光大课堂、人生大舞台、德育生活化、生活育人化”。我们推行“阳光成长”记录光碟代替班主任工作总结。“阳光成长”记录光碟就是让我们的每一个班主任用手机、相机记录下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此基础上,组合成每学期一段5至8分钟的视频,毕业时由班主任刻录成光盘,送给同学留念。

我们还通过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创模绘画和征文比赛”、“五心四好教育”、“科技体育艺术节”、“感恩教育征文和演讲比赛”、“做一名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校园红歌歌手大赛”、“体育运动比赛”、“科技小发明比赛”、“开展读书活动”等活动,加强教师敬业爱生教育,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心灵的相互塑造和人格的不断完善。(张天海倪兴)

大足区西禅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顺天性、育英才”的办学理念,本着“顺应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使其成才”的育人目标,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在实践中开发校本课程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主题。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绿色家园”,结合开设的“2+X”七彩俱乐部,选择了带有地方特色的棕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

选择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在开发“绿色家园”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带着孩子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亲身体验、探究、选择身边的植物、动物,以及从活动中获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动,一并纳入课程。在开发“棕编”课程中,也同样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作为教材内容。

精选教师团队。我们一方面提高课程内容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和开发,得到专业提升的机会。如,棕编兴趣课程,由于它的特殊性,既要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保证素材选择的趣味性和适用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

我们通过每周的一节环境教育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全体教师进行分段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丰富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开发棕编课程,我们每学期还安排教师走入民间艺人家中拜师学艺。

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执行间周一次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绿色家园”就是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各任课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编写教案并上好课。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教材——“绿色家园”的开发,摸索出“课堂环境教育——环保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中,学生的作品都在最显眼的地方陈列。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新的知识的更新。如棕编的教学,教师必须提前充电,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促进学校质量和特色的提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所学知识丰富了,兴趣爱好得到了培养,校园变成了乐园,教学质量也相应得到提升。2011年12月,教育部领导亲临我校,看到我们开展的“2+X”活动课,特别是孩子们兴致高昂、动作娴熟地编织各种小动物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李正刚夏应荣)

开县南雅镇书香中心小学

书香飘逸催生精彩

我校地处开县西南,被确立为“领雁工程”项目学校以来,全体师生发扬“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书香精神”,谱写了书香教育的精彩。

一、整合教师资源,关注教师发展{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竭力培养青年教师。一是实施“新竹”工程,“结对子”分层培养教师。本校新老教师“结对子”,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相得益彰,取长补短”的共同提高;与城区学校结对共建,促使青年教师早成骨干。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培养骨干教师。聘请校外专家、名师、市级骨干教师等课改精英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现身说法”“课改面对面”等形式的培训;外派教师到市、县内外知名兄弟学校考察学习。三是“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我校已有1个国家级子课题、两个市级课题和两个县级课题成功结题,我们铸就了三个100%的实现:即教师100%公开发表经验论文,100%有教育科研成果在县级以上获奖,100%有县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结题。四是“教师成长档案”激励教师发展。学校以培养“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为目标,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成长档案,激励教师逐步走向个人愿景。

推动学区统筹发展。针对村校教师对艺术、科学、英语、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教学力不从心的现状,将中心校和村校的教师统筹使用。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以送课到村校为主要载体的校本培训。学校行政领导轮流进驻村校,每次一周,并要求总结分析,提出建议。

二、开发校本资源,实施校本课程

我校着眼于古农具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目前已收集有“擂子”“织布机”“犁”等百余件古农具,建立了“书香小学古农具陈列室”。接待市内外百余所学校参观,被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开县电视台、《开州》报专题报道。让学生“走近古农具”,听老师的讲解、看老农的示范、亲手操作,同时编写了“了解中国农业发展史,感知祖先的聪明才智,体验农民的勤劳勇敢”的实践性校本教材。我校学生在近几届县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作品超过100件,其中“风力、水力两用发电机”在县市科技创新赛中获一等奖,“课桌软包装”获开县“科技创新县长奖”。

我们建立的“花卉种植园”,不仅成了我们进一步绿化校园的取材基地,而且成了学生劳动、艺术教育的实践基地。

三、构建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色

我们着力打造了“书香”特色的校园环境。古色古香的“竹简”校门,给人“书的殿堂”之感;竹简上刻印的“弟子规”,给人文明的熏陶。进入校门,左侧一本“以书为友,香远益清”开卷待读的塑石雕书,令人不禁想捧而读之;右侧一尊“孔圣”铜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指点着师生教学的迷津。旗台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香飘逸”的主题浮雕,实现了读书“功利”与“人生修养”的统一。围墙上的书架雕塑、石壁上的文化长廊、教学楼的走廊文化、廊楹吊牌上的名人名著、墙壁上师生自创的名言警句,让人犹如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书香飘逸的校园成了教育的磁场。

“书香”催生精彩。学校也由此荣获了“市级绿色学校”、“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殊荣,成为开县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郑贵玖)

北碚区晏阳初中学

弘扬晏阳初文化走特色办学之路

晏阳初中学地处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这片热士上。我们充分开发校本人文资源,挖掘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精神内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一、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打造教师精神家园

我们以“晏宅”为依托,结合自身实际,充分领会世界平民教育家晏老的教育精髓,提炼并形成“平民教育健康人生”的办学理念,把晏阳初文化的精神实质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转化为实质性的教学行为。

打造独特校园文化,创设和谐校园人文环境。学校明确提出“优化人文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思路。在学校的环境建设中,努力用“晏色晏味”浓郁的设施布局来营造氛围。晏阳初塑像、晏阳初陈列室、校训景观、文化长廊、教室寝室、办公室、功能室、剪纸室、手工室、泥塑操作间,以及人文化的空间设置无不以一种静默的形式,在表达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学校开发“晏阳初精神伴我成长”、“晏阳初的故事”等校本课程。

学习研讨,提高认识。学校每年举办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让师生走进伟人的世界,感知晏阳初的人文内涵。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开展“‘脑矿’资源如何开发”、“办学理念的实践与反思”等主题研讨,组织师生开展“晏阳初精神伴我成长”的演讲比赛、讲晏阳初故事比赛,编写、导演大型话剧《晏阳初》等。邀请了专家学者、晏阳初的女儿晏华英一家来校作报告。

深化理念,内化品质。我们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教师实践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踏踏实实教书,实实在在育人,形成了晏中人特有的艰苦朴素、忘我奉

篇三:《我爱校园征文》

我爱校园

三年级胡欣昱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无比的学校,她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非常爱她。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漂亮的三层教学楼,穿过楼道便是宽敞的操场,操场大约相当于我们家的五六倍。操场的北边并排着两个篮球场,地面都是清一色的水泥,篮球场四周是长长的跑道。操场南边是土地,土地上有健身器材。操场四周挺立着哨兵一样的白杨树,风摆枝飘的柳树,还有开着朦胧喇叭花的梧桐树,更有月月开放的像牡丹一样的月季花。操场南边是男生们的乐园,他们玩沙子、爬单杠、吊排杠;北边是我们女生的天地,一片叶子、一块石头、一根草都会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春天的天气温暖,柳树的枝条垂下来,小草悄悄地伸展着腰身,校园里的花儿也渐次开放,一切充满了生机。

夏天天气炎热,柳树的枝条像撑开的绿色大伞,碧绿的可爱。那片片绿荫,像沁人心脾的绿茶,带给我们无尽的清凉。

秋天色彩缤纷的树叶纷纷落下,校园像落花铺成的彩色地毯。

最可爱的是冬天,下过雪后的校园,皑皑白雪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孩子奔跑追逐在洁白的雪毯上,软绵绵、

咯吱吱,感觉愉快极了。我们疯狂的打雪仗、推雪球,每个人的身上都被雪弹打中多次,雪团贴在衣服上,雪团也钻进脖子里,顿时凉丝丝的雪水顺着脊背流下来,啊,好爽!雪球也越滚越大,操场上几个硕大的雪球滚来滚去,后面都有几个小脑袋从旁边探出来,像是蚂蚁运粮食般热闹,个个孩子的脸上都荡漾着无邪开心的笑。老师从旁边经过,也被我们热闹的场面吸引,咯咯的笑声和孩子们欢闹的声音奏起了一曲校园欢乐的歌。

我喜欢我的学校,喜欢这带给我无尽欢乐的校园。我会把童年的记忆牢牢刻在心间,让美好的记忆永远永远······{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校园的早晨

三年级郜禹越

我喜欢我的校园,尤其是发生在校园里得每一件快乐的事。校园的早晨是恬静的。现在虽然已过立春,可呼呼的春风还是让人感觉有些刺骨,吹得学校刚刚栽种的小树苗“沙沙”作响。薄薄的晨雾像纱一样笼罩着校园,马路两边不知什么时候,绚丽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将柔和的色彩洒在校园中,好一派迷人的校园景色!

校园的早晨又是热闹的。当同学们陆续来到学校,校园里慢慢沸腾起来。为了让校园更干净,大家有的扫地,有的洒水,还有的倒垃圾,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不一会儿,校园里就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校园的早晨真是五彩缤纷!

篇四:《缤纷校园》

缤纷校园征文情在科大

(河南科技大学缤纷校园征文)一朝踏足,倾情四年。一草

春暖花开,绿意如画。青草随风,一园得意。踏足两行,绿茵相随。远观未足,只因有情!一花

湖岛中央,一寸土壤。数枝牡丹,艳压群芳。偶意穿行,国色天香。停足摄影,留下恋想!一叶

秋风盛行,红叶纷飞。诺诺校园,绿叶羞红。匆匆学子,落叶留情。夹书红叶,地久天长!一水

潺潺琴湖,生生不息。青青湖畔,书声绕耳。凌凌微波,情意浓浓。{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岩岩怪石,风雨永恒!一排排

栋栋高楼,群英荟萃。排排绿树,昂首不屈。本本藏书,博大精深。字字珠玑,出口不凡!一个个

四方而聚,八方而去。特立独行,追逐梦想。鲜活生命,奋斗不止。界界精英,耀我中华!{七彩阳光缤纷校园征文}.

情在科大,梦在远方!(魏鹏超作)

篇五:《缤纷校园》

月半小夜曲

现在是洛阳时间2014年10月14日22:32分,我在河南科技大学,距离开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35天。

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每天只有到这个时候才可以安静下来去想。想到半年前的自己,可能这个时候正在被一道物理题玩弄,又或者在宿舍里突然兴致大发跟舍友彻夜地聊天,去谈音乐,谈梦想„„那时候总挂在我们心中的事情,现在终于被我们实现了。

在进入这所大学之前来过洛阳很多次,儿时的我也忘记了曾经多少次经过这所大学,多少次去仰视这所学校的大门,并羡慕着在这里生活的学长学姐。直到我终于踏入这个校门的那一刻,感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会想起诗人艾青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10月10号,父母带我来学校报道,他们进入校园的第一印象告诉我他们对这所学校非常满意,给我指一路的绿化,给我指琴湖的静谧,给我指图书馆的雄伟。我们一路有负责的保安指引到达新生报到处,那里有我们材料学院最热心的学长学姐一直在那里等待我,帮我熟悉这个校园的一点一滴。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是我最尊敬以及感谢的人们。那时候刚开学的迷茫,竞选班委落选后对我的鼓励,合作完成事情的快感,都让我相信科大这里是个温馨团结的大家庭。

宿舍又响起来了每晚十二点后必须的呼噜声,让我在这么静的夜一个人又笑了起来,那时候在宿舍第一天睡觉前,我问大家:“不是说每个宿舍都必须要有一个打呼噜的,我们宿舍谁打呼噜?”现在去想,这个宿舍,这个班级,以及这个学校,由陌生到熟悉过程让我感觉真好。

今天早上的跑操后,特地去琴湖绕了一圈,石桥上已经有早起的学长在上边朗读英语,也有年长的教授在湖边草坪中央舞剑健身。一直认为清晨的琴湖是安静的,她安静地等待着每一个接近她的人,然后给他们看她积蓄了一夜的荷花,给他们闻湖水干净的味道。直到太阳的升起,给琴湖一丝红润,似妆后,她才迎来更多的同学。穿过琴湖石桥是知识的汲取地,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水上的绿色的我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动物,会潜水,深绿色。接下来,大家穿梭在公教之间。托尔斯泰讲过,求知是人类的本能。谈起大学的求知,大家容易想到高数的困难,刚开始的高数对我简直是不知所云,幸好我们的老师提供给我们专门的答疑时间为我们解决疑惑,到现在经过自己的练习已经可以接受高数的学习。还有其他科目,不同的老师给我们进行着不同的指导。偶尔思修课上老师新颖的看法,有时候心里为之一亮,感觉着一节课的等待都是值得;工图老师给我们讲国标制图,让我们觉得瞬间高大上;专业导论老师给我们仔细解剖这一学科,让我们更加地了解并且热爱着这份专业;英语老师有趣英语教学,更加激发着我们的学习欲望;以及体育课开展的多样化,更有机会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之后的白天就还有食堂是我们又一个活动地方,科大有着两个三层的食堂,每个食堂甚至细分到每层都适合着不同需求的用餐:洛阳的特色锅贴和小碗汤,适合南方口味的米饭,以及各地的特色小吃都再一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有了家的温馨感。一直到了夜晚的科大,又一次被自由的气氛笼罩。环绕校园,我看到图书馆里为考研努力的正能量,上百万册的馆藏量支撑着这些勤劳的人们;我看到笃行路上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那绝不亚于一场晚会;走在路灯下,你看到这群激扬青春的同学,虽然大多数依旧是稚嫩的面孔,但是他们很积极地去适应这大学生